张艺谋的浪漫,去体验就好了

这是我们看过的第5场风景
在2年多前,托朋友的福去见了一位好莱坞演员Jim Liu,一位台湾长大的中国人,他也曾参演过叶问4。这里要说明下,一些新锐导演会和一些小而美的演员合作,拍摄微电影,一般会邀请一些亲朋来捧场sharing环节,《December in Shanghai》就是这样一部微电影,也有幸参与其中,体验了一番。
见到Jim时候,便是在这样一个线下的电影探讨会。电影的导演叫Justin Scot,主演就是Jim以及另一位女性演员
《December in Shanghai》讲述的是一个“异乡旅人”和一个中国人之间的故事,临近圣诞节女主没法和家人团聚,就连想要在当天完成有仪式感的圣诞树组装都发生糗事。电影更多的是通过用直击Feel to be connected with Homesickness的主题,用男女之间发生的故事来展开。

影片Episodes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男主(Jim Liu饰)问女主我们以后会怎么样。女主愣了下,然后说道"Crumpled,...oily"。换句话,用中文来说就是「一起慢慢变老」。这大概就蛮浪漫的一种吧?

晚上看到微博热搜,类似中国式的浪漫的字样。看到了张艺谋的浪漫在于冰与火的交融,在于24节气倒计时,在于五环的登场,在于中国结,归根结底在于文化自信。于是有“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的审美”......
转念想到曾和一个长者聊天,他谈到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就像《七月与安生》中的林七月和李安生,不论选择哪一种人生都会有遗憾,而一切都是墒减的过程,最终又凌乱而无序,去体验就好了。

还有电影 《前度》的开篇周怡(阿娇饰)说就是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才会看......以及尾部的周怡的那段母女对话,想旅行呢,一个人就可以去了,不用和别人一起。说到底,周怡没有自我,就好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阮莞(江疏影饰),最后悲剧收尾。
只凭感觉的浪漫是盲目的,是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的浪漫,是别人口中的浪漫,浪漫与否全凭自己。好比爱情的浪漫不是一定要你一起去旅行,或是说类似陪你慢慢变老的情话。浪漫本就是千人千面,根本没有固定方程式,老张的浪漫,去体验就好了。











一切都是墒减的过程,去体验就好了
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经过整整13年的飞行,终于来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在它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那个地方距离地球60亿公里,NASA命令它回头再看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图中那个亮点。

卡尔·萨根说:
它就在那里
那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一切
在这个小点上
每个你所爱的人
每一个你认识的人
每一个你所听说过的人
每个曾经存在的人
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是一生
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
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
每个猎人和搜寻者
每个英雄和懦夫
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
每个国王与农夫
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
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
每对父母
每个发明家和探险家
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
每个贪污的政客
每个超级巨星
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
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
都住在这里 ——
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我们DNA里的氮元素
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
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
还有我们吃掉东西里的碳元素
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
所以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尘,去体验就好了。《奥德赛》中的猎户座象征着狩猎的教父,能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猎杀任何动物。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探讨了“旅程”、“迷失”以及“回归”。似乎在暗示一切都是墒减的过程,但一切又将凌乱而无序。

没有人不想像猎户座狩猎教父那样所向无敌,这是对「生活的掌控力」,能够排除万难,实现他们的美好人生,再化作天上的一颗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星尘在“旅程”、“迷失”以及“回归”中循环往复,从墒增到墒减,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