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海之名,赴城乡二元之思——地理人的闽南文化区非传统游记
徽州湿冷和连绵不绝近一月的雨天,惹得情绪低沉,在电脑上敲下失败的悲情英雄主义的故事vs资本高速循环的现代社会...好似使命般有想讲诉一些故事的冲动,却又不知何从下笔,烦闷中屏幕弹出一条消息,“我们去旅游吧”,"好啊“。
出发前一晚睡的不沉,被闹铃叫醒,拖着一个被要交稿件牵扯的肉身,在友人的催促下开始了旅程。至此,关于本次旅途的想象,只有几个零星而不具象的字眼、一张前往泉州的车票和一晚泉州的青旅住宿,如果对于生活有挥之不去的踯躅,出于对山川湖海的热爱,至少可以拥有说走就走的肆意。
- DAY 1 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
泉州有着南国的植被和久违的阳光,在放好行李之后,和友人们漫步于泉州西街,被人潮拥挤着,彷佛疫情在这里消失,重回以前的时光。看着远处的佛塔,无神论者的我并不能理解信众的崇敬,却能认同由聚落、圣地发展而成的城市,毋庸置疑因宗教焕发出独特魅力,一条几百米的街道杂糅了佛、儒、基督、伊斯兰…处处彰显着泉州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魅力,是各异的文化共同铸就了泉州,而泉州也在地本土化了它们。人流汹涌的开元寺并没有给我留下特殊印象,相较于殿内端坐的佛陀,街边琳琅的小食则更贴近我的兴趣点,不羡仙却慕烟火。

是的,人才是城市中最有意思的东西,穿行于老城区的小白车招手即停,司机总会熟稔地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绍这座爱之深亦略有微词的城市,城区的街街巷巷早已刻在脑海里,如果下一次再到泉州,看到小白车,要社牛般坐在司机的身后,听司机从从城市的形态演变、城市业态产业结构、聊居民的生活,去聆听原住民口中的城市脉搏。由此观之,地理因素断然会影响人的性格,临海而居的人们较蜗居山中者自多一份开放热情。

- Day2 泉州-土楼-潮州:为了美食的百里奔袭
早晨,待友人睡至自然醒,赶着稿件的我略显疲惫地开始了新的日程。街边小店体验了一把福州本土沙县小吃,菜单上多了肉片和花生酱,其他倒也无甚稀奇,再闲聊两句元宇宙的噱头之大,便前往泉州博物馆,尝试把前一天行走城市的碎片化直观感知进行体系化,博物馆未见千家罗琦盛态,相较与其他文化区的著名博物馆,略显平庸,博物馆里将闽南文化区跨越了行政边界,由闽语分支和扩散为标准,潮汕地区也赫然位于此列,作为潮汕牛肉火锅以及潮汕砂锅粥的头号粉丝,我们一行便欣然修改行程驱车前往,此处需要感谢FY同学的精湛车技以及重多技能加持,成就了我们此次完美旅行。

离开博物馆,我们开着车向土楼进发,路上偶遇一客家导游自我推销,我们略有疑虑地让其上车,未曾想导游苏姐成为当天行程的亮点。车上,苏姐讲述着中原衣冠南迁,至此建土楼,好像似曾相识,土楼和徽州古村落亦同根同源,文化的部分同源,对于耕读、宗族的重视倒也可循,只是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村落产物,我们不禁加深了一层文化认同。来到苏姐家,苏姐热情地拿出数种茶来待客,发酵茶相较黄山地区的绿茶多了多层次口感和香气,吃一顿农家饭,赏一下低纬度地区的小桥流水,山里升腾起雾气,我们便也出发。前往潮州的路上,误入永定土楼,村内只有稀疏的人影,月夜下,鼓足勇气推开土楼的门,零星的灯笼挂在房檐上,夜晚的土楼没有人声鼎沸,多了一份庄重和古老乡村走向式微这一无法言说的悲凉。我们掩上了房门,默默退出。
车载音响放着“Wish you were gay”,慵懒的调调和此次没有目标感的旅行显得异常配适,不知不觉到了潮州,也到了吃宵夜的时候。夜里的潮州,处处彰显着车水马龙的活力,夜里的大排档坐着三五好友在闲聊,我们也在当地友人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菜场旁的排挡坐下,老板娘热情地帮我们烫肉,调沙茶酱,拌馃条,简单的配菜和汤底更凸显优质的肉质,片片纹理分明,佐以微甜的沙茶酱料,肉的香气和层次感在嘴里迸发,QQ弹弹的牛肉丸咬上一口汁水顿时爆出,美好的一天本该结束于美味的潮汕牛肉火锅,宿命般定了潮州古城中的一间民宿,独栋民宿隔音和采光极差,有四层楼,每层楼仅有一客厅和一房间,受限于该民宿局促的房型让我们度过了惊魂一夜,现在想来倒也是种独特体验。
- Day 3 潮州-漳州东极岛:勇闯军事禁区
早上在阴间般的民宿醒来,美味的潮州肠粉和海鲜粥以及各式各样的果汁冰拯救了不太美好的夜晚,潮州肠粉相较粤菜中的肠粉多了一层浓重花生酱,也无酱油类蘸料,是新奇却异常合拍的搭配,吃完肠粉散步在潮州古城闲逛,买了各式各样的果汁冰回去分食,果汁冰由新鲜水果现榨而成,仅售个位数,中午寻一街边砂锅粥小店,点一锅膏蟹鲜虾干贝粥,海鲜的鲜甜混合碳水和零星的香菜点缀,是梦中的味道。既为寻味之旅,兴起而至,兴尽而返。
纠结于东极岛和南澳岛,最后还是选择了开发程度较低的东极岛。2月13日的东极岛带着淅沥的春雨,受疫情和时令的影响,游人极少,最大程度地还原岛上居民的生活本真。是人烟稀少的渔村,少数的几个村镇均分布在海湾处,村镇均依海而建。友人喜登高,翻看一下高德地图,便往岛中高地开去,“久在樊笼里”,少有能探索一条未知之路的自在,顺着山路往上走,看到军事禁区的告示,抱着必折返仍要一试的好奇,我们路上偶遇一块停车平地,挂着“风景虽美,崎岖勿行”,我们自然只看前半句。翻过树林和草甸,原处的海蚀柱大气磅礴,看着远处的开阔海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并且无人,此处的景色在此刻是对我们前路艰辛的馈赠。当天是个雨天,看着远处的岛屿和群山,反而有种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之美。

