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申请清华MBA的经验(1)
首发于我的公众号:苏婷的人生进阶笔记
最近既有工作十多年的朋友想通过读MBA的方式提升自己,也有工作两三年在犹豫要不要申请MBA的同学,都来咨询我申请MBA相关的问题。我把大家常见的问题总结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1. 花几十万读一个MBA值么?
MBA作为一个价值不菲的教育产品,值不值呢,这可能是很多打算申请的同学首先想到的问题。
2021年清华非全日制MBA读下来学费将近要40万左右,比普通的研究生要贵很多了。
了解一个产品,通常我们会先通过产品的详情页来了解。MBA的产品详情页就在学校官网上。

其中有几个词是高亮的:复合型人才、未来管理者、未来领导者、创业者、高级管理者和未来商业领袖,其中也蕴含了MBA学院的培养目标。
这里有一句话:你们每一个人都都能够办好一家企业,中国的经济就有希望了。这句话是清华经管创始院长院长朱镕基说的,从这句话可以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名校为什么要推出MBA这样的产品,管理者、创业者、领导者们,他们影响的不只是自己,而是一个企业,小到几十人的创业公司,大到十万人的大厂。
包括北大光华的“高级管理者和未来商业领袖”,听起来有点空,但其实这也是MBA这个产品对学员的期待,同样也映射在考官的视角上,也是他们筛选学员的原则:能不能在众多申请者中挑选出那个未来商业市场上的冉冉之星。
我发现,很多来找我聊的申请者都没有登陆过官网,他们对MBA的认知都是通过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推荐大家还是要先去官网看一下相关信息,充分理解后以制定相应的策略,毕竟读MBA是一个耗时长达3年、价值将近40万的投资,值得我们花时间好好准备。
2. 哪些人适合读MBA?
通过我自己的思考,包括跟清华MBA同班同学以及这几年准备申请的同学沟通,我们发现,MBA为不同的诉求提供解决方案。
第一类:企业的中高层
他们的诉求是为了职场的下一个跃迁做知识上的储备和背景准备。
企业中层管理者再往上走,需要从中层视角转换为高层视角,战略能力、领导力等能力都需要进行迭代。
第二类:职业转型/第二曲线
很多同学通过MBA的学习来看看自己在职业上有没有新的可能性,或者拓展人生的第二曲线。
如果寻求转型或者进入新的赛道,首先一定要多了解其他行业在发生什么。MBA有一个作用是拓宽视野和人脉。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专业模型和能力背景迁移到其他行业也是OK的,这也是做转型最好的打开方式,而不是完全从零开始。
这方面我还颇有感触,因为我之前一直在互联网公司,我当时觉得互联网公司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我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农林牧副渔都有),他们让我见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第三类:创业者
MBA可以提供一套相对完善可实操的创业方法论。有些学校,比如清华经管,可以提供从0到1孵化过程中的导师资源、办公场地支持、资本对接等帮助。
比如我先生在15年入学时刚好开始创业,18年毕业时,第一家公司完成并购。这3年求学的过程他完成了一个真实的创业案例。
我经常跟他说,他的MBA上的太值了。如果是直接上阵开始创业,一定是稀里糊涂的,财务报表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看,会少走很多弯路和坑,并且对创业过程中的弯路和坑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清华经管对他的创业也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未来创业的门槛一定越来越高,“精英创业”是一个趋势。这里的“精英”指的就是对商业世界尤其是创业方法论有认知。
本质上说,MBA还是很“值”的,这一系列配套的服务和收获溢价很高。而且在我看来MBA也是一个非常保值的产品,15年我入学时学费只要二十几万,短短几年过去,现在已经将近翻倍了。
再讲一个虚名上“值”,体现在考取的难度上。报考人数从16年的10万人增长到22年的22万人,已经翻倍不止;录取比例也是逐年下降。尤其是疫情以后,整个考研市场出现井喷,而对于已经工作几年的职场人来说,能获得双证的产品并不多。
3. 哪些人不太适合MBA?
有的同学问我自己适不适合读MBA,通常我会给大家看看MBA的目标用户是哪些,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

学生的年收入变化很快,15年我入学时,同班同学的平均年收入是30万左右,这两年随着报考人数的增长,录取学生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了,年收入的平均线从30万提升到了76万。
通过教育背景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大部分同学都是211、985本科以上学历,但还是有8.6%的其他教育背景。
有的学员问我:我不是211、985,是不是就没戏了?概率上来说,学历方面并不是你的优势,但还有可能通过材料来翻盘。
4. 国内名校MBA的申请流程
国内可以叫“名校”的其实就只有5个学校: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和上海交大。
下图是这五所学校的非全日制录取人数

这里有个策略,如果你在上海地区,就可以选择复旦和交大。我记得19年上海交大的招生办老师讲过,他们当年申请人数是1.3万,实际录取不到300人,录取比例不到3%。这五所学校的报录比基本都是个位数,含金量由此可见一斑。
名校MBA申请流程跟一般研究生考取方式不太一样,一般研究生是每年年底参加统一入学考试,分数入围后参加面试,而MBA申请流程与之相反,是先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后才会参加年底的笔试,达到国家线才能拿到offer。也就是如果面试没有通过,就没必要参加笔试了。
通常每年4月开放材料申请。
细心的同学应该能发现,每年10月左右,研究生志愿申报就开始了,所以如果你是第五批参加面试的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否通过了面试。所以我会跟学员强调,有条件的话要赶在前四批申请,否则填报志愿时压力确实会比较大。因为在申报学校志愿时仅可以选择一个学校,而面试时通常会选择两个及以上学校,如果北大的面试通过了清华没通过,但志愿报考的是清华,当年入学的机会就丧失掉了。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每个批次的难度会有差异,但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比如今年清华第一批面试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开始。
大的原则是只要你想清楚就马上开始着手申请吧,不必在第几批录取率更高上花费过多精力。
下一篇继续讲:提高国内MBA名校申请通过率的网申技巧,经验来自我在2021年辅导的10个成功上岸的学员
关于择校/申请/策略/评估的问题可以去我首页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