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读书笔记--《思维模型》
书名:《思维模型》
阅读时间:2小时57分钟
1、分清重要、紧急的任务
——重要且紧急:今天做,例如工作,计划等
——重要不紧急:安排时间做,例如健身,看书等
——不重要紧急:交给别人做
——不重要也不紧急:不做
2、遗憾最小化
当遇到犹豫不决的事,可以拉长时间线,假设80岁后再来看这件事,做或不做会不会带来遗憾。
3、均值回归(忽略异常值,发现常态)
分析事物的常态,等待事件回归正常化。
4、调动系统2思维
遇事要多思考,调动理性分析的思考方式,而非直觉或者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
5、让自己的观点接受同行评议
拒绝闭门造车,特别在工作中,不要想着仅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一个完美的方案,要大家一起讨论,集大家的智慧。
6、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
找到近因,深层剖析远因(分析事物的根本原因)
7、第一性原理
拨开其他人的意见和诠释,回归事物本质。
1)找到理所当然不可改变的假设和世俗意见。
2)分解问题,追溯第一性原理。
3)从0开始。
8、如果想不到应该做什么,可以想想不应该做什么(逆向思考)
推论:想方设法不做傻事就好,而非尽力做明智的事
9、避免大脑偷懒
拒绝做阻力最小的事,对抗大脑偷懒。不要走简单的路,做简单的事。经常反问自己,是在偷懒还是在做正确的事。一般情况下,做正确的事=做困难的事。
10、墨菲定律(做好Plan B)
凡事可能会出错的,一定会出错;万无一失的结果是不存在的。
要有做备份,做应变的计划,不要想着蒙混过关。
11、帕累托定律(二八法则)
提升工作效率,以结果为导向,不做细枝末节的事
12、奥卡姆剃刀定律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引用过多外界的假设,变量,或者外来因素,使得问题过于复杂
推论: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是最正确的,需要最少的假设的解释最有可能接近真相。
13、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鸡毛蒜皮定律:人们容易想太多,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重要性高的问题反而草草了事。
——拖延症和逃避的心态在作祟:想逃避问题,但又不想显得无所事事,所以会找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瞎忙,比如打扫卫生。
——不具备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做贡献或者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输出来伪装自己。
解决方案:拿到一个任务,为其设定较为紧迫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