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访古--江浦风情
繁盛一时的南京浦口,人文荟萃,自然也留存了大量古迹
感谢宝贝女儿春节期间给了我满满的能量,节后也就更加按捺不住躁动的心了。考虑到近期省内疫情此起彼伏,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选择在南京市内晃荡晃荡。上周去高淳看了胥河,这周就去浦口,寻觅一下江浦风情吧!
01 浦口明城墙遗址
南京明城墙原有内十三、外十八之称,内城京城城门十三,城墙为砖石制,外郭城门十八,城墙多为夯土制;自明以迄,历经战乱、改建、拆毁,内城城墙仍保存大半,而外郭城墙则仅有些许遗迹。然而除了内城与外郭之外,南京还有另一部分明城墙少为人知,那就是现存浦口的明城墙了。
浦口明城墙始建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周边建设了一系列卫城,作为南京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朱元璋下令在长江北岸筑浦子口城,周长约8千米,共设沧波门、望京门、清江门、万峰门、旸谷门等五门。弘治十六年(1503年)至正德十二年(1517年),浦子口城东南近一半的城墙被长江淹没(望京门、清江门)。万历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617-1618年),沿浦子山一带补建城墙(攀龙门、广储门、金汤门、附凤门),浦子口城的面积缩小到明初的一半左右。(以上资料引自南京城墙博物馆介绍展板)浦口明城墙现在仍有沧波门、西敌台、中敌台、附凤门等遗迹。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行寻访了沧波门遗址。

沧波门明城墙遗址现位于泰工路与江北大道快速路交叉点西北,浦口区泰山中心幼儿园斜对面,有多路公交车可直达。昨日乘639路公交车到达"明城墙遗址站"下车后,看到马路对面一片施工围挡,心里面还是咯噔了一下。万幸在一片围挡中看到一处缺口,恰好缺口那里立有文保碑。穿过泰工路走到近前。文保碑后的围挡仅仅打开了约四米宽缺口。下有大约五层大块条石是为城基,上为青砖杂以碎石有水泥涂抹外层。就这么看"缺口"有点不过瘾,于是沿着围挡继续向深处走,找到入口,登上一片土坡,沿着工人开垦的菜地往来时方向走,终于看到了围挡后城墙的另一面。城基上有断壁若干,碎石满地,可见城基上曾经建有民房。碎砖上也已经生出厚重青苔,晨露凝结其间,竟有些通透的精致在。考虑到这段城是朱大老板建的,虽然希望渺茫,还是努力地在碎瓦残砖寻找南京明城墙标志性的"物勒工名",可惜无所获。



02 祠、井、河、街
城墙之后就是江北的东门大街和左所大街。


晚清至民国时期,这里也曾经繁盛一时,作为南北要冲,东西通道,是漕运集散地和水陆码头,成为享誉南北的商业集散地。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一条河。东门大街临近的朱家山旁,原有两条水系:一条是朱家山东南的黑水河流向长江,另一条是朱家山西北的北城圩古沟连接滁河。晚清淮军吴长庆部驻扎浦口开始,以所部官兵之力沟通两大水系,其后任左宗棠、张謇等也继续这项工程,至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打通黑水河和北城圩古沟,使之连通成为朱家山河。朱家山河因沟通了滁河、长江两大水系而成为重要商道。光绪十年吴长庆卒于金州任上后,李鸿章上《吴长庆请恤折》:至于建祠予谥诸旷典,出自逾格仁慈,非臣下所敢擅请。内阁奉上谕:加恩予谥,并准其于立功地方,建立专祠。赏伊子吴保初主事,寻谥武壮。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向清廷奏请,为吴长庆在江浦建立专祠并获准:追予前广东提督吴长庆江浦县专祠,列入祀典,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也。

1905年,为兴建教育,将该祠堂改为学校。日军侵华时,祠堂后厅被拆毁,前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被东门小学兴建为教学大楼。吴长庆祠仅存大门及两侧厢房。2013年,泰山街道斥资1200万元对门楼进行了重修。昨日到访时祠堂处于泰山街道拆迁片区内,周围环境脏乱不堪,而且从外看祠堂大门和两侧厢房均已上锁。只能看到祠堂门额所题“吴武壮公祠”。当时本有些气馁,然而不死心,又沿着外墙巡视了一下,发现祠堂右边是沧波门社区委员会,从这里可以绕到祠堂后面。而且绕到门楼后面之后发现两侧门房都是可以进入的,两门房内分别是介绍吴长庆事迹和东门老街历史文化的展板和展柜。门楼后另有一六角井栏,不知道是不是老街遗存。社区委员会正面院中还有一个女贞树,树龄132年,与吴长庆祠堂也是同岁了。在祠堂后面,就是吴长庆主持修建的朱家山河。时光荏苒,树常青、水长流;祠堂虽在,却也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了;百年前繁盛一时的东门老街,更是已经成为拆迁区,一片残垣断壁间,零星的住户更显寂寞寥落。





东门老街自拆迁开始至今已经有四五年了,现今的东门老街,处处都是围挡,部分房屋已经拆毁清扫。街边的电线杆上喜鹊已经开始辛勤筑巢,废墟里游荡着猫咪和小狗,孤单的背影看起来让人分外心疼。老街的文物建筑不在拆迁范围内,将整体保留,所以大部分也没有被围挡起来,不过大多也是大门紧锁,偶有没上锁的,也还有居民居住,倒也不便入内打扰。边走边从围挡外高高地抬起手机镜头,拍摄精美的马头墙。街边的居民看我一路拍来拍去,也开始跟我吐槽一些修整的古建筑施工是如何的不专业,操作手法看起来就业余,建筑质量想来也远远比不上百年前的老手艺。顺着这位大哥手指的方向看去,果不其然,一众古建筑中较新的一座墙头看起来竟然是波浪形的,也难怪人家厚古薄今了。在一众老房中细细寻觅,果然在其中一面墙上发现两块明城墙的“铭文砖”,可见居民以城墙砖盖房一说诚不虚矣!





