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金木水火土(下)
(四)五行相生
何谓相生?相生包括三种情况:同一方向的运动,态势由缓变急;边界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以产生向下运动的边界为相生变化的边界。由此,运动态势及边界(五行)形成相生循环。
向上势缓的运动(木)变为向上势急的运动(火),向上势急的运动(火)止于上边界(土),上边界(土)产生向下势缓的运动(金),向下势缓的运动(金)变为向下势急的运动(水),向下势急的运动(水)止于下边界(土)变化为向上势缓的运动(木)。简而言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为五行相生循环。参考五行相生示意图。

地球上水的循环变化可以被看作是相生循环。缓缓升起的蒸汽,随着上升其势变急,此为“木生火”;蒸汽最终止于天界,此为“火生土”;天界化蒸汽而为云,云缓缓下降,此为“土生金”;随着云的积累及下降,雨水随之而生,其降势急迫,此为“金生水”;雨水接近于地面,又因地面之温度而迅速变化为蒸汽缓缓升起,此为“水生木”。
(五)五行相克
何谓相克?相克包括三种情况:同一态势,向下克向上;边界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以产生向上运动的边界为相克变化的边界。由此,运动态势及边界(五行)形成相克循环。
向上势缓的运动(木)逆势生于下边界(土),下边界(土)止住向下势急的运动(水),向下势急的运动(水)克制向上势急的运动(火),向上势急的运动(火)止于上边界(土)处变化为向下势缓的运动(金),向下势缓的运动(金)克制向上势缓的运动(木)。简而言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为五行相克循环。参考五行相克示意图。

草木之种子破土而出,其向上之势缓,此为“木克土”;急速下降的事物都将止于地界(下边界),此为“土克水”;由于地球的引力,急速向上的运动终究无法克服急速向下的运动,此为“水克火”;地球(引力)向下之势无法阻止急速向上的运动,此为“火克金”;草木向上生长之势被地球(引力)向下之势所制约,不可无限生长,此为“金克木”。
(六)隐含的五行相生、相克
由第四、五两节可知,相生循环未与下边界发生关系,相克循环未与上边界发生关系,而边界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则应有相生、相克之势。第四节五行相生中阐明,在上边界可推得火生土、土生金;故此在下边界亦可推得水生土、土生木。第五节五行相克中阐明,在下边界可推得土克水、木克土;故此在上边界亦可推得火克土、土克金。综上所述,火即生土,火亦克土;土即生金,土亦克金;土即克水,水亦生土;木即克土,土亦生木。
火即生土,火亦克土。向上势急的运动(火)遇上边界(土)而化解,其物质与能量转化为上边界(土),此为“火生土”,为常态;向上势急的运动(火)太过猛列,势必搅动上边界(土)而向上,此为“火克土”,为个例;
土即生金,土亦克金。上边界(土)生化出向下势缓的运动(金),此为“土生金”,为常态;上边界(土)过于坚实,无法生化出向下势缓的运动(金),此为“土克金”,为个例;
土即克水,水亦生土。下边界(土)抑制住向下势急的运动(水),此为“土克水”,为常态;向下势急的运动(水)遇下边界(土)而化解,其物质与能量转化为下边界(土),此为“水生土”,亦为常态;
木即克土,土亦生木。向上势缓的运动(木)克服下边界(土)的向下引力而生成,此为“木克土”,为常态;向上势缓的运动(木)由下边界(土)生化而出,此为“土生木”,亦为常态。
隐含的五行相生、相克将在第五章第六节(人体五脏中隐含的相生、相克关系)中得到印证。
(七)广义运动态势及边界
第一节解释了五行与运动态势、边界的对应关系,即:
- 木,向上势缓之运动;
- 火,向上势急之运动;
- 金,向下势缓之运动;
- 水,向下势急之运动;
- 土,上、下边界。
宇宙中事物的变化、发展、运动及边界不仅仅只有以上五种情况。根据事物属性的相对关系,将五行扩展至其他变化、发展、形状、温度、季节、外邪、空间等领域:
- 木,生发、升发、漫肿、温、春、风邪、东方(太阳升于东方);
- 火,炎上、升腾、爆肿、热、夏、火邪、南方(北半球日中时太阳正南);
- 金,肃降、沉降、凹陷、凉、秋、燥邪、西方(太阳落于西方);
- 水,润下、坠落、塌陷、寒、冬、寒邪、北方(北半球北方寒于南方);
- 土,生化、静止、平旦、和、夏秋(长夏)与冬春之交、湿邪、中央与无穷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