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压力太大?不如试试装傻|心理学研究
以展现聪明才智的方式,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策略。在工作中头脑风暴,想出巧妙的解决策略。或者在与人交流中,想出一句机智的双关语,谁不想让人夸一句“好聪明”、“好能干”或“懂好多”呢?
基于这样的流行趋势,可能会对与之相反的行为有点困惑:还担心别人觉得自己笨呢,为什么有的人还特意要“装傻”?
明明知道一些信息,却表现出不知道的样子,可能会激怒那个觉得你应该要知道信息的人,不过,当你真的试过这么做,可能会意外地感觉到放松,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Venz和Shoshan的一项心理学研究;
有时冒着被惩罚或报复的风险,隐藏一些信息是值得的,因为这一行为可以让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获得一定的控制感。
① 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去理解这一点:
伴侣过分依赖,总是让你替ta记着一些日常琐事,有一次,你感觉到ta似乎要忘记去做某事了,例如,ta在11点约了朋友见面,结果10:30了还在像个没事人一样躺在床上玩手机。就在你像往常一样要提醒ta的时候,却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你想:“和你抱怨过许多次了,为什么你的事情自己不去记,要我替你记着?我的事情就够忙的了,你也不替我记着呀!”
果然,伴侣那一天就忘记了朋友聚会,等到下一次,ta再问你:“我和牙医约的是什么时间啊?”,你回答说:“我忘了”,其实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虽然这么做似乎有点“不仗义”,但是从道理上来说,作为成年人,又不是雇佣秘书的关系,确实没有义务去替别人操心ta自己的事情,所以你没有这么做。
② 理论上的解释:
这项心理学研究的负责人指出,在职场或亲密关系中,隐藏信息的行为性质是类似的,缓解压力的作用,是基于一种假设:
客观现实的情况并不一定会令人产生压力,压力源于个人对于情况的主观看法(“紧急/严重吗”),以及对自身处理情况能力(“我有足够的能力处理眼下的情况吗?”)的认知。
在此基础之上,隐藏信息的行为,是一种“聚焦于情绪的应对方式,短期内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p. 4)
③隐藏信息的3种方式:
a.理性辩解:向对方说明拒绝提供信息的理由,“这些信息是规定保密的”;
b.躲闪回避:提供不完全或虚假的信息,又或是答应提供信息,却不再回复对方,“之后再说、稍晚回复”;
c. “装傻”:“不知道”、“不记得”、‘不确定’......
第一种理性辩解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正当的、合理的、能够在人际关系中被普遍接受的方式。而剩下两种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欺骗的成分。
研究人员发现“在3种隐藏信息的方式中,‘装傻’是一种最方便、最简单、也最彻底的隐藏信息方式,当一个人选择‘装傻’后,精神紧张的程度会得到即时的缓解。”(pp. 16-17)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只要学会一招‘装傻’就可以解决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的问题,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视彼此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状态而定。
实际上,装傻”只是一种暂时缓解压力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际关系,或者是职场环境的问题,像是之前举的例子,如果伴侣有过度依赖的问题,一味装傻可能会引起对方的猜疑、持续不断地争吵矛盾,从长远看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处理方式。在有问题的职场环境中,职员间互相推诿、装傻充愣,会损害到公司的利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个人也会需要承受相应的负面影响,例如,给领导留下“工作能力不行”的印象,影响到工作绩效等。
或许更重要的不是在“显露聪明”或“装傻”两者中做出选择,而是根据具体的情景、用更合适的方式去应对的能力。

·参考资料
Venz, L., & Nesher Shoshan, H. (2022). Be smart, play dumb? A transactional perspective on day-specific knowledge hid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psychological strain.Human Relations, 75(1), 113–138.https://doi-org/10.1177/0018726721990438
文/(美)Susan Krauss Whitbourne, Ph.D.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