- Day 4 漳州东极岛:看渔村日落,是百舸争流的大气磅礴
在海浪声中睡到自然醒,应该是种幸福。ZQ已经去海滩晨跑归来,坐在阳台上朗读着不知道是西班牙还是英语,等着友人们都起来,我们便开始了闲散的旅程,车开至铜陵镇,我们便下车换电瓶车沿着海岸骑行,南门湾是景点也是村镇,景区没有明确的出入口,停车场边是菜市场,游客的电瓶车和当地居民的车子混在一起,交织成独特画面。一路沿着宝石般的海面骑行,便到了风动石景区,是海蚀地貌,不同于阳光沙滩海岸,这一片海则赤裸裸将风浪、激情、危险展露出来,呈现出独有的张力。

太阳逐渐西沉,打开高德地图,那就往一路向西。车开至一渔村,船只均已归港,穿过拥挤的居民区,看着远方的百舸立于落日余晖之前,是当地人文与自然景色的杂糅,亦有直戳人心的惊艳。渔村经过一天的劳作,渔船码头有零散的鱼虾,引得鸟类在此驻足,好一幅油画画卷。顺着路再往西边走,好友坐在海边喝着啤酒,走在高高的海堤上,吹着海风,聊着各自心事,看着月亮升起,太阳的暖色调般的光晕逐渐散尽,添了几分的静谧,海面上闪着渔船的点点星光,月挂在渔船的钩子上,便是渔村夜色。


早晨在群体压力下,均早起看海边日出,说来也怪,海边日出本是我此次旅行的初衷,在旅行的后端,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破晓时分,伴着背景渐变的云彩,我们围在一团,放起了焰火,庆祝我们又迎来了人生中的崭新一日,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近十五,海边有大潮,在层层浪花和云翳中升起的太阳显得更加气势磅礴,回去躺在民宿能看到海的沙发上,随意查着闽南元宵节,相较于厦门蓝眼泪噱头十足的网红点,更想找一个村落做一天闽南人,闹一次元宵,不论过客或归人,年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

当晚,当十几条板凳灯在村落的阡陌中穿梭奔跑,是村庄的活力呀,老人端坐在村子庙里的神龛前,注视着活动,头顶是万家烟火,抬着千米长的均是村里的壮年,人丁兴旺,村落不死,因为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或者说是类似信仰般的存在,将归属感牢牢印刻心里,礼不费则乡土之情长存。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烟花,跟随板凳灯,我们融入了村庄的古老历史,穿过古民居,路过宗祠、庙宇,也走过新建居民点,好似千与千寻的小千,在梦境种追寻自身成长。
- 所有的成长到最后总是一次旅行
自本科起,每年会选一个城市和友人一起旅行,是认识近十年的人呀,更似一面镜子,互相映照彼此的成长,年年如是又年年常新。可能今年的旅程与我们而言都是抉择前充满纠结和彷徨的日子,各自都沉溺于自己生命旅程中的阶段性痛苦中,但我知道,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我们终究会过去的,会以别样的坦然在下一次旅程中谈论起当时的彷徨。最开心的是,大家都活在自己的热爱里,怀着浪漫终身的信仰,我们都还带着少年感,无论是因为热爱选择天文的FY,还是有拨乱反正的勇气的ZQ,从年少至今,感谢你们一直给我勇气去对抗所有的不甘和冲突,在自洽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宫崎说:比起无脸男大闹或者和汤婆婆交战,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坐上电车,展开充满期待的旅程。我们都勇敢地坐上了自己旅程, 希望自己能永远赤忱,和你们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