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灵感丨突然科幻!无人驾驶车与建筑设计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以下文章来源于StudioAlpha大巧筑人 ,作者SA

莫开车
背景知识
随着Google,Urber,Tesla这些科技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布与大热,无人驾驶逐渐的走出专业领域并进入大众的视野。其实无人驾驶技术早已在20世纪七十年代便已经开始有科技实力发达的国家率先进入此领域的研究,推动至今,这项技术也成为整个汽车产业的先锋发展方向。同时,这项技术也早已引起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关注,及对于无人驾驶技术对于城市形态重构的思考, Sasaki近年出版的关于无人驾驶城市设计的蓝皮书,BIG 与toyota一时爆红的Woven City 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除去地上跑的,有一些城市也开始对天上飞的无人驾驶交通方式进行了规划。如巴黎已经提出Air Tax的2024年施行计划并投巨资进行建设,Urber也早已展开对于Air Taxi的战略布局,并且已经有设计公司已经展开其起降平台的设计工作。
这个OP做什么?
在这个Project我们会更加专注于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无人驾驶技术的准确性及便利性,使得这些行驶器可以整体化的融合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设计初期会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头脑风暴,去提出如何使得一种厂家已经生产的或概念阶段的行驶器可以对一种建筑功能有明显的优化和提升。探讨两者之间的几何关系,功能关系,及系统关系,并在后期深度优化这种关系以及其可行性的依据。这种融合不限制于尺度与数量,但会要求学生可以准确的描述一个行驶器与一个结构体之间的精密的关系,并陈述设计带来的直接效益,在美学,功能,实用性三方面达到切实的结合的结果。为了突破学科芥蒂特地除了建筑老师之外特地邀请了城规和景观的老师参与评图讨论。
课程成果
学生将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行驶工具与建筑/景观进行结合设计,并清晰的陈述设计目的及合理性。通过设计宣言/Manifesto,局部原型设计/Composite, 功能设置/Program,深化设计,图解及渲染表达等训练达到课程预期成果。期间会按每周一次展开一对一探讨。并设置中期及期末Review与不同学科的老师探讨。
更多课程详情请点击:SA OpenProject 139 | 莫开车

SA课程月历,上半学年一起学习吗?

指导老师
Yi
UPenn, MSD-AAD
宾大建筑硕士。在宾大毕业后任讲师及科研助理, 进行机械臂建造实践。
Student Work
Speed Loop
Y同学作品

Y同学作品

Y同学作品




Y同学作品



Y同学作品

Y同学作品
老师评语
Y同学的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完成了对于将形式与功能流线进行更为精密结合的转换。设计idea巧妙的运用一个车道循环系统控制了未来交通环境中多样化速度之间的转换,并结合了多种日常功能,使得项目非常有潜力创造出荒谬或颠覆的日常场景。在设计过程中Y同学能够逐渐脱离传统建筑学教育的禁锢,逐渐打开思维方式并接受完全不同形式的方法去设计。
学生感想
在本次OP中,我从概念到深化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概念阶段,老师对我们的概念出发有一个合理的引导,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去寻找到自己在大的命题想要去关注的问题。同时大老师能很精准的为我们找到概念深化的点帮助我们去做进一步深入的设计。此外我在这个设计中也学会了相比较从前从功能入手的单一手法,还可以从流线出发去设计的方式,这对我的设计的提高都有着不小的帮助。最后衷心感谢老师的努力和付出!
The MHS
Z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老师评语
Z同学从一个日常行为,美容美发,作为切入点展开了对未来无人车的畅想。较小的尺度更加激发了如何将无人驾驶器作为未来日常行为一部分的可能性,很好的完成了从内部功能出发而产生的驾驶器形态。遗憾在课程期间未能完成驾驶器与建筑之间的连接方式,希望在后面的完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建筑室内与驾驶器结合的场景。
学生感想
OP139 莫开车终于开到终点了,从brainstorm到production,为期七周,对我来说可以是意(没)犹(有)未(做)尽(完)。话说回来,感受真的很深, 本身课题的定位就比较前言,虽然讨论的是无人驾驶技术成熟的未来,建筑与载具的关系与未来生活方式的变迁,但大家一起更多地发掘出了当下世界的问题,即效率与质量的对比乃至定义。从我的角度出发则更多的暴露了人们在乌托邦时代对生活态度定义的二元化,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这次OP里,在Yi老师的启发下,加固了自己的价值观(学会了maya),物质丰富的社会图景里,无人是为了让社会更加人性化,人情化,不然世界仅剩下冰冷的效率,Without Dionysian in human beings, a drama of Apollonian about the life won’t be a greatest art.
Half-Half Station
C同学作品

C同学作品

建筑功能分析与轴测鸟瞰图 Wendy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Z同学作品
老师评语
C同学用hyperloop作为基础背景,利用未来的轨道结构发展出依附其上的社区形态。在设计过程中比较重视对于宏观论点的陈述,将‘游牧’性质的空间与‘效率’性质的空间在一个截面上进行了梳理,并能够在三维上做出较为有意思的结合形态。在设计中还需要加强荒谬与颠覆的场景的展现能力,不仅仅停留于形态结合,而是可以更清晰的场景化两种空间性质的比对而产生的特殊氛围。
学生感想
参加本次OpenProject 莫开车的收获、感想如下:
首先从本次参与OP的宏观层面说,本次op让我对于无人驾驶技术如何与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有了一次十分有趣的思考,同时对于方案立意、构思、推进等过程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以及对于建筑构想的思维更加灵活了,也更加大胆了。
从OP的几个阶段而言,在前期摸索项目概念讨论中,Yi老师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帮助我确定了项目要讨论的问题,帮我梳理清楚了我当时模糊且混乱的逻辑,在项目后期推进阶段也给了我很多指导,无论是形体或者功能安排等问题,在OP与Yi老师一次次desk critic中以及和同OP同学的交流学习中,对于我的思考的激发以及看待建筑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次很大的改变,获益良多。最后,非常感谢Yi老师7周以来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