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 古罗斯文学《囚徒达尼尔的上表》
中译者序
《囚徒达尼尔的上表》是古罗斯文学中一朵绚烂的奇葩。
在古罗斯文学史上,存在着两篇极为相近的文献——《囚徒达尼尔的上表》( Слово Даниила Заточника)与《囚徒达尼尔的求告》(Моление Даниила Заточника)。它们最早大致成书于12—13世纪,两者之间的版本学联系至今尚未得到定论,这里我也不打算对此进行深入讨论,但是,它们之间的共性已然足以值得我们审视,并使我们从中受益。这也是利哈乔夫在对于这两篇著作的文化—语文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思考进路(见Лихачев Д. С. «Моление» Даниила Заточника // Великое наследие. Классически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Древней Руси. М.: Современник, 1975)。以下我们以《上表》来统称这两篇著作。此外,作品在文献史中多次遭到后人添补,然而后世插段无一例外地与原文文体相合,与原文浑然一体。可以说,此时的《上表》已然不再单纯是一封私人信件,而是集体性的文学创作。这一现象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常见的。“囚徒达尼尔”这个名字,与其说是对某个人的特定指称,不如说是对整个创作集体的称呼。因此,同样依照利哈乔夫,以下凡称“达尼尔”者,皆属此意。
《上表》的一大特殊性在于其文体的多样与复杂。作者有意戏仿《圣咏》(即《诗篇》),在名义上写给王公的书信中运用高等文体,大量使用对偶式修辞,其中比喻尤甚。然而,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我们总是能感受到,在高等文体的底下隐藏着紧张的龃龉。作者大量运用粗俗的民间谚语与口语表达,甚至借用了民间时兴的游方艺人(скоморохи)所用的戏谑诗体与韵律。这绝非偶然,利哈乔夫将此看作一种“有意的降格”。《上表》这一诡谲的文体特征与其创作者息息相关。
与《上表》的版本学历史一样,关于其原始作者的身份,学者们也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可能是大贵族,也不会是平民百姓。一方面,他熟悉民间生活,对冶金、农业等民间活动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他又精通乐律与文书写作,熟读圣经与编年史,对文体的运用更不必说。《上表》通篇暗示着他对王公的依附状态,他有意将王公称作“主上”(господин),以将其比作“主上帝”(господь),表明其对作者的命运有着绝对的支配力。然而,悖谬的是,作者在努力取悦王公的过程中,也不时夹杂着略显尖锐的讽刺与批评。整部作品与其说是作者出于个人愿望的讨好文章,不如说是一篇劝谏文。从这一意义而言,作者将自己置于王公之上,教导王公如何获取民心,治理国家。一方面,他代表着民众的利益,另一方面,他自身并不属于民众。因此,利哈乔夫断言道,《上表》的作者是俄罗斯最早的“知识分子”(интеллигент)。作者的知识分子气质正是来源于这种矛盾性。
利哈乔夫对《上表》的洞见不仅仅在于文体观念方面,更在于其文化学—哲学阐释。关于利哈乔夫的古罗斯笑文化阐释,我在之前为《论啤酒花的讲辞》所作的译序中已基本说明。其中利哈乔夫认为,古罗斯的笑文化最早可追溯至囚徒达尼尔。在《上表》中,达尼尔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反世界”:王公的富有、快乐、荣耀与自己的贫穷、辛酸、落魄;自己精神上的充足与物质上的贫瘠;现实中的流放与理想中的自由;丈夫与恶妻的笑话……达尼尔在以荒诞幽默的口吻自嘲的同时,也揭露着一个个阴暗的现实。在我看来,笑是一种解放性的力量,人在笑声中得以逃离贫瘠的表象,褪去衣物,回归赤裸的原初状态。无论是“主上”还是“主上帝”,在此处都已成为与“我”同等的交谈对象,“我”的笑话与戏谑毫无冒犯之意,只是最平常不过的平等交流。从这个意义而言,达尼尔在“乐观的悲观”之中走向了绝对自由。达尼尔的敌人不是贫穷或王公本人,而是这个充满着赞誉与荣光的恶毒的神圣世界本身。
