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著 草婴 译)
一直是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神书,看完心里却没有泛起太多波澜。还不如高中时看的《平凡的世界》。--或许我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感情末梢坏死起茧,书给不了我太多的触动了。--或许是活得太理性太现实,频道错位。--或许它太长了,一直急功近利地想读完,囫囵吞下,没尝到啥味道。(现在看书还急功近利,这真的很悲哀) 很长。还好分成了四册,有阶段性的成就感。
《战争与和平》里是1812年前后的俄国。1812年发生的世界事件,就是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率大军东进,进犯沙皇俄国。一直打到占领莫斯科,又迅速溃败而退,成了拿破仑军事生涯中角度巨弯的转折点。--一百年后,还有一个剧情差不多的德国元首。俄国人两次挽救欧洲挽救世界,自身也做了巨大的牺牲。俄国人的自信绝对与这两次回怂的大战有关。
法俄战争之前,俄国人心目中的法国,就和当今世界对美国的崇拜一样,法国是先进发达、时尚高贵的代表,吃的穿的用的喝的玩的读的,法国的总是高人一等;法国人在那时的俄国好找工作,在贵族家里当家庭教师、医生的比比皆是,贵族如果不会说法语会被歧视死。结果好嘛,偶像国居然来打我们,居然还被我们打败了!
法国形象的轰塌,直接促使了俄国民族自信的觉醒,俄语开始不再是乡下奴仆的语言(俄语文学开始爆发),战争中起主力作用的战士、农民这个阶层也渐渐站了起来。--《娜塔莎之舞》中描述的,都在《战争与和平》有体现。
托尔斯泰与他前面的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铺开的画卷足够广袤:从皇宫、到贵族无休止的宴会、到战场、到乡村,从沙皇、到总司令、到形形色色的高低公爵伯爵、到士兵军官、到丫鬟仆人。他的笔无拘无束,文字情节自然蔓延。
这广袤是罕见的,尤其是不同场景、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不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编织故事、制造离奇,就只是写实、白描、叙述,却颗颗饱满,粒粒鲜明,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的洞察力。他确实活过了那个时代!--很多人活在一个时代,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个时代到底是个啥样子,他只知道他那一个小圈子、阶层的事情。
国家民族的时代漩涡中,个人的命运和决择。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想到他们三个人,心头就会一软。(我没有找到书名《娜塔莎之舞》的“舞”是哪一次)。整体来讲,虽说写的是战争,但我觉得这本书里还是充满阳光,人性的阳光,有那么多好人,可爱的人。 虽没有看过托尔斯泰的传记,在书里也能瞥见他的性情,不过活多久都有一股子纯劲儿,也有点倔犟,但比陀翁肯定要和蔼很多。就是太絮叨,反复强调他的历史观,他对库图佐夫的偏袒和辩护--但我从书里还真的没看出来库图佐夫到底厉害在哪?就是不战拖时间吗? 我觉得如果克服了吓人的篇幅、托老爷子偶尔冒出来的唠叨,以及不断出场的海量人物,《战争与和平》还是很易读的,主脉清晰,情节推进自然无刀斧迹,也没有太多宗教的东西,人物都很世俗化,甚至还能看见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稍了解下俄国的历史,风味更佳吧。 读完这本,俄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就先放放了,我觉得有点饱了,不知道屠格涅夫还会写些什么呢,《往事与随想》还会写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