街角发现六角井,外有铁架内有石盖防范这么严密,是以估计井中还是有水的。井栏原位于左所大街124号院内,为青石质井栏,井栏六面雕有竹、兰、菊等图案,线条清晰、镌刻逼真。

左所后街上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浦口东门电影院,电影院主体单层、局部二层,砖混结构,观众厅采用木屋架。现主体架构保存完好,而且与老街上其他建筑不同,电影院至今仍有勃勃生机,影院前的台阶上摆有各类盆栽、器物,影院顶上的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也是鲜艳异常。好奇之下上前推了一下门,内里已经反锁。正要离去时,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随即大门打开,一位老者走了出来。既然已经打搅到了人家,脸皮也就顺势厚了起来,和老者攀谈两句后提出能否进屋看一下,老者欣然同意。进入大厅后、看到厅内满满的都是各色字画、摆件,多而不乱、摆放很是整齐,看来这位老者也是一位雅人。毕竟闯入了人家家里面,征得同意后拍了两张照片匆匆告别。


离去后再回望一眼,远远看到老者已经搭上竹梯爬到楼顶巡视,背影佝偻而坚韧。
03 泰山庙
泰山庙位于浦口区泰西路宣化山。始建于明代,原为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武成王黄飞虎,后改为佛寺。泰山庙毁于咸丰战火,同治五年(1866年),僧人德缘化募重修中殿和后殿,光绪五年(1879年),防军提督黄仕林修建从山门到中殿的132级青石台阶,民国25年(1936年)再次重修。1952年神像被毁后成为部队营区。1986年恢复宗教活动。 泰山庙内现存光绪年青石台阶和古宣化井等古迹。


此处必须吐槽一下:泰山庙前的文保碑上,把同治五年标记为1855年,和实际的1866年整整差了11年,强烈怀疑是给刻工交付文本的时候敲键盘敲错位了。而《金陵佛寺大观》和《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两书中则分别把黄仕林记为董仕林和黄仁林,编书做学问还是认真一点的好,但凡看一眼《江浦俾乘》中的原文也不止于此啊!


04 津浦风情
离开泰山庙公交去往龙虎巷,中间经过津浦铁路上的“阳桥洞”,阳桥洞东北原有金汤门内的鼓楼,现已无存。

龙虎巷原为明代龙虎卫驻扎场所。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浦镇机厂的北方职工在这里集中建房并形成规模。这里建筑有大四合套院、四合院、三合院、筒子院、独门独院、门脸儿房等多种形式。浦镇车辆厂应该还有浦口明城墙西敌台遗址,可惜转了两圈没有找到。



05 佛手湖和浦口码头
离开津浦后,去往佛手湖郊野公园寻找明代顾昊墓石刻。不得不说,看到公园俩字之后,我有点掉以轻心了,为了省点时间,选择抄“近路”横穿公园。然而“郊野公园”这四个字里面毕竟还有一个“野”字,就是这个字让我吃尽了苦头。虽说只有短短几百米的距离,不过我选择的“近路”全无踪迹可寻,初始时还是在树丛中穿梭,虽说地面树叶光滑,脚下需要加倍小心,然而毕竟不妨碍前行,偶然发现地上的野生萝卜,还颇有几分欣喜。继续前行,树木渐少而杂草丛生,还好这次有备而来,穿着厚实的牛仔裤,高抬脚把草往下踩,然后耸身前进,略有费力也还能接受。林越深,草也越发“恶”了,不再是之前柔顺的藤蔓,更多的是长满小刺的棘条,一不留神就会被挂到,此时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进退两难。只能戴上帽子,缩起脖子,再把手收进袖口里面,直接不管不顾的往前钻。路遇深沟,再加脚下泥草湿滑,只顾着拨开眼前棘条,一不留神摔了个屁股蹲儿,还没挣扎着站起来,紧接着又摔了一个,如此再三,终于闯出这片“草地”。外间虽然寒风乍起,我却已是满头大汗,心里感叹:以后再也不犯二了!直接坐在路边台阶上休息了一会儿,起身继续寻找顾昊墓石刻。石刻应该是位于佛手湖的五个半岛上面,然而搜寻了距离地图标记最近的一个半岛,却踪迹全无。仔细一看,地图的标记位置竟然是在水下,难道石刻已经沉在水底了吗?本想着搜寻一下剩余的四个半岛后再做决断,不过前面一番折腾实在是耗费我太多力气,兴致大减,决定就此作别。

回程时取道浦口码头,前番虽然已经数次来访,不过码头改造重修之后还没来过。这次再来,果然重修之后风貌更见精美,即便是码头的渡轮也增加了差异化服务的新项目:10元钱就可以上渡轮第三层甲板欣赏风景。站在甲板上横穿长江果然视野更加开阔,体验很好,下次要带我家宝贝女儿一起上来看看。


05 结语
归途又拐了一下,到金川门处寻找当年燕贼入城处,因与江浦无关,暂且不表,下次再聊。

北邙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行摄--旅途中的美好(下) (30人喜欢)
- 行摄--旅途中的美好(上) (22人喜欢)
- 读史札记(二)--爱笑的人才会赢 (4人喜欢)
- 读史札记(一)--春申行迹图 (3人喜欢)
- 寻城记(二)--小城中的大故事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