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暗黑面——《迪迦奥特曼》与信息化社会
引用:小林徹,光の暗黒面 : 『ウルトラマンティガ』(1996-97)と情報社会,群馬大学社会情報学部研究論集 第12卷 147-163頁, 2005-03-31.URL: https://gair.media.gunma-u.ac.jp/dspace/handle/10087/2375
光的暗黑面——《迪迦奥特曼》与信息化社会
外国文化研究室 小林 彻
摘要:把《迪迦奥特曼》(1996-97)放在1995年至1997年日本社会的真实场景中。那是发生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的难忘时期,例如阪神大地震,针对大都市地铁系统的致命毒气袭击和一名在神户连续杀人的初中生小男孩。当时日本正处于恐怖娱乐的繁荣时期,畅销小说《寄生虫前夜》正处于鼎盛时期。《迪迦奥特曼》是一部描绘超自然英雄的科幻儿童电视节目,主角任务是保护地球免受来自外太空的怪物及外星人的袭击。也许很容易在该节目中发现上述提及的事件,但这部作品在以信息为导向的社会方面具有更大的历史意义。其主要情节和这些反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表明,《迪迦奥特曼》已经描绘出如今可怕的数字化环境,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基于个人信息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所控制。
The Dark Side of Light: Ultraman Tiga (1996-97) and an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World Civilization Toru KOBAYASHI
Abstract
Put Ultraman Tiga(1996-97) on the actual scene of Japanese society in the years from 199 5to 1997. It was the memorable period in which some very significant incidents occurred, for example, a major earthquake in the Hanshin area, the fatal gas attack against the metropolis subway system and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illing of the young boy in Kobe. Japan was at that time of the horror entertainment boom with a best-selling novel named Parasite Eveat its peak. Ultraman Tiga is a fictional television program for children featuring a supernatural hero whose mission is to protect the earth against monsters or aliens from outer space. It might be easy to find those above-mentioned incidents reflected in the program but there is more to be argued about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work has in terms of the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ts main plot and these reflections shows that Ultraman Tiga had already depicted the fearful digital environment of today where individuals are unwittingly governed by a single compute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personal information.
第一章
将时钟拨回90年代,回顾1995至1997年。在思考日本现在的状况时,可以知道当时集中暴发了无法回避的重要事情。就如给战后被讴歌的50年当头一棒一样,1995年开始了给之后社会仍带来阴影的事件,阪神・淡路大地震。日本的安全神话因此崩溃,日本在被迫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安全问题。然后两个月后,像是抓住了社会的弱点一样,发生了更严重的地铁沙林事件。前所未闻的手法和受害的严重性自不必说,这次日本人的内心侧面被拖到了表面,人们也不得不直面。如此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在没有连续3年发生,但到了97年又再次喷发了。这是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得知犯人是中学生时让社会震惊了。寻找原因,不仅是社会和家庭,连人的无意识也被讨论了,当然无法找到答案和有效的对策,只能造成冷漠和不安,留下了和某种死心心相似的心境。
接下来,远离接触社会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核心部分的场面,将目光转向大众文化,就能发现有趣的现象。1995年,濑名秀明所著的《パラサイト・イヴ(Paradist Eve)》是畅销书。据说这部作品不仅是少部分粉丝喜欢,甚至被普通大众认可,但真伪姑且不论,至少这件事证明了当时很多人喜欢恐怖篇。确实,在那之前,日本掀起了所谓的恐怖热潮。1993年,角川书店在角川恐怖文库出版的同时,创设了日本恐怖大奖,这一类别的普及以及新人的发掘得到了积极推进,而第二届大奖获奖作品就是《Parade Eve》。1
