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塬畔访诗圣——游览长安杜公祠(杜甫纪念馆)

古城西安最近的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七八度,西北风格外的犀利,吹在人脸上像刀子一样生疼。可是天晴的很好,蓝天纯净无云,中午的阳光明媚地照在人身上,感觉暖洋洋的。吃过午饭已经快两点了,看到今天的天气这么好,我可不能辜负了天意啊,该出去好好转转了。
坐上公交车就往长安区方向出发了。长安区杜曲的少陵塬畔,我过去回家经常路过那里,看到有个杜公祠和牛头禅寺,可一直都没有上去看过,今天我要过去好好地游览一番,也去拜谒一下诗圣杜甫了。坐公交车到长安区城南,然后沿着樊川路步行向东南走不到一公里,就到了杨虎城将军陵园,陵园的紧东边有两个立在一起的牌子,一个上写着“杜公祠”,一个上写着“牛头禅寺”,牌子下面有一条向北上少陵塬的水泥路,顺路上去就是杜公祠和牛头禅寺了。
长安这个杜公祠,也叫杜甫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杜甫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而建设的,最早建于明代嘉靖五年,后朝历代曾多次修葺建设,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创作了大量反映唐代现实社会的诗作都堪称史诗,故人们尊称他为诗圣,并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他生于河南巩县,青少年游历天下,天宝六年到长安参加科考,却一直不得志。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杜甫在长安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这少陵塬畔的,所以他也自称“少陵野老”、“少陵布衣”等,与我们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杜公祠坐落在少陵塬半塬上,要走一段很陡的坡路就到了大门口。这里也是免费开放的,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块石碑,上书“杜公祠”三个大字,这里是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散漫模糊了!

往里面走,还有一段陡峭的台阶需要攀登,台阶两边的石栏上都镌刻着杜甫那些的著名诗句。

走进大门,迎面的三间房屋就是这里的主建筑--诗圣堂,两边廊柱上有一副对联:“一代悲歌斥叛乱忧黎元世称诗圣,千秋传唱化邪恶启民智人尊文昌”。这也是对杜甫一生的高度评价。
正中间是一尊玉石雕刻的杜甫全身坐像,永远是一副清瘦的面容,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思索。

两边都是诗圣杜甫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一生经历坎坷、穷困潦倒,却胸怀天下黎民百姓、忧国忧民。


他一生颠沛流离、历经磨难,却关注百姓疾苦、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篇。


大门里东西两侧有一排走廊,西边墙上镌刻的都是一些近现代名人给这里和杜甫题写的诗词、对联。





西面也有三间房屋,展示的是杜甫在长安的行迹介绍。两边的廊柱上也有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也是对杜甫一生的评价。

这是杜甫在长安时期的一些经历。



东面走廊墙上镌刻的都是杜甫的名诗名句,篆、楷、行、草、隶各种字体的都有,精彩纷呈。










这里紧贴塬畔还有三间房屋,暂时没有开放。

东面也有三间房屋叫东展厅,展示的是纪念杜甫的现实意义。两侧的廊柱上有一副对联:“少陵野老吞声哭,杜曲幸有桑麻田。”

这里台子上有一组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塑,是杜甫的四位好朋友,分别是大诗人李白、岑参、王维、白居易。大唐王朝的诗坛上群星璀璨、熠熠闪亮,杜甫也是其中最亮的一颗。闻一多先生曾盛赞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他有着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他有着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

他有着以道自任的儒者意识。

他有着志在天下的政治理想。他的这些人格精神和诗歌的文化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向他学习的。

在诗圣堂前,有几棵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其中有两棵是腊梅,满树淡黄色的腊梅花开的正盛,空气里都是淡淡的梅花香。



杜公祠,我认为,每一个文化人都应该到这里来拜谒一次,了解一下这位诗圣杜甫艰难而伟大的一生,学习他胸怀天下、心忧黎民的爱国情怀,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途川户外自驾俱乐部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的旅途有所帮助,川西、西藏、青甘、新疆、云南户外旅行,就找途川户外。联系我们:【tchw101】,天天出发。百度一下:途川户外,探寻更多旅行精彩。 更多旅行攻略,就在:https://www.tuchuanhuw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