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不惑,离京回汉,保险创业真实记录!
当年父亲病重时,曾叮嘱我,将来要让母亲享点福,如今女儿一天天长大,母亲一天天变老,我想,是时候结束北漂,回武汉生活了。
回想这些年:
去外省读研,勤工俭学实现自给自足;毕业后为了学点本事,走南闯北;摸爬滚打到27岁,才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平台;刚以为走上康庄大道了,3个月后父亲查出脑癌;之后的一年中,家里用尽积蓄,又借了外债,可还是没能留住父亲的生命……
家中遭遇巨变,我在工作上从敢懈怠,现在流行的996,其实我在10年前就已经在自觉自愿地执行了。勤勤恳恳地干完第二年,公司主动把我的工资从5千涨到了1万。在之后的几年里,我的年收入先后迈过了20万和30万的关口,也完成了结婚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
女儿出生以后,我不得不开始考虑家庭的未来: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入却已经遇到天花板;家底太薄,在北京强行买房上车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孩子没有北京户口,将来上学高考都是问题……现实让人绝望!
孩子满月后,妻子建议给孩子买个保险,我当即表示,我们一家三口都得买好保险,因为要钱还是要命这种人生考题,我不想再考一次了。
虽然已经决定要买保险,但是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配置一家人的保险才合适。我当时的工作会涉及审核全英文的商务合同,但是面对全中文的保险合同,我却感到无从评判。在大学同学群里询问他们的家庭保险配置,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有些奇怪了,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产品,居然搞得普通民众难以看懂看透,在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有独立于保险公司的第三方,来给有保险需求的人讲解各家保险公司的各种保险产品,并配置合适的保险方案才对啊。
进一步了解到这个角色其实叫做保险经纪,我感觉这可能是我更换赛道的一个机会,于是果断地进入了保险行业。一转眼四年过去了,在这个喜欢鼓吹百万年薪的行业,保险工作给我带来的年收入直到去年才跨过20万的门槛,确实拖了行业的后腿 :)
幸运的是,我的绝大部分客户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基于对我的信任才选择在我这里投保的,现在四年过去了,我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依然还在这个行业里坚守,继续为他们提供着一份保险合同背后应该有的长期服务。要知道,当初跟我一起参加培训的学员超过百人,四年过后,还留在这个行业的大概率不超过15个人。
不足的是,在保险获客方面仍有欠缺,今年会着力突破,然后将这个过程在本贴中记录下来,是为了督促自己,也希望给同样在生活的重压下努力打拼的朋友们一点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