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总结复盘
用一句话来总结2021: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一晃又一眼,光阴不言,怎么发现。一晃又一年,我会慢点,不敌时间。
好像我不写点什么来祭奠,我的2021就永远无法结束,我的2022就永远无法真正的开始。2022年1月1日的时候,我在豆瓣上写到一个人怎么会因为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就有所改变,对自己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感到很丧感到很抱歉。这实在常见,我们总是在新年第一天、新的学期第一天、新的月份第一天或者是你觉得任何应该有新开始的那一天许下总是无疾而终的新诺言。但是新年总是有它的意义,你突然发现自己,然后开始尝试改变,是给了自己一个契机,我承认这份意义。
2021年,我该怎么总结我的2021呢?我觉得这是会刻在我骨子里的一年,它确实是这样的一年。这一年,从极简到极杂,从狂热到冷静,从吵闹到自闭,我感知着自己的改变,惊讶于自己的改变。经历了好多第一次,尽管我并不能对这些第一次说每个都完成得很好,甚至有的最后我几度崩溃、几度想要撒手不管,但是最后也还算勉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尽管对于我自己来讲,我对现在的自己还是没有那么多的激情。
2021年,关于学习。
上半年主要是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张鹏老师在论文的最后修改时间给了我很多帮助,虽然也是几度让我崩溃,但是最后还是给了很高的毕业论文成绩,还问我要不要参加优秀论文评选,尽管因为懒并没有参加,但是也算是一种肯定吧。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还跟导师有一些交谈,还在五楼厕所哭过一个多小时,现在看来尽管已经没什么,但想想还是觉得后怕和心酸。从这一点中得到的就是说在以后遇得到什么很艰难的时刻,尽管开口很艰难,但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的话要自己主动去改变,不能憋着,这在我后来因为和室友作息时间不一致跟导员申请换宿舍这件事上也有所体现,这件事放在关系部分再谈。下半年主要就是在上课了。但是在上课这件事上,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就是我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打算好好学习拿奖学金的,但是后来受到了ZQ的影响,感觉逃课也没什么,好像上课没有那么重要,然后看到了很多同学都不去上课,可能是乖乖女当久了,就像要一些改变,尽管我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些事情带来的后果。那么先说答案,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无法承受逃课带来的后果的,这差点让我在人生中有了挂科的痕迹,差点让我想在半学期的时候退学回家,可能我在几年后再看这些事也会觉得挂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又有一点不一样,一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学生这个身份最基础的事,二是因为我想申请奖学金还是要看课程成绩。而且课程成绩比较好会让我自己对自己比较有信心,更加自信吧。这一点中得到的总结就是说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无法承担挂科以及其他事情让我成绩不够好这件事,
所以2022这一学期需要谨记的上课时很重要的事,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上课也要坐在前排,绝对不可以逃课。最后就是关于实验室导师布置的任务,我在今年一年的所有科研和课程任务中的总结就是,我在不断的放弃,不断的敷衍老师的任务,我在脑子里想继续这样下去一定会有一个时间点一切就会崩溃。尽管崩溃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是这点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快要丢掉自己一些比较好的品质,比如做事认真,比如认真打卡。而且科研于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是毕业的条件,而且是自己必须要做到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把每周的周报和组会当作自己进展及与老师分享交流寻求指导的机会,而不是一件好似要完成任务的事。总的来说就是,积极主动去做好每周的规划,避免每周组会前的焦虑,以及注意劳逸结合。认真把时间花在看论文、复现论文上和思考论文新方向上。最重要的一点还有就是要保持诚实,不能欺骗和隐瞒老师。学习上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总的来说大的方向就是:第一、认真对待上课这件事,不逃课,认真完成大作业;第二、积极主动的去做好每周的周报总结以及下周周报计划。第三、多多阅读论文并且实际的去看代码和复现论文,目标是今年年终能有一篇成型的论文可以用于投稿。
2021年,关于关系。
首先谈谈与家人的关系,我开始认识到自己可以不再依靠父母独立生活之后觉得自己变得很自由,最初我在想我这样就可以不用与父母有别的交流,加上那段时间很忙就基本上没有联系父母,后两个月又试图和父母保持特别亲密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日常吃饭。但是可能这样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健康,因为我们可能彼此都不是特别会表达爱的性格,所以我的日常分享就有点像WY于我一样,这样的分享反而会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压力,可以不要那么频繁的联系,就是每两周打一次电话就好了,至于和爷爷奶奶就每周打一次电话,和张盈每个月打一次电话即可。