本文译自《古罗斯文学丛书》古俄语—现代俄语对照版本:Библиотека литературы Древней Руси. Т. 4 / Под ред. Д. С. Лихачева, Л. А. Дмитриева, А. А. Алексеева, Н. В. Понырко. СПб.: Наука, 1997. С. 268–283。 文本编纂、现代俄语翻译、注释由Л. В. Соколова完成。文中带方括号的字词为译者所加,带单书名号的为原编译者所加。此外,根据原编译者Л. В. Соколова对《上表》结构的分析(见Соколова Л. В. К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е "Слова" Даниила Заточника),后世插段以斜体字标出。
感谢我的室友,他就标题“上表”(Слово)一词及文本中数处汉语翻译问题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
于二二年二月五日至六日深夜,圣彼得堡某赫鲁晓夫卡
囚徒达尼尔上王公雅罗斯拉夫·弗拉基米尔表
СЛОВО ДАНИЛА ЗАТОЧЕНИКА, ЕЖЕ НАПИСА СВОЕМУ КНЯЗЮ, ЯРОСЛАВУ ВОЛОДИМЕРОВИЧЮ
让我们吹响理智(разумъ ума),要它像金号般[高昂],
让我们敲打智慧,叫它如银鼓(арганы)[1]般[响亮]!
你当醒起,我的荣耀,从圣咏与古斯里琴中醒起!
我自己要及早醒起,称谢你。[2]
我要在寓言里揭示我的谜语
在列国中述说我的荣耀![3]
须知,聪明人的心正因着美貌与智慧在身体里得刚强。
我的舌头是速写文士的芦笔,[4]
我的巧嘴如湍急的河流。
因此,我要写下心中一切桎梏
将它们无情击碎,有如古人将婴孩击碎在磐石上。[5]
可是,主上啊(господине)[6],我惶恐于您的问罪,
因为我就如那无花果树一般,[7]
不结悔改的果子。[8]
毕竟我的心灵好比无目之面,
我的头脑有如墟莽之鸮。[9]
我[终日]忧心(Забдѣх)<主上福祉>,
却不想重蹈迦南诸王故辙,因轻妄(буестию)断送终生。[10]
贫寒将我淹没,有如红海之于法老。[11]
上表此书,只为逃离我的枯容,
如夏甲逃离主人撒拉一般。[12]
主上啊,我见睹您恩泽厚重,
特来寻求您的青睐。
只因经上有云:
有求你的,就给他,
有敲你门的,就敞开,[13]
你便不会错失天国。
又有云:
你要把忧愁卸给主,
他必永世扶持你。[14]
王公陛下,我的主上啊,须知
我有如隙中(застѣнии)[15]枯草,
终日不见明日照耀,
不得甘霖滋润。
饱受屈辱至此,
全因主上护我于盛怒,
如于[九重]栏栅之中。
主上啊,求您勿如饿狼于羔羊般耽视我,
但求如慈母于婴孩般照看我。
请您望向青空中的飞鸟,
它们不耕也不种,仅寄身于神的怜悯。
主上啊,我等也如此企盼您的怜悯。
主上啊,须知所谓神爱之城(Боголюбиво)[16]于我乃凶祸;
所谓白湖[17],于我漆黑胜似焦油;
所谓拉切湖[18],于我这个曾在此<流放>之徒,不过苦楚之泪;
而所谓新城诺夫哥罗德[19],于我已然土崩瓦解,
因为我的命运未能在此绽放。
亲朋好友也摒弃我,
只因我没有以珍馐美宴相待。
许多人曾与我交好,同我蘸手在盘子里[20],
大难临头却待我如仇敌,
甚至伙同他人击打我的脚;
他们眼里与我同哭,心里却讥笑我。
因此不能相信朋友,也不要指望兄弟。
罗斯季斯拉夫王公诚不欺我:
“哪怕死去也胜过在库尔斯克称王(Курское княжение)”。[21]
于大丈夫也如是:
哪怕死去也胜过漫长的贫寒生活。
所罗门有言:
主啊,求你使我不富足也不贫穷。
我要是富足了,就洋洋自满,
倘若贫穷了,便思偷盗之事,
而女人则思奸淫。[22]
故此,我受困于贫苦而向您呼求:
大王(великаго царя)弗拉基米尔的子孙啊[23],求您矜怜!
