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旧唱片时,突然听到你的声音

唱片¹
“......周日整理所有唱片, 播放它们时,突然听到 你的一些声音,于是建议 哈丽特也听一听,紧接着 我们两个都摇头。就像是在听 逝去的心爱之人的声音。² 这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信收到了, 就在今天早晨,是你周六写给我的。 我以为自己会心碎一千次, 但我宁愿把它读上一千次 也好过读之前那些敷衍虚伪之词—— 你注定会知道我已知你的所作所为, 与某人躺在一起,对抗虚幻—— 爱,被他的谜之粗心彻底击败。”
注: 1、手稿本中这首诗的标题是《“我在播放唱片”》。第1行原为“至爱的,周日我在播放唱片”,修订版用省略号替代了表达亲密的呼语“至爱的”, 译诗为了上下连贯调换了原诗第1行和第2行的顺序。第11行原诗稿中多了“所有”这个词修饰“那些敷衍虚伪之辞”。 2、参看哈德威克1970年10月16日写给洛威尔的信。
作者 /[美国] 罗伯特·洛威尔 翻译 / 程佳 选自 /《海豚:手稿对照本,1972—1973》,广西人民出版社
Records
". . . I was playing records on Sunday, arranging all my records, and I came on some of your voice, and started to suggest that Harriet listen: then immediately we both shook our heads. It was like hearing the voice of the beloved who had died. All this is a new feeling . . . I got the letter this morning, the letter you wrote me Saturday. I thought my heart would break a thousand times, but I would rather have read it a thousand times than the detached unreal ones you wrote before— you doomed to know what I have known with you, lying with someone fighting unreality— love vanquished by his mysterious carelessness."
Robert Lowell
我们经历过唱片时代的音乐爱好者,或许都有这么一种体会,就是唱片作为一种音乐传播的介质,自带一种虚拟与实体共存的特征。首先,唱片作为一种有着记录声音功能的载体,它自身的存在是有时效性的,除了黑胶唱片相对来讲可以保存的时间会久些,其余的像CD都是易损品。它既有记录声音的能力,同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声音,并有新的声音加入进来。
回到这首诗,这首诗的作者,诗人洛威尔,在写作这首诗的过程中,其实就像极了他所写的那些他播放的唱片。因为他当时正陷入了一场婚外恋,作为一名已婚的之夫,他爱上了一位和自己丈夫处于分居状态的已婚之妇。
这种婚变的困扰使得原本就身患躁郁症的洛威尔在享受着新欢带来的甜蜜的时候又同时痛苦不堪。作为一名忠于自己内心感受的诗人,他把这样的一段经历记录了下来,并命名为《海豚》,而这首《唱片》便是其中的一首诗。
在这本诗集中,有心的读者或许能够辨认出三种不同的声音:诗人的声音,爱人的声音以及他过去的爱人,也就是妻子的声音。为了能够在作品中忠实的还原这种声音,洛威尔不惜将他妻子的的信件和谈话用含蓄或直接的方式加入进了这本诗集之中。
在洛威尔的当时的妻子哈德威尔给洛威尔的信中,她歇斯里地的表示着自己对洛威尔背叛的不满,并用一种近似于哀求的方式试图去挽留洛威尔的信。但是妻子的哀求在这首诗中,仅被一句“就像是在听逝去的心爱之人的声音”这样看似是冷静的笔调所描述出来。
而这种有意识,在诗歌语言层面上的“节制”又和作者所身处的“事实”(婚变)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而正是这种张力使得这首名为《唱片》的诗有一种特殊的复调效果。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阅读这本诗集,就像是在反复聆听一张有着录音功能的旧唱片,随着旧的声音渐渐地随着时间而慢慢消逝,新的声音也加入进了这声音的残留之中,并形成新的结晶。而这种结晶,或许并不能代表真实的生活,但是却和真实的心灵息息相关。
荐诗 / 杜鹏
伊丽莎白·哈德威克写给罗伯特·洛威尔的信
[纽约州纽约市西第67街15号] 1970年10月16日
亲爱的:
这是最后一封信了。请你发电报告诉我和女儿,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回到我们身边。我只有这一个问题,这是唯一要面对的现实……其他的只不过是我愚蠢的自作多情罢了。我们受到难以置信的伤害,极度痛苦,我真觉得这事无异于死亡。我们无法面对你的那些照片,无法面对你所有的一切……[ 比较洛威尔的诗句“……周日整理所有唱片,播放它们时,突然听到/你的一些声音,于是建议/哈丽特也听一听,紧接着/我们两个都摇头。就像是在听/逝去的心爱之人的声音。”(《唱片》第1-6行)。]你所作的事后果真的很严重很严重。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们,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如果近期并不打算回来,那么也请一定让我们知情。求你了,请马上回复我们。这样的日子真的难以为继,我们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我现在开始工作了,不写作的时候就整理东西,简直就像是在给自己准备后事一样。如果我有什么不测,那这满柜子的陈年旧物,这乱七八糟的一切,就全都要哈丽特一人来面对了。
想想都觉得恐怖!
我已经和哈丽特说过了,我在请求你跟我们把话彻底说清楚。我知道你是明白人,像任何大活人一样明白,学年没结束你是不可以一走了之的,那样做是行不通的……但是你意识到……如果这个人能抛弃家庭永不回头,那么区区教职又算什么不能回头的理由,他大可以说自己有不得已的苦衷,哪怕远渡重洋也要回去……我们爱你,亲爱的……这些信会让你心力交瘁。我不再给你写信了,除非你打算回到我们身边,否则我会受不了。于我而言,不断给一个抛妻弃子的人写信,有辱人格,有伤身心,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我和女儿期望你能再度打开那扇门走进来,开怀大笑、演奏音乐、在楼上打电话、喝波旁威士忌、发牢骚、吻你、吃葡萄果仁麦片、打扫工作室、给哈丽特一个早安吻、看看蜷缩在椅子里的萨姆纳、在桔黄色调的餐厅里用餐,看着橱窗里你那只小小的白海豹、来自第11号街爆炸案[ 1970年3月6日,地下气象组织成员在一次意外爆炸中摧毁了一栋联排屋。参见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被爆炸和火夷为平地的联排屋;发现一具男尸》,刊于1970年3月7日的《纽约时报》。洛威尔“有可能有个压瘪的罐头,并开玩笑说它来自于那栋气象员的联排屋”(哈丽特·洛威尔2016年7月5日接受编辑采访时语)。]的那个压瘪的锡罐、你的书、你的诗、你写的字、你这些年以来开的那些玩笑,——希望我们能永远照顾你,也希望你能永远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我们不能没有你。我们真的需要你。
丽兹
你什么时候回家?
-
子钰zz_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07 16: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