其次谈一下和室友的关系吧,我在前面提到我在上学期经历了一次换宿舍,起因是因为我觉得大家的作息时间太过不一致了,这一点呢,我在内心来讲是有一点点那种我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情绪和抱怨的情绪。其实健康的态度可能是不应该代入这么多个人情绪的,因为毕竟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没有资格站在哪一个方面去审视和评判哪一种生活方式是正确的。还有就是可能还是内心总有点自卑情绪,自己总是无法和家庭背景优于我很多的人很自如的相处,但是这个优于我我之前理解的一直是金钱,但是最近又发现好像不是金钱,我在看过《四个春天》之后发现这样一件事,就是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敏感的穷人思维,但是实际上我并没有那么穷,我这几年奖学金助学金还算是存了一些钱,如果有自己想买的东西都有能力去买,但是好像就是会自卑,因为各种事。我暂且把这归咎于我自由意志的贫乏。可能跟之前室友我总觉得有隔阂的一点就是我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和生活方式都比不上她们三个人,我是被带了家庭背景的枷锁。但是我觉得自己好像总是会忘记这样一件事,就是说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能让我的一辈子都背上家庭的枷锁,尽管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是我在以后始终是自己独立一个人生活。况且话说回来,我好像也没有那么差,我是独立的,可能与他们相比起来,我的父母不能带给我什么,可是同样的,我的家庭没有带给我什么我必须要承担的负累。也许每个人走的路起点确实不一样,可是每个人的终点以及选择的路也不一样啊,我为什么总是喜欢与人进行比较,每个人明明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可是我把这种情绪全部归咎于自己,也就是一开始就全盘觉得自己是错的,这是正确的吗?好像也不是我自己过于敏感,太过于看向别人不太对,重要的是看自己。如果他人全部都是正确的,那么我想也不会存在被欺负的情况。写到这里突然发现我自己最大的错就是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自己。尽力将自己从背景中独立出来,这是自己目前应该做到的。目前和新的室友,我也没有奋力发展一种亲密关系,只是顺其自然即可。宿舍只是进行了一次聚餐,但是这次聚餐给我的感受并不是很好,是因为环境而非主动发展的关系,既然并不是舒服的场景,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二次出现,不过话说回来,只做一次尝试就全盘否定也好像不太对。嗯,我希望的是不追求过分亲密,但是也不要争吵,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感激别人的付出,比如WBQ经常打扫卫生;平等对待他人,不要有任何优越感,或者自卑感;安静以及极简生活是重要的事。
关于和朋友的关系,一是和WY和WQ保持联系以及一起约定旅行,好朋友的关系;三是和SJ、JQ保持正常的朋友关系、不渴求过分亲密,保持对于她们的感激,从她们身上学到优秀的品质,但之后相约的聚会如果并非自己也想放松的情况下是可以拒绝的,不说喜欢、起码不要排斥才好。
关于实验室同学的关系,是因为环境而非主动产生的关系。坦诚来讲,这种关系的焦虑来源是我担心因为和实验室关系不和谐而导致丢掉一些机会或者失去一些帮助,去年后来的种种变化也是因为担心自己不再是焦点,但是仔细想想,我始终是一个人在做事情,即便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也会各种觉得亏欠别人、我的研究方向是新的方向,老师不回让我修改某个师兄师姐留下来的论文,我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并不存在我被哪个师兄师姐讨厌或者不关注就变得差劲,我只要保持礼貌并且不让关系变得尴尬就行,是比朋友要淡泊、比同学要深一点点的关系。值得感激的事:阿丁师兄的帮助(各种调试网络)、王旭民师兄的帮助(教我骑车、各种小事上的帮助)、江鹏师兄的帮助(耐心的人生建议)、小蕾师姐的帮助(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带我融入实验室)、陈华师兄的帮助(太多了,各种小事上的帮助)。焦虑的第二点是和同届同学有点格格不入,说实话这是我自己造成的,是我主动将自己排斥在外,我目前想到的自洽逻辑是我们只会相处3年,这是不那么重要的。确实,如果不是因为某种因缘际会,我是不可能会和他们产生任何关系的,那么久更不应该发展别的关系了。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并不一样,没必要为了融入彼此而去喜欢不一样的东西,那是很累的尝试。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应该分清楚什么于我而言才是重要的,这里需要处理的其实就是一件事,关于实验室的聚餐,如果不想选择那么就除了老师组织的都不去,委婉的拒绝。(如果是生日聚会就送生日礼物就好了。)关于实验室的运动活动:去。(建立在自己想运动的基础上)。
关于和同学的关系,要慢慢的从自闭中走出来。不深入交流,目前发现如果遇到一个人就想进行深入交流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成为很好的朋友,二是不再能有任何交流,然而相对而言第二种的概率更高一些;不因同学的任何成就而感到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我不要因为别人的优秀而否定自己,而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自己想做的事。总的来讲就是做到基本的两点:一是见到认识的人要主动的打招呼;二是不因同学的成就而自卑。
2021年,关于消费观。
2021是消费观的一个转折点,2021年上半年因为房租的原因,不想让父母的负担加重生活过的特别拮据;2021后半年又因为自己赚钱没有让父母拿钱一直买买买。自己扔了好多东西,从极简主义变成消费主义。还有2021年学到的一个消费观就是:我更愿意花钱去购买服务体验和时间了。现在想想2021年消费观的转变确实是被压抑的欲望反过来又被反噬自己的例子。丢掉了记账的习惯,不好。2022年,在金钱方面,每个月的收入来源有四个方面:一是实验室的补助大概800左右、二是国家补助500、三是助管工作960,四是宣传部工作400左右,总的来讲每个月至少能有2500左右的收入。希望自己能够将每个月的基本消费控制在1000左右(如果有特别想买的品牌物品需要提前规划)。这样每个月可以存1500左右。记录一些没有必要持续买的东西以及必须要买的东西。
2021年,关于健康。
2021年,第一次经历了成功减肥,最低体重达到了106斤,但是和大部分减肥成功的例子一样:我很不幸的反弹了。但是没关系,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再起。但是反弹的原因是什么呢?2022年,继续慢慢减肥吧。我相信有了去年的经验,我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并且保持下来。
先这样,再见👋。每月复盘还是会继续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