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摘要和笔记(20220208)
在我自己收集的口误例子中,我几乎找不到一个例子能将言语障碍单纯的归于冯特所谓的“声音的联系”,我几乎毫无例外的发现,言语障碍的原因还在于那些存在于要表达的东西之外的某些东西,干扰的因素或者是存在于潜意识的一个单一的思想——这种思想通过口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这种思想只有通过追寻分析的方式才能够进入意识;或者这个干扰因素是反对这种表达的一种一般的心理动机。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企图消除那种神经症症状。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从患者说出的原因,以及对其的自由联想来看,压抑着的思想内容一直没有向我展示出来,但又通过很多方式来说明它的存在。口误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粗略的言语混乱和精巧的言语混乱中(主要由口误组成),我们发现,并非“声音接触的效果”,而是存在于这些言语表象之外的内在思想的影响决定着这些失误的产生,或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些失误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不想对声音相互影响的理论或规则提出质疑,但是就这些规则本身而言,很难对正确的言语表达有足够的影响和干扰效果。从我们精心研究的和探索的例子来看,这些规则并不代表其发生机制,而这种机制通过遥远的心理动机则更易于解释,尽管这些心理动机与声音规则的联系不大。很多有替代表现的口误例子中,我们完全没有发现声音的规则,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冯特的观点,冯特和我都认为:控制口误的是情结,是远在这些声音接触之外的东西。 虽然我接受了这种“遥远的心理影响”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止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匆忙讲话的情况下,注意在很大程度上指向的是它所表达的内容本身。【在匆忙讲话的情况下,声音规则和内容本身是引起口误的主要原因,在其他讲话情况下,口误一般是由压抑着的思想内容也就是情结引起的。】 通过对其他的一些口误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这种真正的干扰因素,在发音和意思上和这个隐藏的单词有很多相似之处。人为歪曲和重组这个单词或表达——这个单词或表达与人们的粗俗的欲望相联系——其根本目的是:利用这种机会来暗示这种被压抑的思想或欲望的存在。另一方面,对单词的这种操作是如此的频繁,以致很难找到突出的东西,即使它并非意指人们的欲望。 我希望读者不要忽视这些解释——对这些解释无须证明的——及我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对我收集的例子的解释在价值上的差异。如果我仍然坚持我的看法:即使明显很单纯的口误也追踪到这种存在于表达的内容之外的半压抑状态的思想,那么……这些发现本身也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关于口误的观点,即使很小的例子也可以得到验证。我多次看到,这些重要且明显的口误都有其本身的意义,正如我们列举的很明显的例子,这些口误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解释。 有时,有些言语混乱不能说是口误,因为它影响的不是单一的词,而是句子的结构和对句子的完成,像结巴或口吃这样的言语混乱往往出现于人们紧张或发窘的时刻。 自从这本书首次出版以后,朋友和同事们在讲话的时候都开始留意这些口误,他们都对自己本土言语中出现的这一现象进行观察,正如我们所期待的,关于决定这些口误的规则并不以语言的种类为转移。——“第五章 口误” 当分析读误和笔误时,我们发现我们分析口误的方式同样适用对读误和笔误的分析。其实这样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在机能上联系甚密。 对误读的解释并不容易,很多次都是这样的,人们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此问题的解决,而等待适当的时机。但是,你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越多,你越会坚定的认为,这种最终被发现的干扰思想往往是被意识的思维判断为排斥和反对的东西。 有时文中的东西唤起了读者的防卫——某些信息使他感到不安——这样读者便通过读误来纠正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认识一般是这样的:在纠正这个失误之前,读者认为最初的理解是正确的,尽管他的意识并没有从第一次阅读中得到什么。 对出现读误的情况进行观察后,我们会对此提出疑问——对此我不能搁置不提,因为,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富有成果的研究的开端。人人皆知,在大声朗读的时候,注意迂回于材料和他自己的思想之间。如果由于其他的干扰而离题,那么他通常不能说明他读的内容是什么。他好像在自动的阅读,但通常是准确的。我想,在这样的阅读情况下,读误也不会表现得很明显。我们认为,在人们阅读的时候,有一系列的机能在自动的、准确的活动着——或者说,很少有意识的注意。由此可见,决定在读误、口误、笔误中表现出的注意因素的方式与冯特的描述很不相同。我们从对上述的例子分析并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注意在量的方面有所减少,但我们发现了与此并非完全相同的另一种东西:外来思想的干扰,这一点应予以重视。【在读误、口误、笔误中,除了之前谈到的声音的规则、表现的内容、情结的影响以外,还有一种因素即外来思想的干扰,这几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这些失误。】——“第六章 读误和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