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哪些瞬间让你明白了活着的意义?
查看话题 >二月里活着的晴天
活着的意义是活着本身,只要感受到在活着就无所谓意义了
早起是会拉长一整天的进度条提升幸福感的,而晴天是更应该早起的。

昨晚破天荒在十二点前睡着,四点多就醒了,再怎么都睡不着,干脆起来看书吧。失眠导致这几个月来都没有“活的生活”,时常心悸和头疼,整个人阴郁低沉,不敢去运动。看着手环里的睡眠和心率,平均下来每天不到六小时的睡眠,离家自己住的时候稍微放松点,一夜未眠的时候可以安心在白天补觉,但是总觉得离死亡或者说倒下不远。

去年十一月到现在,四个月了,安眠药或者中药都试过,褪黑素也不见效,想要建立睡眠的仪式感,不看电子产品,泡脚,点香薰,喝一杯牛奶或者看下枯燥的书都不见效。心底里的焦虑偶尔会化成惊恐和疑病发作。越是睡不着越焦虑,索性躺平去适应了。
阴雨绵绵之后的晴天格外令人珍惜,也极大的影响了我的心情,但是今天倒没有沐浴更衣下楼去晒太阳。窗前阳光洒下的时候书本的反光很刺眼,傍晚到阳台看看夕阳,橘色在视觉上太温暖了,只是春寒陡峭,裹紧大衣驻足不久就回厨房准备晚餐了。


试着记录今天一整天做的事情,想要寻找那种久违的充实生活。
凌晨五点躺不下去爬起来冲了一杯挂耳,在一众纸质书里面挑了装帧最吸引我的《地下室手记》开始阅读。书本很薄,其实读起来有点艰涩,陀翁的《罪与罚》很早之前读过都没有吸引我继续读其他的著作,反而在这篇找到了些许共鸣。

天亮了才慢慢去做早餐,再来一杯拿铁,粗粮,鸡蛋,水果,假装给自己做得丰盛点。书读完第一部分了,边读边查阅相关的背景和做笔记,忘记做午饭了,也不是很饿,到了下午才读第二部分,终于读出一点点门道。

地下室人心理的描写太过逼真,人心如海,其中的微妙变化和幽暗复杂被写得细致入微。直白的剖析时不时能刺痛到我,似乎那一刻我也是那个呆在地下室里如耗子一样的人。目前的处境就很像书里写的——“这个不幸的耗子除了自己起先的卑劣以外,又在自己周围以问题和疑虑的形式制造了一大堆其他的卑劣,它给每个问题又加上了许许多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不由得在它周围积聚了一大片要命的、腐烂发臭的污泥浊水,最后,还有庄严的站在它周围,大声嘲笑它的不动脑子的实干家们以审判者和独裁者身份向它身上连声啐出的轻蔑。”
有时候正是有了那种读了很多书才知道有很多书都没读的感觉,提笔整理读书笔记或者写点评论和读后感都会踌躇很久,我真的看懂了,真的有在思考了?
表达不仅限于口头的分享,写作才是最凝练的表达,很久很久没有编故事写下所思所想了。如今好似一副躯壳在柴米油盐你里沉浮着,随着大流步入完全没有设想的“中年”。过年期间回家整理和翻看以前和日记和手账,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都曾认认真真的读过,而毕业工作的四年,好似一天重复了1460次,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和痕迹。

四年,荒废了水彩手绘,日语学习,练钢笔字......甚至开始敷衍自己的胃。2020年因为疫情居家办公的那几个月,曾真切的感受到生气勃勃的生活就是要在热气腾腾的饭菜里面体现,所以对吃的很少将就。花时间逛菜市场和超市买新鲜的食材,对着各种菜谱学习想吃的菜。就算是996也积极的给自己准备便当,因兴趣去了解和学习营养搭配,对好好吃饭好好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期待。现在就算留有整天的时间也不想多花在厨房,就是此刻的心绪想到厨房才想到女神给我寄来的腊肠还没尝过,一个星期前买的番茄和青菜再不吃就该扔了。宋杨去年去广东河源玩专门给我寄来的米粉分出去大半了也还没有把剩下的那几块吃完......花时间用心利用剩下的食材煮了番茄米线,却高估了一人食的量,还是得倒掉一半。

跟卓彦感叹,晴天有活着的感觉,真切的感觉,她开心的说:“那你快记下这种感觉,阴天的时候可以再拿出来,人生喜忧参半,我想晴雨也一样,所以晴天收集了雨天也可以度过的。”
2022年,二月里活着的晴天,记下了一笔。

-
豆友149473596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5 15:51:21
-
凉城惜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5 1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