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卡罗尔的前后评价感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刚刚探索女同,对于主角放弃女儿抚养权追求爱情的选择不太理解
再次看B站剪辑想到这个情节。我完全支持女主放弃女儿抚养权追求爱情了。
对于女主来说,她并非想抛弃女儿,而是她必须面对两难的选择,而二选一中。选谁都无法苛责,如果道德苛责两难选择,那么将违反公正,是把人架到一个无法选择的台子上。(我真的应该修习伦理学)
另一个女权的角度,男人抢孩子的力量太强大且邪恶。如果屈从男权的母性道德,只能被迫在男人制造的道德困境中选择永远不放弃孩子的母性,否则就被收到道德败坏的舆论评价的后果。
这个时候选择不走男权制造的道德困境选择。转而拥抱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才是反抗精神!这才值得敬佩!这才是女权,这才是做拉拉的选择
我要做拉拉,男权用母性威胁我,我也不屈从。
且男权逻辑,孩子也属于父亲,那么把孩子给父亲不是抛弃。如果父亲对孩子不好,那只能说,确实对不起孩子。
但是这个世界,这个男权是侵略者加害者掌权者的世界没有公平了。
每一个降生的孩子,终将要学会面对邪恶。
每一个母亲都无法保护孩子一生,而这个责任不能全部让母亲,女人承担。
再推进一步
所有生了孩子,却让孩子出生就有父亲,且大多数是邪恶父亲的母亲。
这些母亲是不能保护孩子的,无论这些女人是在无知或已知的情况下生孩子。
当孩子出生,一个新生命的命运之轮开始运转。
孩子的悲剧也开始慢慢展现
一切生命都是悲剧,区别只是程度。
而当女主选择追爱的时候,人性的光芒显现,悲剧开始淡化,。
这样的选择是符合成人的追求的
我太支持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