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版、风衣版与官方版之争:从切利比达克的绝作“里斯本布八”推出官方版谈起
曾经微茫的期待,如今终于要实现了,切利比达克(Sergiu Celibidache)指挥慕尼黑爱乐,在里斯本演出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终于要推出官方版,由日本的东武公司(TOBU Recording)发行。

切利比达克坎坷一生,在晚年得到迟来的荣誉,同慕尼黑爱乐合作所构成的巅峰,为人们呈现一种初听仿佛世外之境,细赏却又是根基深厚无比的奇妙艺术。关于大师晚年的风格,暂不在此展开,对于他身后之人,聆听切利比达克的艺术,自然要通过他生前百般厌恶的唱片。
1994年4月23日,指挥家带领慕尼黑爱乐,在里斯本呈现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是一次梦幻演出。它不时被认为是切利比达克最后一次演绎该作的录音。在如今很多首发录音不断面市的背景下,这个定位是否牢靠,也不一定了。但这并非重点。
“里斯本布八”是指挥家登峰造极的杰作之一,原先却一直以私人录音的形式发行。本次终于推出官方版本,这就是我们应该对东武这套新唱片报以期待的全部理由。然而,这次发行是否真能带来相对于以往,仿佛是“脱胎换骨”的聆听体验?说实话,还真不一定。因为先前流传多年的私人录音的品质,确实相当好。
本次可能的“布八”绝响,确实的顶级演绎,其官方版值得期待之处在哪里?这还是要从录音和演绎两个层面来看。

切利比达克大约在五、六十年代的录音,很多取自广播录音,这同他经常指挥各地的广播交响乐团有关。那个年代,所谓的风衣录音较少,因为技术尚不成熟。广播资料是官方制作的,虽然可能效果未必精良,但往往还有个基准线。
到了60年代以后,尤其是密集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之后,切利的艺术渐渐广为人知。同时,随着私人录音技术的成熟,在现场随身携带录音设备,将话筒藏在大衣领子内侧,渐渐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人们也将这样的海盗版称为“风衣版”。(顺便一提,目前国内还有非正式的中国风衣协会,但最近一段时间少见活动)
于是讽刺的状况来了:切利拒绝正式录音,包括官方录音存档的发行,但随着他的演绎成为口耳相传的传奇,越来越多风衣录音师发行了现场记录,彼时还有不少地下唱片公司承揽这种生意。可想而知,这样的录音效果是不会让人满意的。

彼时,优质风衣录音对于捕捉钢琴独奏的效果已经尚可,面对大乐队的演奏,却还是不时会将其表现为......大约是50年代的品质中上的官方现场记录的水平。而切利的演绎,还是特别要求精微地呈现细节,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风衣录音可说正是其大敌。
然而由于指挥家拒不发行录音,居然渐渐发展出连乐团里的演奏家们也开始购买海盗版的情况。
后来指挥家同意发行官方记录,部分也是为了贴补乐队的经济状况,于是出现目前的种种官方版本,细节不用多说。这么说,“里斯本布八”推出正式版,岂不是相对于先前的私人录音,最为脱胎换骨的一种改变?有意思之处在于,这款私人录音的微妙位置恰恰是:它属于海盗版,却又不是风衣版。

海盗版的定义,基本是未获得官方正规授权的发行,风衣版仅是一个分支,可又是相当主流的分支。这就是我为何极少收藏私人录音,因为质量太没有保障,完全像是摸彩。
而其中你能摸到的“头奖”,就是一些由于某种原因被私人拷贝的官方音源。同样是广播录音为主,原因有二:首先,广播录音本身由电台存档,之后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被拷贝;第二,由电台进行高音质广播的过程中,有人以成熟的设备录音,品质就会比现场风衣可靠百倍。原先流通的切利比达克“里斯本布八”的私人录音,正在“头奖”之列。
私人录音的微妙之处,就是不时让人听得恼火,因为效果差,但不听又止不住好奇,因为这些正式发行之外的内容,实在太诱人了(在发行唱片不便的年代,一定是很诱人的东西,才会发海盗版唱片)。“里斯本布八”却近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次录音慕名已久,第一次聆听,简直震撼:居然录得这么好!?细节丰富,层次清晰,最重要的是不同层面的效果都相当自然。这个自然,其实有时正规录音乱加后期反而会破坏一些。虽然私人录音的痕迹还是不能完全抹消,但这已是我们在这个领域所能期望的最佳,尤其是乐队作品。印象中,只有伯恩斯坦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出舒伯特《第九交响曲》等极少数私人录音到达了相同的水平。

