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读书笔记(3本)
NO.1 马家辉《死在这里也不错》
春节期间看完的书。在冰冷的时候读到日本的温泉,在开工第一日读到洪拉达的沙滩酒店,在刚把《哈利波特全集》再加入书架时看到小女孩blog写下最爱的书,一切都挺好。
还是那句话,希望自己老了以后,也能拥有那么些“死在这里也不错》的行走记忆。希望也能带上我的小男孩到处走,到处记忆。
1. 凡经历的,不会消失。
2. 清晨是进入一个城市的最佳时机。 深夜不好,因为累了,城市累了,你也累了,你知看到她的繁华褪尽、残妆留在脸上,往往比没化妆时更不堪。她也看见你的双目低垂,你虽想勉强挤出笑容,然而太疲倦了,你笑得很太苦,连自己也不想照镜。 下午更不好,因为城市太热闹了,红尘滚滚,你半途插入,根本没法替自己定位,身心皆没调整过来即须跟随她的坐标旋转,像两个陌生人假装一见如故,散场之后,连你自己亦说演得很假。 早上之好在于从容二字。这本是生命里极难做到的一种姿势,你因坐了一程飞机而得,就算是奖赏吧。
3. 阅读是人与书,与作者相遇,山一程水一程,同行一段,美好不下于旅行。
4. 那大片大片的花海,风吹落地、落水面,悠悠地流着,时间时间,樱花是关乎时光之流逝,是关乎美之失落,是关乎风与花的遇见和分手。季节的断层,一斩就决绝不回头的意味。
5. 重逢是意外,那铭记了的记忆却只是躺睡了,等待我们用意外去将之唤醒。
6.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浓淡之别或许正在于有没有存在“在意”。 感情若不是浓到某个程度,是不会有任何在意的。眼睁睁看着你沉沦,变成失信、颓废、懒散、粗鄙、庸俗,于己无害,实在犯不着动半分肝火,更没必要提出忠告或制止;看着你沉沦,或许能有幸灾乐祸的快感,所以说不定还会加几句诱惑,唯恐你站在悬崖旁边忽然清醒,不愿意往下跳。
樱花……是关乎风与花的遇见和分手。 日本人赏樱,叫做“花见”,日语是Hanami。 浓淡之别或许正在于有没有存在“在意”。……有在意,才有期待,如果你做不到,对方会很难过。 美丽的迷途 。
7. 到底为什么有些人的文字敏感度搞到这地步,轻轻一挥,写出生命力那无法表达的现实与想象,似替生命打开一扇逃逸的窗口。
8. 天不长 地不久 年纪渐长反而对时间极为敏感甚至过敏,每个日子都在计算着,过多一个钟头变少一个钟头,时钟滴答成为恐怖的声音,直似鬼哭神嚎。天不长,地不久,于是每天更舍不得入睡。
9. 总是这样的:出发时有点担心旅程太长太累,归途上却嫌旅程太短太快。只好一边抽烟一边回忆十多天以来的点滴趣味,闭上眼睛,用眼前的黑暗做荧幕,用大脑做remote control,一人戏院,自己replay重播给自己观看。
10. 世事如棋,你最痛恨的往往就是你最难以回避的 。
11. 游记就是关于离家,去另一个地方,在广大的世界经历一些事。然后旅人从异地归来,盛满他乡的见闻,说给乡亲听。 阅读是人与书、与作者相遇,山一程水一程,同行一段 。
NO.2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事功成万头秃。
一本容易看的小书,豆瓣竟还没有词条。
NO.3 狮子之家的点心日
从病中看到妈妈和病友来告别开始,到眼前真的出现爸爸和妹妹就终于绷不住流眼泪了。
看完之后紧接着看了电影《天鹅挽歌》,哭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