愿我不再如错失天堂的亚当一般悲啼痛哭。
求您使来密云遮蔽我这贫寒的大地!
主上啊,须知富足之人闻名四方,
广结好友于异国他乡,
而穷人走在故土也受尽薄凉。
富人一开口,众人齐默然,
直捧其言上云霄,
而穷人一开口,众人皆怒骂,[24]
只见他们袍服艳丽,言辞尊贵。
王公陛下,我的主上啊!
求您救我脱离这贫苦,
如羚羊脱离捕网,
似飞鸟脱离圈套,[25]
像雏鸭脱离鹰爪,
若羔羊脱离狮口。
王公陛下,我犹如路中之木,
众人要将其砍下,扔进火里。
我如这般受尽欺辱,
全因主上<未能>护我于盛怒之中。[26]
锡块因时常重熔而消损(гинеть)[27],
同样,人也因饱受磨难而死去。
[空口]食盐者无几,怀忧而思虑者更不曾有。
他人遭难,莫不机敏聪慧,
祸及自身,便一窍不通。
试金需以烈火,而人以患难。
麦粒久磨(мучима)[28]也成细面,
人若多忧必得远虑。
王公啊,蛾虫蚀袍服,而忧烦蚀人[心],
忧伤的人连骨头也枯干。[29]
倘若有人前来庇护怀忧者,
则无异于暑天送来冰饮。
鸟雀为春日而欢腾,婴孩因母亲而喜悦,
春日以百花点饰大地,
而您以仁慈复苏(оживляеши)众人
与受辱于权贵的遗孤孀妇。
王公陛下,我的主上啊!求您为我显现尊容吧。
陛下玉音甘甜[无比],龙表俊美[绝伦],
圣口蜜汁四溢,御笔[香]似果园(рай с плодом)。
可当您大快朵颐之时,
须记起啃食干饼的我;
当您畅饮琼浆玉液之时,
须记起风中烹啜白水的我;
当您安睡于貂皮软榻之时,
须记起身披碎布,濒死于严寒的我,
那雨点如利箭直刺我心。
王公陛下,我的主上啊!愿您的手
不为施济穷人而缩回,[30]
须知大洋不以盅碗尽取,
您的厚财也不因小惠穷竭。
捕网不留水而只留鱼,
因此,王公啊,切勿贪执金银,
还须将其分与众人。
正如绸缎之华丽由密缕缝就,
王公之荣光也因万民传扬于列国。
希西家王曾向巴比伦王的使者夸耀,[31]
为他们展示金山银海,
他们却说:
“我们的王富有于你,并非出于财宝众多,而出于兵勇众多,
因为兵勇增添财宝,而财宝不能增添兵勇。”
正如奥尔加之子,斯维亚托斯拉夫王公[32]所言,
彼时他正率小股亲兵奔袭王城:
“弟兄们!是我等死于此城,
抑或此城为我等所虏?
