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焦虑从尝试写作开始
产后焦虑+中年危机+职业变动让我一下子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没有工作的时候心里空空的,工作太多太急又会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学习。
刷豆瓣看到了一位朋友推荐的书籍《写作即疗愈》,虽然还没有看完,只看了第一章。但是,却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对阅读和写作的喜爱,是发自内心,希望表达和分享的写作,不是命题作文。
不知道是小时候故事看得太多,还是一个人独处时间过长,亦或是遗传了我爸爸的幻想体质,我从小就是一个爱幻想的人,我相信神话,相信神仙的存在,初中的时候突发奇想写了一个《查小东奇遇记》的短故事,高中的作文也写过几次神仙和童话类的文章。老师可能是觉得题材新颖,还表扬了我,让我有点小惊喜。也很感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他让我们每天坚持写日记,现在回想一下,或许正是有了日记这个倾诉的对象,我的高中并没有那么地苦闷。每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在日记里诉说,写完心情立马轻松了许多。
我写日记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工作谈恋爱之前。恋爱后,每天都只想和他在一起,有话有心事都想和他说,日记也被慢慢搁置了。想再提笔,却总是为自己找各种借口。
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我一直认为输出要和输入对等,才会有好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翻译和写作,翻译是输入超出输出,所以虽然有缓慢的进步,但是达不到质的飞跃;写作则是让我汗颜的一件事,几乎不怎么看报记笔记,所以提笔写文章的时候脑袋里空无一物。虽然我很讨厌为了看起来有文采而堆砌、重复成语的写法,但也不得不佩服那些能把政策、逻辑和文采融为一体的高手们。为了写作,我甚至买了不同类型的写作指南,但是单纯的技巧更是让我不知道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或许就像重拾写作一样,我得把读书记笔记变成一种习惯,每天看一篇,记一句,日积月累,心中的“语料库”自然也丰富起来。先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每日看1篇评论,记下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句式。每周分析1篇文章,仿写一篇短文。要先从心理上正视写作这个难题,只有挑战,才能克服,否则永远都会活在阴影里走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