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星云
通过地面望远镜观察,所谓的“蚂蚁星云”(menzel 3,或 mz 3)类似于普通蚂蚁的头和胸。这张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图片,显示了“蚂蚁”身体的10倍细节,它是一对火热的叶状突出物,来自一颗濒临死亡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哈勃图像直接挑战了关于恒星生命最后阶段的旧观点。通过观察类似太阳的恒星临近死亡的过程,哈勃望远镜传统的 mz 3图像,以及其他行星状星云的图像,显示出我们太阳的命运,可能比几年前天文学家想象的更有趣,更复杂,更惊人。虽然接近爆炸的剧烈程度,但 mz3中心垂死恒星喷出的气体,有着引人入胜的对称模式,不同于普通爆炸的混乱模式。利用哈勃望远镜的科学家们想要了解,一颗球形恒星是如何在其喷出的气体中,产生如此显著的非球形对称性的。一种可能性是 mz3的中央恒星有一个紧邻轨道的伴星,它施加了强大的引力潮汐力,形成了流出的气体。要做到这一点,绕轨道运行的伴星必须离垂死的恒星很近,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那个距离,轨道上的伴星不会离这颗垂死恒星巨大膨胀的身躯太远。甚至有可能这颗濒死的恒星已经吞噬了它的同伴,它现在正在它的内部运行,就像《彼得与狼》中狼肚子里的鸭子一样,第二种可能性是,当这颗濒临死亡的恒星旋转时,其强大的磁场被缠绕成复杂的形状,就像搅蛋器里的意大利面条。带电的风以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从恒星移动,很像我们太阳的太阳风,但是密度要大几百万倍,能够沿着扭曲的磁力线进入太空。

这些高密度的星风可以通过中央炽热恒星发出的紫外线,或者通过高超音速与周围气体的碰撞,将物质激发成漂浮物,从而显现出来。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其他行星状星云与 mz 3非常相似。M2-9接近了,但 m2-9的流出速度,比 m2-9大10倍。有趣的是,非常巨大的年轻恒星海山二星显示了非常相似的外流模式。1997年7月,天文学家布鲁斯 · 巴利克(华盛顿大学)和文森特 · 伊克(莱顿大学)用哈勃望远镜观察了这个行星状星云 mz 3,并用宽视场行星照相机2进行了观察。
1997年7月,天文学家布鲁斯 · 巴利克(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文森特 · 艾克(莱顿大学)用哈勃望远镜观察了这个行星状星云 mz 3。一年后,加利福尼亚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 raghvendra sahai 和 john trauger 用稍微不同的滤镜,拍下了 mz 3的照片。这张有趣的图片,是由两个数据集中的几个滤镜合成的,由哈勃遗产小组制作。
from 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