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t to die.
“这是我的生活,我根本没有可抱怨的东西。”→“我有说过我想活么?好像你游戏里的第五个按钮:退出游戏。你知道自己不会去按,但你会想,或许我有一天会用到呢?但你似乎永远也用不上。就像是威胁世界的核武器,如果我们假设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的话。”→“我经常感觉自己不太行,或许是因为我确实不太行?(让我先避免使用一些更猛烈的词)做最简单的事物,我都感觉自己不听使唤。”→“我只是感觉糟糕,我没有抑郁!我没有抑郁!我没有抑郁!”→“我抑郁了?”→“为什么别人都不抑郁,就你抑郁?他们可能比你遇到的情况更糟,糟得多。”→“这种想法没用。‘没人能通过想象一个快饿死的非洲小孩而摆脱抑郁。’”→“想不想找个人谈谈?为什么不找个人谈谈?因为我觉得没用,因为没用,因为我在他们开口之前我就知道他们要怎么回答,因为他们一些人根本没有在听,只是等着自己开口的机会,因为他们不懂,因为我也不懂,因为我讨厌倾诉,相比温情的时刻我更喜欢人与人之间尴尬的瞬间。”→“当我在一些时刻尖叫:我想死!我不是真的想死,我只是在我说这话的时段内想死,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出口、一个慰藉。”→“经常怀疑自己有抑郁也是一种精神病么?”→“有些时刻你就是觉得自己好了,永远不会再感觉糟糕了,比如最近每周日打完网球后(我如果从小开始练,或许能成一个二流的网球运动员,我感觉自己还蛮有天赋的。跑动积极而且迅速,上肢缺乏一些力量,但我觉得问题不大)比如那天你推车到上了一个巨大的坡,车道很窄,车流很急,搞得人很紧张,但到顶上的时候,忽然一辆车都没了,万籁俱寂,草长莺飞,东边天空蓝得泛白,西边是漂亮的晚霞,有架直升机像是在空中静止着,开始下坡了,每阵风都很美。”→“我不是没有能力把那些事做好,我是不想做,我看不到他们的意义何在。所有废物都这么说...对么?比克服困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客服困难的决心。我知道,我知道,但...为什么要克服呢?” →“最近恐慌发作很少了,这是好消息。或许这是某种螺旋上升的过程。”→“有一个笑话,A:‘我觉得自己中年危机了’,B:‘拜托,你才二十出头’,A:‘我看起来像是能活过五十岁么?’”→“我更愿意把你的症状称为对互联网上瘾。或许没错,但那是原因还是结果呢?或许两者都是?”→“一些小说或许有用,或许会有害,比如DFW的小说,但一定会加深你对抑郁的理解,这是我的猜测。狗也不错,特别是幼年萨摩耶,太憨了,看着就想笑。”→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