因此,本次东武所带来的官方版本在音质方面,是否能做到脱胎换骨,的确是一个迷,只有听了实物才能知道。从实际的听感出发,正式版之于海盗版,最大的价值当然就在于音源的品质。因此也不妨对这个问题稍作展开,官方版是否一定意味着音质更好?未必。
说实话,官方版从本质来讲,仅仅意味着这是有正规授权的录音。且不管这个授权来自演奏者本人,他的遗孀,又或是某支乐队,只要是正规的授权,官方版的地位就确立了。
目前唱片市场萎靡,某些唱片公司设法为一些风衣录音获得授权,以“官方身份”面市也时有发生。譬如,吉列尔斯在洛杉矶与西雅图的两场独奏会,就分别由Vista Vera与DG发行了由风衣“转正”的官方版。
这个话题,以后倒是可以再详细展开一下,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就比较能避免陷入失望情绪。但切利的“里斯本布八”的官方版,很可能是一个未必脱胎换骨,却也诚然不令人失望的状态。因为原本的私人录音如果状态不好,那么找到官方音源,脱胎换骨固然很有可能,却也仅是一定的概率,同样有可能正式录音也乏善可陈。熟悉历史录音的乐迷,心中都不乏其例。

而像“里斯本布八”这样,二手广播音源的效果都相当优秀的演出,显然就提供了一条很高的基准线。更不用说,这次东武公司还是千方百计终于找到了原始的录音资料(据说还是拜托了葡萄牙驻日使馆去联络),在先前显明的基础之上,相信还是会有明显的提升。
至于唱片公司本次以 UHQCD的形式发行,是采用高质量CD,而非类似SACD那样的另类光碟,整体还是CD的范畴。一方面,普通CD机亦可读取,另一方面,这对音质究竟有多少帮助,参照Denon的蓝光材质CD,你也可以自行考虑。相对于这些细节,本次“里斯本布八”的核心价值,在于这次传奇名演终于能够以整体性的高品质在市场上流通了。
先前由Audior发行的海盗版(就是上面贴的绿色封面的那套),音质虽好,装帧却实在简陋不堪。发行这等绝作,居然连说明书都没有!简直如同身体力行地表明海盗版的非正式一般。而即将来到的官方版,由真正的官方级音源为起点,经由唱片的材质,装帧的整体构思,让这次超群绝伦的演出以配得上它的规格,正式来到乐迷面前,实在是大功一件。


当然,“里斯本布八”的官方版为何值得期待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演出本身。因为这确实是切利后期登峰造极之演,它应当以一套制作、装帧皆为精美的唱片来呈现,而非原先那样几乎刻意不修边幅。
指挥家到后期,尤其是慕尼黑时期的演绎风格,实在相当惊世骇俗,给人的整体印象几乎过于鲜明。但其实,切利多次演出同一曲目会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演绎者二度创作本身的创造力,对于音响呈现皓首穷经的他,也会根据演出场地的实际调整很多东西。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分别在慕尼黑本地与东京演出的两次现场。
切利对于细节的发掘,或许是他最为人所争议的部分,但如何将细节融汇于音乐动态发展的整体,是指挥家更关注的事。如果说,由EMI官方发行的“慕尼黑布八”代表切利与乐队在他们最熟悉的环境里,将细节的发掘推到极限,可能是大师演绎该作之绝响的“里斯本布八”,就体现了这样的发掘同整体推动契合最理想的结果。

切利在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中所展开的巨构,前无古人,或许也难有来者。而正是令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巨构,鲜活地进行、展开,不断扩充的控制力,引导我们离开表层的“乐队技巧”或“惊世骇俗”,去领略指挥家真正想要呈现的东西。“里斯本布八”,就是这样一次呈现的理想形态。希望即将来到的官方版,真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吧。
-
三心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8 14:34:59
-
lifediv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02 11:37:20
-
江漪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9 17:46:54
-
Gothmorn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0 18:54:12
-
⁄(⁄ ⁄•⁄ω⁄•⁄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9 22:53:08
-
凱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11 01:18:05
-
眠琴醉樂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7 20:41:37
-
五块钱一斤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7 00:55:30
-
Cyr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4 04:40:05
-
豆友406777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3 11:04:28
-
Ve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2 00:16:23
-
helloyj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21:54:42
-
王多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21:24:21
-
晚来天欲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6:45:20
-
Bαik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2:41:02
-
雪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1:56:49
-
建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1:49:31
-
巴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1:43:19
-
gerald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1:38:06
-
DuoDu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1 11:37:30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些不难买到的好唱片(2025.5):每月推荐5款新唱片和比较新的唱片 (10人喜欢)
- 母亲节专题:在音乐中,看“不内耗的母亲”等等 (9人喜欢)
- 致敬鲍罗丁四重奏建立80周年,回顾新一代成员的“沉重抒情”之夜 (6人喜欢)
- 当夜长评:听莱昂斯卡娅,当疲惫的云雾散去,当代舒伯特960的顶峰演绎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12人喜欢)
- 终于又能听莱昂斯卡娅的独奏会了,向这位不改初衷的大师致敬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