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裔孩子的成长和对他们的成见
昨天我家姑娘吃早饭时,说她晚上没睡好。我问是不是因为有压力,她说可能是潜意识里的,参加一个为时三个小时的数学竞赛,多少会有点压力。她吃蛋糕喝牛奶时,我给她放了朱姓女孩的视频,看冰上的美妙演绎、成长过程和中美文化背景,最后我对她说:我看着这女孩就像看着你,你也有可能成为她的。
她笑道:你扯啥呢,怎么可能?我可是在溜冰场上学了一年以后还是要扶着围栏啊!
我给她分析:我不是说你能去奥运会,而是说看视频里朱家女孩的日常生活,弹钢琴,做数学题,父母的模样,开的车,家里的布置,就是我们这一代华人移民生活的缩影。在体育上,你先后学过足球、游泳、溜冰和网球,不同的是,朱家女孩靠天赋和努力、靠父母的全力支持,加上一点运气,最终拔尖冒出来了。这背后其实是个概率和统计的问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她听了点点头,说我讲得有道理,说人家在冰上比赛,她是在电脑屏幕上比赛——美国也真是好玩,居然这么大规模的中学生数学竞赛可以在家里对着电脑网上比,不怕人作弊么?
像朱家女孩这样的孩子,其实就在我身边。
有个华人同事和我做差不多的工作,妈妈开始也在公司上班,女儿体育天赋展露后,和朱家女孩的妈妈一样,辞职住在外地,全职陪女儿训练比赛。女儿也受到了中国的邀请并且前去试训和比赛,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最后没有和朱家姑娘一样代表中国比赛。
另一个男娃不光数学好,踢球也好。有一次碰到他老爸,我说这个周末我们要去的数学竞赛,早上去下午回,一来一回光开车就五个小时,我一天就这么泡汤了。他大笑道:你这还抱怨?开车五个小时的数学竞赛,一年也就一次吧,我儿子踢球,赛季的时候我经常周末连着这么开,上到弗吉尼亚,下到佛罗里达,单程两个半小时,对我们来说,是算距离很近的本地比赛!
昨天谷家姑娘拿了金牌后,讨论远远多于朱家女孩。我留心到里面说,谷妈妈为了女儿训练,周末开八小时的车去雪场,让我想起来那个男娃爸爸说的话。那男娃去巴塞罗那训练过,曾经入选美国国少队,如果哪天代表中国比赛,也不是没有可能。
体育比赛的影响力大,同样是奥赛,数学奥赛美国队赢了中国的消息就不像谷家姑娘那么轰动,而美国奥赛队里因为华裔多,甚至被开玩笑说是“中国二队”。
华裔孩子成绩好,父母对孩子学业和课外活动的支持,甚至会召来嘲讽。
有个朋友的儿子和几个同学一起做作业,碰到一道题目不会,一个同学对他说:居然还有你不会的题?另一各同学说:Go ask you daddy!
我家姑娘上了高中以后,修了一些相对比较难的课。有一次物理课上,有个男同学问她考得怎么样,她说得了98。两人还一起上数学课,他又问微积分考得怎么样,我家姑娘告诉他99。那同学忍不住又问英语。我家姑娘犹豫了一下,说:也是99。那男孩问她:Do you have a life?
Do you have a life?这句英语不太好翻译,意思大概是:你是不是一台机器?你过的是不是人的日子?或者:你还有生活么?
有人说谷家姑娘靠每年暑假上海淀的奥赛班,从而美国高考SAT得了1580,因此被斯坦福录取。我看了不禁笑了,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有点浆糊。具体分析太复杂,简单说两点:
1. SAT1580并不一定要海淀奥赛班加持,我家姑娘高一(美国高中四年,相当于中国初三)时正好也考了1580,而她中文不行,从来没做过中国的数学题,十几年中几次回国加起来也不到两个月。
2. SAT1580远远不能保证被斯坦福录取,特别是对华裔小孩。从统计分布来说,1580只是百里挑一的成绩,而斯坦福录取,SAT成绩也只是其中一个考量。对谷家姑娘来说,她的靓丽运动成绩才是决定性因素,世界冠军能有几个?
我家姑娘暑假没有上过海淀奥赛班,在这边上过各种夏令营。有一年她去了数学夏令营,男孩为主,亚裔不少。第二年去了一个生物夏令营,男女平衡,而且亚裔也没那么多。两个都是住宿营,后来我问她,两个夏令营比起来,是不是生物营更开心些。
没想到她的回答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数学营比生物营开心多了,原因是生物营里的不少学生,特别是有些白人女孩,自己并不想去,是父母希望她们去,所以上课心不在焉,课后也无意结交朋友,一个人玩手机,与此相比,去数学营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真心喜欢数学,白天上课很参与,做group project很花心思,同时这些喜欢数学的孩子大多心思单纯,课后疯玩起来热情高,聊天也漫无边际有意思。
她说的第一手经历让我有点感慨,这不光打破了北美华裔小孩做题家的刻板印象,也印证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传统经验。从另一个角度说,像我们这一代人,通过一次次考试走到今天,下一代相对擅长做题,也没什么奇怪。科比的父亲陪儿子打篮球,北美华人父母陪孩子做题,其实差别也不大。
我家姑娘告诉我她同学问她“Do you have a life?”的时候,我问她,这口气听着不太友好,有点嘲讽,她是怎么回答的。
她告诉我,这个同学平时嘻嘻哈哈话挺多,两人关系还不错,但是她也对他说:我数学物理和英语都考98和99,并不意味着我没有生活,我还弹钢琴拉小提琴,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个典型刻板印象亚裔小孩,但是,我不光喜欢数学和物理,还喜欢钢琴和小提琴,而且这四样我都很擅长!
杜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写吃的梁实秋和张爱玲 (64人喜欢)
- 胸无大志的年轻人 (199人喜欢)
- 对一流的渴望 (189人喜欢)
- 吉井忍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话” (137人喜欢)
- 学问、成就和生活 (53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