上帝必成就他所说的:
以一人追百人,百人逐千人[33]。
倚靠主的人就如锡安山——
永不动摇[34]。”
牧马要跟好男儿(буяном),[35]
征战须随好王公。
军团常因无序而亡。
我见有一巨兽,却没有头,
少了好王公的大军便如是。
古斯里以手指调和,
身体以经络维系,
橡树以无数根须挺立,
而我们的城市也如此以您的宰治[繁荣]。
须知,慷慨的王公乃是众仆的慈父,
因为众人抛下父母以追随他。[36]
侍奉好王公可得自由,
而侍奉坏王公必受最可怖的奴役。
慷慨的王公恰似橡林中的潺潺浅溪,
滋养着万民与群兽。
而悭吝的王公有如[严固于]石堤中的江河,
自己喝不上,也不让马畜去喝。
慷慨的贵族(бояринъ)犹如途中的甘泉,
养护着来往旅人。
而悭吝的贵族则似咸涩的盐泉。
勿在皇宫之旁另修廷殿,
勿在王村之侧再立农庄。
须知,王的侍仆(тивунъ)如杨枝烈火,
而其契奴(рядовичи)作星火点点。[37]
避开烈火[之灼]固易,
免于星火[之扰]实难,
其袍服也必为其灼穿。
我的主上啊!切勿夺取贫苦智者的面包,
也莫将愚昧的富人捧上云霄。
贫苦的智者宛如脏碗中的金子,
而富人浮华[其外],愚妄[其内],
同塞满秸草的丝枕无异。
我的主上啊!求您不论我的外在,
而审察我的内在。
须知我贫于衣着,却富于智慧;
年纪虽少,而思虑老成。
我曾以思想高翔,如雄鹰以空气。
请将陶匠的瓦器[38]置于我巧舌的泉流下,
愿我的口为您淌出比蜜更甜的言语。
正如大卫有言:
“你的话语这般甘美,
在我口中比蜜更甜。”[39]
所罗门亦有言:
“良言如蜜滋养心灵,
而忧伤遮蔽愚昧人的心。”[40]
调遣智者无需多费口舌,
调遣愚人则须随行其后[41]。
只因智者的目光寻求良善,
而愚人的眼睛望向酒馆。[42]
听聪明人的争吵胜过听愚昧人的教诲。[43]教导智慧人,他就越有智慧。[44]莫把麦种播在犁沟上,也莫将智慧植在愚人心里。[45]愚人播不下也种不了,更收不进粮库里,他们只会自生自灭。教导愚人有如向破皮囊(мѣх)[46]灌水。猪狗不识金银,愚人无需贵言。死人逗不笑,愚人教不听。待到山雀吞了老鹰,石头浮在水上,猪猡向松鼠吠叫[47],愚人才豁然开窍。
您或许要对我说:“你向我唠叨这些着实愚蠢。”——我诚然看不见毡制的(полъстяна)天空,树皮制的星星,讲着大智慧的愚人。您或许要对我说:“你就像条狗一样扯谎。”——王公贵族们对好狗可宠爱得紧。您或许要对我说:“你就像小偷一样扯谎。”——可我若精于盗窃,便不会在此烦扰您。小姑娘因放荡而断送美貌,大丈夫因偷窃而失去血性。
我的主上啊!翻覆船舟者非怒涛,乃是狂风;
锻炼钢铁者非烈火,乃是风箱之运气;
王公之过如是,非自身所致,乃是众臣所误。
王公纳良臣之言以得高位,
受奸臣之惑而多失。
俗世警言有云:
母羊不算家畜,
刺猬不算野兽,
虾子不算游鱼,
蝙蝠不算飞鸟,
惧内的男人不叫男人,
通奸的女人不叫女人,
被老婆喊去拉贡赋(повоз возити)的劳作不算劳作。[48]
倘若有人为了财富而迎娶丑女,那么可谓奇哉怪也。我曾见一个丑女靠在镜子前涂抹脂粉,便对她说道:“你别照镜子啦,毕竟瞧见自己的丑脸,你就要悲痛欲绝。”
您或许要对我说:
“为了尊荣找个富丈人吧!你好在他家享用饮食。”
可我哪怕领一头棕牛进屋,也胜过迎娶恶妻。
牛好歹不唠叨,也不怀邪念,
而恶妻被打便张狂,挨骂则倨傲,
富裕便虚荣,贫穷则刻薄(осужаеть)他人。
恶妻是什么?是残破的栖所,魔鬼般的亵渎者。
恶妻是什么?是俗世里的反叛,理智的失明,一切凶恶的源头;
是教会里的魔鬼税站(бѣсовская мытница)[49],罪孽的帮凶,拯救的阻碍。
倘若一个丈夫只惦记妻子的美貌与甜言蜜语,而不评判其作为,那么愿神叫他患热病,受诅咒。弟兄们,这就是辨别恶妻的办法:她会对丈夫说:“我的老爷(Господине),我的目中之光啊!奴家无法直视您。您若与奴家交谈,奴家只能因瞥见您而呆滞,浑身颤抖并昏厥倒地。”
妇女们,请听从宗徒保罗之言吧:
“基督是教会的头,而丈夫是妻子的头。”[50]
妇女们,请站在教堂里向上帝与神圣诞神女祷告吧。
你们有想学的,就在家中向丈夫请教吧。
男人们,你们当依规管教自家妻子,
须知良妻难觅。
良妻是丈夫的桂冠与欢乐,恶妻是苦涩的忧愁与家族的颓败。蛆虫噬咬树木,恶妻败坏夫家。宁可搭乘朽破的扁舟,也胜过向恶妻倾诉秘密。破舟只溅湿衣物,而恶妻害夫终生。管教恶妻不如凿打磐石。哪怕钢铁消溶,也休想叫恶妻开窍。恶妻不服管教,不敬神父,不畏上帝,在人前毫不知耻,对所有人都心怀怨气与刻薄。
谁在四足者中凶胜雄狮?
