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
查看话题 >过年小记,静默清欢
过年回家了,南方的阴雨天,6 度已经很难受。如果天没那么冷,我估计会开始重启跑步,现在只想躲在被窝了。我还是怕冷,后来想想,我为什么一直在广东工作,不愿去更北的地方,大概是怕冷的缘故。对于未来定居的城市,基本限定在很南的南方了,至少冬天不会那么冷吧,海南肯定也不考虑。
家里过年气氛有点冷清,部分是事实,部分是在我。爷爷奶奶外公在世的时候,家里过年还有的氛围,自从自己出去工作后,越长大,越冷清吧。但对于我而言,也算难得的休息调整期。我对大部分热闹都有一种或多或少的疏离感。某种程度而言,我能从所有的事情抽离出来,这可能不仅仅是冥想带来的觉察,我感觉部分是性格天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怀疑过,这个世界是不是一场梦,他人是不是在配合自己演出。
我回去翻看去年过年时期,自己写的一些文字,惊讶于自己的变化。是呀,每个时期文字流露出的信息,都是那个时期的见证。一年过去了,我也是换过几遍的一个人。我发现自己的人生在加速,好像进入了一趟快车道,世界在应接不暇地向你涌来,而我好像都能接住,每过几个月,再回头看的时候,会惊讶于过往发生的种种。
写作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消化与和解,是对经历外部世界的内化过程,写完了,差不多也就消化完了,那些经验可以为我所用了,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新的想法出来,开心的事情也流淌出来了。当然,客观上也积累了一些读者,也有很多读者加微信后告诉我,他们在我的文章中读到了自己,我写出了他们的感受。一开始我是很开心,后来发现,很多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只是我恰好写出来而已。很多人读者声称,他们从我的文章中看出,他们与我很像。大部分,我也只是笑一笑。也许,我们阅读过类似的书,关注过类似的人,走过类似的路,可也仅此而已。当深入交流后,发现,其实没那么像。我们可能面临相似的困境,也看到了一些路,但每个人之后的选择很有意思,这些选择的路,造就了我们之间的差异。
举个例子,不是很恰当,关于冥想(我也没有多深入),很多人都听说过,练习冥想很有好处。但大部分也只是听听而已,属于头脑层面的知道,可是,最终在尝试一两次后,就说自己不合适,从此放弃了。而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不过,我把时间拉得更长,坚持到自己享受到冥想给生活带来积极作用的反馈,那时候,再去冥想已经变成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同样一件事,一个想法和观念,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差异相当大的。就说,活在当下而言,有人把它当成一句鸡汤,看看觉得不屑;有人把它当做有点道理的一句话,但是仅仅是道理,工作生活那么忙,没空理;还有人在很多时刻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烦恼,能够享受当下的一些时刻;更厉害的,能做到洗碗时洗碗,吃饭时吃饭……这些差别,造成了,虽然很多人认同活在当下,但是,还是差异巨大。我常常会观察身边的人,虽然他的很多做法与想法很不感冒,但我的兴趣点在于,这个人背后的思维模式与信念系统,甚至过往的人生经历,所有这些,造成了现在的他。
也许是百病成医,经历过一些挫折伤痛,从心理学,佛学,冥想,灵性之中找到了一些解药,我现在更能看见自己和他人了。接纳自己,爱自己这个课题基本完成,甚至常常给到一些熟悉的朋友以心理上的支持,自诩为半个心理咨询师。其实这也是一种幻觉,不过,我会越来越好的,没准以后,真能去疗愈他人呢。
春节很多人年年看春晚,年年吐槽,年年看男足,年年气愤难平。那么些不值得关注的东西,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去看还让自己不开心,去干点啥不好呢。我已经很久很久不清楚舞台上的那些明星了,他们的那些鸡飞狗跳离婚八卦,想不通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情愿去看风,去看云,去阅读,去行万里路,去体验新事物,生命中那么多的美好都来不及体验,何必呢。我以前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合群,别人谈的自己好像都不知道,现在,连一丁点否认自己的念头都不会出现。我不需要知道春晚,不需要知道中国男足,不需要知道明星八卦。我的沉默在于,那些不重要,你与我谈也是白谈,如果我们频率接得上,我可以连续说几个小时不带重复的内容。越走下去,不是变得越怀疑自己,而是越来越笃定和自信了。
这个世界没那么多限制,大部分的限制,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强加的,头脑中无形的限制,以及背后思维模式与信念系统的限制,才是最大的限制。
这个年过得有点冷清了,但对我而言,也是可以的。年已过,开始忙今年的事情了,慢慢开始,总能抵达。明年,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应该不会回家过年了。我要忘掉所有的节日,而把每一天都当做节日来过。每天都是美好的馈赠,不必遵循社会节奏,过好自己的节奏就好了。
感谢读者无聊之中,又读完了我这碎碎念。如果你有点收获,那也不错,虽然我本意是写给自己的。

-
如之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8 13: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