然后是奥特曼。虽然没有记载在一本正经的年表上,但是即使是在这个时代,也应该关注的事情。可以说奥特曼已经作为一种象征在日本扎根了。自从1966年首次出现在TV中的地球上以来,一边保持着变身、与怪兽和外星人的决斗、在有限的活动时间等基本设定,一边创作续集,直到今天其英姿依然深入人心。然而从第七部真人版电视剧《爱迪奥特曼》(1980)结束后开始,这段可以称为传统的历史进入了长期的空缺期,。然后在1996年,奥特曼又以“迪迦”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TV的世界里。因此,本文想论述的并不是《迪迦奥特曼》是否反映了上述时代的面貌,是否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时代《迪迦》才得以复活。而是想关注“迪迦”所代表的社会的另一种面貌,当人们认识到它是由其播出时的社会状况所支持的,或者说它肯定承载着这种状况。从结论说起,那是信息化的动向。如果直至今日《迪迦》仍有价值的话,大概就在这一点上吧。正如只要想象其潜在能力的高度和多样性就能很容易理解的那样,原本信息化就具有将现实事件和娱乐类事件联系起来的资格。换言之,信息化是社会各种趋势的交汇点,因此该如何理解《迪迦》呢?带着这种态度重读《迪迦》。以《Parade Eve》为例,这部作品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节目,剥去主线的情节,可以发现它们并非是唯一的内容。
第二章
时间设定为2007年。迪迦奥特曼是“从原因不明的怪现象与自然灾害中保护地球人类”TPC地球和平联合组织中“专门调查超常现象的七位精英组成的特殊队伍” TPC(第1集),GUTS的队员大古使用火花棱镜变身而成的光之巨人,使用超能力与怪兽及来自宇宙的侵略者战斗。1996年9月7日至97年8月30日期间播放的《迪迦奥特曼》,是一部几乎以单元剧的形式描写迪迦活跃身影的故事,全集52集。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主要情节的梗概,每集基本都是“怪兽突然出现:开始→奥特曼消灭怪兽:结束”的固定构造。但是,如果仔细每集观看的话,作为沿袭了面向幼的节目特有的形式,作品中有很多让观众害怕的机会。虽然之前指出这部作品登场时背后由恐怖在支撑,但《迪迦》的恐怖比预想的还要可怕。
普通恐怖是指让人产生恐怖情绪为主要目的的娱乐科幻组哟普,现在则拓展为小说、电影、电视节目等各种形式。如果要说人对什么感到恐惧的话,可以先列举美国恐怖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说的“未知的或者奇怪的东西”(312)。故事一般则是超越了对日常生活常识的非日常性的事物模式。2而且,这种恐怖片其实原本和奥特曼就是有着缘分的关系。追溯其历史,奥特系列的制作公司圆谷原本就擅长所谓的恐怖物长。概括地说,首先,在昭和1期最初的两部奥特曼作品之后,圆谷为同一时间段制作的《怪奇大作战》(1968-69)就是一看标题就能明白的恐怖节目。之后,以1973年的《恐怖劇場アンバランス》为代表,制作了包含怪谈故事在内的多部单集作品,不久1989年,以独立公司的形式设立了圆谷影像,以《エコエコアザラク》的电影化(1995、1996、1997、2001)、《ねらわれた学園》(1997)和《蛇女》(2000)而为人所知,这家制作公司一直向世人推出自己独特的恐怖作品。3
同样对于《迪迦》来说,不仅仅是将恐怖作为单纯的背景,而是穿插了许多的恐怖元素。在第5集“怪兽出没的日子”中登场的西利赞被形容为“僵尸怪兽”,在第8集“万圣节之夜”的背景是一座诡异的房子,这是恐怖片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而墓地是迪迦与从女巫形态转化而来的基兰勃发生战斗的地方在第13集“人类采集”中,勒比克星人进行人类狩猎,在第15集“魔幻疾走”中灵魂的活跃,在第16集“复苏的鬼神”中描绘了因怨恨而产生的怪物复活剧,第21集“出场的德班”中魔神艾能美那发出的电磁波在人问的脑中产生了“一种恐怖荷尔蒙”,因此人们被攻击冲动、杀人冲动所驱使。在第22集《大雾来了》中,村里的人们通过来自宇宙的寄生体进化而来。4第23话《恐龙们的星球》、第27话《看到了奥比克!》、在第31集《GUTS基地被袭击》中,拥有鳞状皮肤的恐龙人类,从很久以前开始就住在其中的妖怪,通过遗传因子操作,图暴化的生命体开始跋扈,再加上第33集《黑暗都市》,从舞台到登场人物的造型、小道具直截了当地说,这是吸血鬼的故事,第47话《告别黑暗》到现在为止的生物恐怖片。另外,在第35话《沉睡的少女》中,被转移到宇宙人的女性登场人物明显被施了恐怖化妆。5 《迪迦》真的很恐怖,因为很多故事都带有这种恐怖的味道。而且,如果是每集为单位捕捉到作品是发现不到的。观众们之所以颤抖,是因为将《迪迦》整体看作一个故事。而且《迪迦》之所以是《迪迦》,有某个重要的设定密切相关。
第三章
《迪迦》具有决定性的设定,这导致了它的独特性。那就是大古只是一个普通人。以奥特曼和赛文奥特曼为代表,回想历代奥特英雄原本都是外星人,仅此一点就将《迪迦》与其他奥特系列明显区分开来6,但这个人类奥特曼的设定并非唯一值得关注的理由。剧中将其他人类和奥特曼建立了某种共同的基础,也就是当大古或者奥特曼面临难题时,原则上人们也可以成为其中的当事者,包含了这样的寓意。更重要的是,只要大古是人类,观众自然会被纳入这样的方案中。这样,大古、剧中的人和我们的回路就建立起来了。总之,《迪迦》独特的设定就是引导我们直接面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现象和问题。7
奥特曼系列可以从不同社会意义而被解读。广义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种族、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正义和歧视等问题都被列为支撑作品的主题。8然而,当作为一个单独的故事而不是单个剧集的集合体来审视时,《迪迦》更强烈的关注生活在其中的个人而不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很明显,整个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将大古置于被考验的位置,然后通过上诉的信息回路中,将向他所提问的难题抛给了剧中的其他人。此外作为观众的每个人也会陷入其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迪迦》与信息化联系起来。
《迪迦》的前半部分围绕着大古的意识展开。由于发现自己有能力在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变身为奥特曼,因此他的内心自然地开始混乱。这在第2集中“石头的神话”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以下是他和幽怜9的对话。
······
-
陈奥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0-23 15: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