谁在伏地者中恶过毒蛇?
恶妻之毒胜过这一切。
地上再无较女人的凶意更险恶者。
我们的先祖亚当起初因女人被逐出天堂;
俊美者约瑟因女人被关进地牢;[51]
先知但以理因女人被扔进坑中,[52]
而狮子仅仅舔舐他的脚。
啊,这魔鬼的邪恶利刃
与沾满剧毒的飞箭!
一个人死了妻子,他便马上着手把孩子卖了。人们问他:“你为什么卖孩子呢?”他答道:“他们要是长得像母亲,长大后必把我卖去。”
让我们言归正传。[53]
王公陛下啊,我从未游历海外,也无缘求学哲人,
而好似那蜜蜂,凭附于各色鲜花,<将它们的蜜>采入巢中。
我便是如此,从书[山]中汲取智慧与文字之蜜,
就像将海水聚于皮囊[54]。
我将不再多言。
不要在与愚人争辩时直言其愚昧,
免得你与他一样,[55]
而我将不再对他枉费口舌。
愿我不再像破损的钱袋,
把财富落到穷人手中;
愿我不再似那磨盘,
只顾众人饱腹,
自己却吃不上谷子。
愿我不因长篇大论而受世人厌弃,
须知鸟儿沉迷(частяще)歌唱,不久便令人厌烦。
俗世警言有云:
长话无益,长锦(паволока)有益。
主啊(Господи)!求您为我们的王公赐下
参孙之力,亚历山大之勇[56],
约瑟之智(разумъ)[57],所罗门之明(мудрость),大卫之黠(хитрость)[58]。
主啊,还求您使他治下的人民繁多。
荣光属尔神,自今至恒久,及于永世(и в вѣк)。
[1] 根据“敲击”(бити в... арганы)这一表达,这里或许指的是铃鼓。参考《亚历山大传》(Александрия):“快击打(ударьте)那唤作阿尔干(арганы)的铃鼓(бубны),它有着三种不同的调子。”
[2] 这里是借用圣咏诵者大卫的话(参考《诗》57:8–9;108:2–3)。达尼尔在述说他希望重振作为歌曲作家的往日荣光,在乐器(圣咏与古斯里琴)的伴奏下歌唱,并决心为这个目的向王公写下忏悔信。
[3] 参考《诗》78:2;96:3。
[4] 参考《诗》45:1。芦笔(削尖的芦管)是一种古代书写工具。
[5] 参考《诗》137:9。达尼尔借用被敌人残忍摔在石头上的婴儿的形象,或许以此强调自己强烈渴望着一举摆脱压迫着他的事物。
[6] 文中视情况将“господин”或第二人称代词“ты”译作“主上”或“陛下”。——译注
[7] 达尼尔将自己比作无花果树。据福音书记载(《可》11:13–14,20–21),耶稣基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因为那棵树明是果树却不结果而诅咒了它,之后它便凋零了。
[8] 参考:“你们要结出果子来,和悔改的心相称”(路3:8)。
[9] 达尼尔用这种表达解释了他为什么没有“悔改的果子”。他的意思或许是这样的:“我有着一颗沉静的心与有如夜里的鸱鸮一般警觉而清醒的头脑”。也就是说,他的行为不是由心,而是由理智所引导的。清醒的荒地猫头鹰的形象借用自圣咏,参考《诗》102:7–8。
[10] 这一表达的大意是:达尼尔日夜操劳(бдение,警惕地、热忱地侍奉王公),却因为自己的“轻妄”(буесть,傲慢,过分的率直)毁灭、破坏了自己的生活,就像迦南诸王一样。在谈到迦南诸王的轻妄时,达尼尔显然在意指圣经故事中,他们的表现是如何顽固、傲慢,以致与以色列人开战,拒绝向他们交出上帝亲自为以色列人预备的城市,为此,迦南人的所有城市都被诅咒并彻底摧毁(见《书》11:19–20;《诗》135:10–12)。
[11] 根据圣经记载,当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时,红海在他们面前分开,使他们得以跨越。追赶以色列人的法老与埃及人跟随他们进入海底,然而海水合拢并吞噬了法老与他的所有军队(见《出》14)。
