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思无邪
一些引发思考的内容都是极其宝贵的。
它不像轻食,抑或是快餐。它给予不仅是片刻的满足,而是后劲十足,滋养你的心灵和思想。
我们不向往疾病,特别是内心疾病,我们希望可以永远希望与热情。
在此,我想到的是:我看过林奕含的采访,她婚前的致辞。
当他用温和克制的语气表达自己到的候。我真的看见文人之魅力,克制之美德。
当她书写,诉说,我就信她所书所述。
她寄信仰于文字,沉思所读所识。她想他们的情话应是言有所衷,有志的,有情的,是思无邪的,她叩问艺术是否是巧言令色?!
以此联想,阿西莫夫《总有一天》。那一日的孩子无需绘制线条,并解读它们。它们依靠一款名为“说书人”的机器。由他们用关键字‘计算’故事。它们可以贴近事实,也可以王子公主。
可是,这样的‘说书人’,背后,将有什么样的思想载体?而人类不再拥有书写和解读线条能力的时候,文字不再具备文字本体的含义时,林奕含的信念崩塌的基石是否就此坍塌了?
将现实和科幻,突破两者次元壁的时候,真是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