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53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之前看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讨论了人们最终的社会状态,《人类简史》从有智人开始,到最后写到智人的末日。
作者语言风趣,感觉不是在看自己同族的发展史,而是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给我们娓娓道来一段故事。以前断断续续的看过一些人类的由来,神创论,进化论或是外星人创造论等等,还有智人如何优于其他人类,比如会讲故事,拥有共同的信任,现代秩序建立在对政府秩序,金钱秩序的信任等等。这本书把我零零碎碎看到的一些小珠子直接串联起来了。
种族延续的成功和个体幸福并不成正比那里惊到我了,的确如此,尤其考虑到猪呀,鸡啊,数量急剧增加,但是个体幸福度骤降,它们也想奔跑在郊外,多交交朋友,但是被迫一出生就和母亲分离,一生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可能连翅膀都张不开。
尊重个体意愿,如自我选择配偶,要去很多地方旅游,需要奢侈品等也是现代思想赋予我的,不禁要反问,什么才是我内心的想法,完全不受外界思想影响的想法呢?
我不信佛,也不信轮回,可是书中介绍的佛教观点很合我意。不仅外界因素不能动摇我,我也不应追逐主观感受,做一个平静看海,看各种浪花的人吧!
———一下原文摘抄———
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让历史正式启动。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让历史加速发展。而到了大约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
鲁道夫人(东非,距今大约200万年);直立人(东亚,距今约200万~5万年);尼安德特人(欧洲和西亚,距今约40万~3万年)
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
“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
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
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伏尔泰就曾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创立犬儒学派的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就住在一个桶里。
大多数社会政治阶级制度其实都没有逻辑或生物学的基础,不过就是由历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虚构的故事延续壮大。
这三种全球秩序,首先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而第三种则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1、万物可换:钱就像是炼金术,可以让你把土地转为手下的忠诚,把正义转为健康,把暴力转为知识。2、万众相信:有了金钱作为媒介,任何两个人都能合作各种计划。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一神论宗教的最高原则是:唯一真神确实存在,那么他想从我这里要什么呢?佛教的最高原则,则是:痛苦确实存在,我该如何逃离呢?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取得新能力。
想要了解现代经济史,其实重点就只有一个词:成长。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
奴隶贸易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暴君或是种族主义者,而是不受限制的市场力量。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根据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理论,正如同其他动物,人类在自然选择的影响下,就算对个人不利,他们也会选择要让基因继续流传下去。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仿生工程(cyborg engineering)与无机生命(inorganic life)工程。
———摘抄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