[12] 根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育,向亚伯拉罕提议“进入”自己的婢女夏甲。夏甲看到自己即将成为母亲,便开始轻视撒拉。撒拉在亚伯拉罕的允许下“虐待”夏甲,夏甲便出逃了(见《创》16)。
[13] 见《太》5:42。
[14] 见《诗》55:22。
[15] 这里的“缝隙”(застѣние)是两个相邻的城市(城堡)围墙之间的空间,也就是地牢(застенок)。
[16] 即博戈柳博沃(Боголюбово),离弗拉基米尔不远的城市。达尼尔或许是有意使用字母“и”书写城市名,以此玩弄名字的原本含义——“受神宠爱的”(Богом любимое)。
[17] 白湖(Белое озеро),位于沃洛格达地区。——译注
[18] 拉切湖(Лаче озеро)位于诺夫哥罗德州北部。照此看来,达尼尔曾被流放到此地。(本文编译者Л. В. Соколова认为,达尼尔使用“拉切”(Лаче)这一地名以谐音“哭泣”(плач)一词。——译注)
[19] 即大诺夫哥罗德(Новгород,意即“新城”——译注)。作者在玩弄该地名的词义:他在诺夫哥罗德的生活并不幸福——他被王公驱逐出城,因此这座崭新的城市对于达尼尔而言破旧不堪,其中的房屋四角都破损了。
[20] 见《太》26:22。
[21] 据编年史记载,这段引语是佩列亚斯拉夫王公“好人”安德烈·奥列格维奇说的,当时大公弗谢沃洛德·奥列格维奇将他赶出佩列亚斯拉夫公国,并将库尔斯克公国交给他统治(见拉夫连季编年史1139年条)。“诚不欺我”这一表达并不意味着这些引语是罗斯季斯拉夫对书信作者达尼尔说的,因为“我”(ми)在这里不是人称代词,而是语气助词。
[22] 参考《箴》30:8–9。
[23] 达尼尔所说的弗拉基米尔既可指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其“子孙”(后裔)即雅罗斯拉夫·弗拉基米洛维奇,也可指收信人的父亲弗拉基米尔·姆斯季斯拉夫,尽管在位时间短暂,他还是领受过基辅大公衔,因此可被称作“大王(大公)”。
[24] 参考《德训篇》13:28–29。
[25] 参考《箴》6:5。
[26] 在这种语境下,动词“保护”(ограженъ)根据意思需要助词“不”(не),然而后者在《上表》的所有抄本中均未出现。В. М. 伊斯特林院士指出,从古文字学角度来看,在“因为”(зане)一词之后省略 “не”是完全可行的,类似情况时常发生。
[27] “Гинути”一词既有“损耗”义,也有“死亡”义,此处为双关用法。——译注
[28] “Мучити”一词的原始含义有“挤压”、“磨面”,后引申为“折磨”,此处也是双关。——译注
[29] 参考《箴》25:21,17:22。
[30] 参考《德训篇》4:35。
[31] 希西家是犹太人的王。根据圣经传说,他没有因自己奇迹般的康复而赞颂上帝,而是给前来问候的巴比伦王展示自己的财富。这时先知以赛亚来到希西家面前并预言,这一切都将被巴比伦人夺走,甚至他的孩子也要被带去巴比伦(见《赛》39:1–6)。
[32] 即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奥尔加的儿子,10世纪的王公,曾完成对君士坦丁堡的远征。
[33] 参考《申》32:30。
[34] 参考《诗》125:1。锡安山是耶路撒冷周边的一座山。
[35] “буян”一词在词典中解作“粗鲁、无礼的人”。但是,由于形容词“буявый”、“буий”不仅指“粗暴、无礼的”,还指“勇敢、英勇的”,因此可以推想,“буян”一词有“勇敢、英勇的人”的意思。这一比喻的意思如下:如同一个娴熟且勇敢的牧人驾驭马群一般,英勇睿智的王公在战场上可以精巧地组织众多军队。
