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画(四)达芬奇《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为宗教题材,居中金字塔顶的圣母玛利亚,右手半推圣约翰,让他来认识其左手所抚所指的耶稣,耶稣竖起双指标识赞赏,而在最右的大天使目视观众,手指半跪作揖的圣约翰,仿佛是在提示众生,要像圣约翰一样虔诚的供奉主。

这幅画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为上面的这幅,藏于卢浮宫。第二幅为下图右边这幅,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右边这幅画增加了光环、天使翅膀和十字架,用以提升画面“神性”,这是应教堂的要求而改画的。就色彩、人物而言,个人更喜欢第一幅卢浮宫的版本。

左卢浮宫版 右英国博物馆版
《岩间圣母》中,达芬奇将所钟爱的“怪石嶙峋”发挥到了极致,不仅远山背景为怪石林立,就连人物所处的环境也是如此。不仅此幅,比如《酒神巴克斯》《持康乃馨的圣母》《纺车边的圣母》《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妮》也是如此,远景都是怪石嶙峋的山岚。

按说,达芬奇出生于托斯卡纳,后来在佛罗伦萨当学徒,这两个地区都属亚平宁山脉地区,山势绵延起伏,没有什么怪石的山岚。

当达芬奇受邀请去到米兰之后,米兰属于阿尔北山山脉,那里山势刀削锋利,怪石嶙峋,可以从下图对比中看得出。这种山的形态激发了达芬奇,达芬奇对于怪石嶙峋山脉的喜爱是从米兰开始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达芬奇的绘画风格,成熟并定型于米兰时期。

怪石嶙峋的山岚,在其绘画中往往有两个作用,其一,用以暗示前路的崎岖不平,象征着危机感。其二,用以中和画面过于温暖的色调和环境,使得整体保持平衡。
以上是由《岩间圣母》引发的个人对于达芬奇绘画风格的一些推测。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