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春夏秋冬,哪一幕最让你动容?(冬之篇)
就像诗词歌赋中常借用具象的春夏秋冬来抒发含蓄的情感和抱负一样,电影里的季节元素设定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背景,更重要的是用季节的特征来对电影整体风格和情感进行定调。
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深邃,冬的静谧。
用四季来给影片分类,往往能得到不一样的情感划分,季节也是公平的,每个季节都能有不少代表性的电影作品。以下就用四个季节所对应的电影推荐来作为我的2021年的观影总结吧。

一、冬,《情书》
冬天才是一年的开始,那就从《情书》开始写吧。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粉雪落下,撒在渡边博子的短发上,她抖落黑色大衣上的雪,仰起头,感受着雪里故人的存在,或许这也是藤井树的生命最后时刻,在崖底哼着歌时感受到的雪吧。
雪还是在纷纷扬扬的下,每年,她的生命也在下着雪,雪能让她想起藤井树,也能让她想起他所说的一见钟情,无奈而又美好。但雪里的她是孤独的,就像永远握不住的雪,或从指尖散落,或在掌心被融化,永远留不下痕迹。

如果博子没有选择寄出那封原本寄往天国的信,她可能会带着这份美好的惜别和秋叶茂开始新的生活,时间会带走一切,也会让一切往事都尘封心底。但“天国”来了回信,让两个永远也不会有交集的平行故事线产生了时空的交错。

《情书》的两条叙事线也由此展开,两条故事线展开后都是各自独立的世界,两条主线又有各自的辅线:
一条是渡边博子一点点追问往事的主线,辅线是秋叶茂对博子的爱;另一条是女藤井树一点点追忆她的高中同学男藤井树的世界,辅线是女藤井树和她的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

两个世界原本互相平行,两个世界的故事也都是完整的叙事结构,但博子的这一封信让平行世界互相倾斜:
对于渡边博子而言,她的故事线从“与过去道别”到“倾诉有了回音、产生不可能的欣喜”再到“求证一见钟情的真实含义”,到发现自己只是“替身”的悲伤,最后再到喊出“藤井君,你好吗,我很好。”时的凄美深情与如释重负。表面上她的故事线是悲惨的,从抓住一丝希望想要证实那仅存的“一见钟情”的真实性,到最后被戳破美好的幻想泡沫,或许她不寄出那封信是个更好的选择。但这条故事线又是美好的,它给了博子和秋叶茂希望,对于秋叶茂来说,他想要获得博子的爱,必须要让她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接受他并给予他全心全意的爱,这是对博子和他自己的解脱,所以这条故事线的结尾也是足够美好的。

对于女藤井树而言,她的故事线的情感叙述是倒置的,在没收到信之前,高中三年那个同名同姓的男同学给她带来的回忆,除了青春的美好以外还有一些的“灰暗”记忆,虽然她曾经对男藤井树有一丝朦胧的情愫,但她在那个温柔而单纯的时光里,没有发现男藤井树那些细节的偏爱行为其实是在展现他对她青涩的爱意。故事也本应该从男藤井树转学后就结束了,而这封信的出现,让她的“追忆往昔”变成了“发现时光角落里的美好”。再和博子的交流中,她渐渐发现了曾经被她忽视的细节和往事,她发现了当初那个总是让他出丑的男生其实一直默默表达着他的情感,那些笨拙的行为、受伤了还要上场的怪异行为,都是为了引起她的注意,这分明就是一个青春男孩展现的含蓄而又纯真的爱意。

这里的辅线,是女藤井树的妈妈最终选择相信爷爷,让他背着发着高烧的女藤井树跑着去医院,就像当初她的丈夫走的时候那样,这是她妈妈对过去的谅解,也是对遗失的信任和亲情的重新找回。

回过头来看,这两条交错式的故事线,最终都指向了真相,可能真相不是足够美好的,真相也不都是尽如人愿的,但是与过去谅解、与真相和解才是真正让自己解脱。



如同在北海道雪谷晨曦下的那一声声“你在那边好吗?我在这边非常好”一样,
每一次相逢都注定会有别离,不囿于过往,也不惧走向前方,那些该存在心底的美好也都会以该有的形式而存在。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
勿怀忧也,世相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