[36] 参考《路》14:26。——译注
[37] 管家(тиун,文中雅译为“侍仆”——译注)即王公的管理人。契奴(рядовичи)是因为与主人缔结“契约”(ряд)并依约为其做工而受奴役的人群。这里管家被比作白杨树枝燃起的篝火,发出平静温和的火焰,不带火花,而契奴被比作火焰里溅出的火花。这对比喻的意思是,人可以躲避不溅火花的火焰,却无法逃离众多火花——它们之中必有一颗可以伤及人。
[38] 达尼尔在引用1076年斯维亚托斯拉夫文集(“放下心的陶罐,愿那比蜜还甜的话语淌出”)时,将“心的”(сердечьный)一词替换为“陶匠的”(скудельничь)。(实际上,“陶匠的瓦器”这一表达出自《诗》2:9。——译注)
[39] 参考《诗》119:103。
[40] 这是一段对所罗门的《箴言》的歪曲引用。见《箴》16:24。
[41] 原意为“调遣愚者,则莫要懒于与他同行”,此处作意译。——译注
[42] 参考《传》7:2–4。
[43] 参考《传》7:5。传道者的原话不是“争吵”(прѣние),而是“责备”(прѣщение)。
[44] 参考《箴》9:9。
[45] 劝诫不要在犁沟上种植黑麦,或许应该理解为建议不要将庄稼种植在未耙过的(незабороненный)土地,也就是翻耕后形成的犁沟上。
[46] 该语境中指蓄水用的皮制“囊袋”(мешок),即“皮囊”(бурдюк)。
[47] 这个比喻的隐义是,猪不会像狗一般吠叫(лаяти)。——译注
[48] “拉贡赋”(повоз возити)是一则熟语,意指“向指定地点运送赋税或代役租”。因为拉货是纯粹的男性劳动,如果“被老婆叫去”完成,也就是在妇女指导下完成,那么自然被视作“不算劳作的劳作”。
[49] “税站”(мытница)一词表示古罗斯商路上为征收关税所设立的关所。税站由政府设立,有时归当地教会管辖。这个词的同源词“мытарство”在俄国东正教传统中意指死者在前往上帝宝座的路上所遭遇的重重阻碍。魔鬼会在每层关口清算死者生前的罪孽,天使则盘点善行。若善行大于罪孽,死者则可前往下一关口,否则堕入地狱。作者在这里使用“魔鬼的”(бѣсовская)这一修饰词,或许就是在暗示这一意义。——译注
[50] 参考《弗》5:23。
[51] 俊美者约瑟(圣经人物)的主人波提乏的妻子意图勾引他。失败后,她诽谤约瑟,波提乏便将其关入地牢。见《创》39。
[52] 根据圣经记载,先知但以理被扔进狮子坑,然而并非女人所致。见《但》6:10–24;14:23–40。
[53] 在《古罗斯文学丛书》版本中,这句话被编入下一节。然而,根据编译者Соколова Л. В.的研究《К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е "Слова" Даниила Заточника》,这句话应是上文长篇插段完结的标志。在其研究末尾所附的重构文本中,这句话单独成节。因此译者依样将其单独划出。——译注
[54] 参考《诗》32:7。
[55] 参考《箴》26:4。
[56]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前356–前326),国王与将领,以勇气与胆识闻名。
[57] 根据圣经记载,俊美者约瑟以智慧著称,为此法老任命其为共治者。见《创》41、42–43。
[58] 这里说的是犹太王大卫,他年轻时凭借狡黠成功逃脱扫罗的迫害。见《撒上》18:10–29。
-
蓝泥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08 0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