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雲云|沙盒系统:关于治愈的三个样本

展览名称:
沙盒系统:关于治愈的三个样本
展览时间:
2022.2.26——2022.3.20
活动时间:
2月26日—3月3日 3月6日—3月14日 3月18日—3月20日
艺术家:
李洋、王欣、老妖精
总策划:黄淞浩
策展人:杜歆晨
Cryptovoxels地址: 61 Diamond Road,Bronze, Scarcity(1369W,1116S,)

治愈作为从古延至今日的技术,除了对于身体伤害的物理治疗(healing),对于情绪的疗愈(curing)亦不可缺失,而后者往往需要通过向主体自身内部进行挖掘,使藏于躯壳之下的问题显现,所以也更加难以治愈。心理的治愈可以通过个体自身的本能调节,也可借助他者或机器的干预来进行。所以,若将治愈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既有基于古代宗教和万物有灵论的路径,也有基于现代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同时,也在后人类纪里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遇,形成新的方式。除了梳理其线性的发展逻辑,我们更需要重新描述其间的关系,寻找对话空间。
“沙盒系统:关于治愈的三个样本”将基于虚拟界面,从心理学和计算机学视角对治愈技术展开讨论。多拉·卡尔夫基于荣格的心理分析和易经思想所创立的心理疗法(沙盘游戏),是一种将意识落于象征性物质载体的预演。而当人、物质、机器、数码物的边界相互渗透,沙盒也成为了一种安全机制,将硬件工作虚拟化,为运行中的程序提供所需的隔离环境。无论是建立真实或虚拟的场域以达到自我察觉问题的机制,还是基于系统控制论以实现自我优化的最终目标,“沙盒”都成为了精神寄托与技术试验之地。
本次展览更像是一场项目报告会,我们将邀请李洋、王欣、老妖精团体,将他们的工作带入线上平台,以讨论自身情绪、梦境、记忆、情感劳动这些因现实而产生的虚相,从技术的角度来讨论通过集体浅意识、他者催眠(冥想)和人工智能代替人工进行情感疗愈的实验样本。每一位艺术家将占据虚拟空间一周来进行自己的项目,或是一个持续工作的状态,一件不断更新的作品,一场讲演,一次工作坊,一个游戏……

关于艺术家
ABOUTTHE ARTISTS
李洋Yang Li

李洋(网络名李洋画梦/化梦)1976年生于山西太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研究方向博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从1990年开始至今的30多年来,他持续的以梦作为绘画与艺术创作表达的重要主题,形成了一套人类梦史个体记录的编年体奇观。并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神秘学、科学与教育实践探索。 他曾在北京长征空间、上海美术馆、北京独角兽艺术空间、北京空间站艺术中心、上海沪申画廊举办个人艺术展。参加了2021成都双年展、CAFAM双年展、上海明当代“不准停电”等一系列重要当代艺术群展。参与制作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威尼斯双年展的风水》。受邀成为“一席”第697位讲者。多件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现为中华艺术宫)、成都现代艺术馆、长征空间等机构收藏。作品及访谈发表于《美术观察》、《新周刊》、《心理月刊》等。自2005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超现实艺术解析与创作”“全观性素描”“人类的装饰”等一系列实验性艺术课程。
王欣XinWang

王欣,1983年生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录像、新媒体和动画系,获硕士学位。王欣作为一位曾经的持证的催眠师,她的创作具有某种使人着迷的力量令人能够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装置、影像及新媒体是王欣作品的主要形式;人类的心灵世界,自助式心灵疗愈、艺术生态系统以及关于人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后人类的未来是她创作的主要方面。
王欣的个展及个人项目有:
《在成为的流动之中——来自一位虚拟的人工智能艺术家的觉醒艺术日志》,德萨画廊,香港,2022;《也许是时候让艺术世界焕然一新了》,chi K11 艺术空间,香港,2019;《不知名艺术家艺术家事务所-王欣个展 》,K11艺术村,武汉,中国;chi K11 艺术空间,沈阳,2018;《一個可以讓你發現10,000個藝術家的必看藝術展》,德薩畫廊,香港,2017;《每个艺术家都需要有个展》,德萨画廊,北京,2016;《八赫兹催眠实验室》,MoCA 艺术亭台,上海,2015;《这个画廊》,C-空间,北京,中国(2014);《乐园:自由的游戏#1》,天线空间,上海,中国(2013)。同时,她也曾参加过多个联展以及项目,包括:《真实幻境》,K11美术馆,上海,2021;《天人关系与能量@第五届美术文献展: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武汉,2020;《野蛮院线》,T X淮海,上海,2020;《WAVELENGTH: RESET》,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2018;《在场:青年艺术及啊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杭州,2018;《光源渡假村》,青策计划2017,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7;《.com/.cn》,K11艺术基金会与MoMA PS1联合主办,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7;《上海星空II》,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7;《仪式逆转》,德萨画廊,香港,2017等。
老妖精ensemble

老妖精是一个不断演化的集体创作共同体 (ensemble) ,使用当代实验剧场为创作媒介,穿梭于美术馆、黑匣子、日常场景与特殊空间,寻找比传统戏剧舞台更独特的现场。老妖精目前驻扎上海,有六位核心成员,并且一直使用集体创作的理念来做创作。她们的现场是剧场与日常生活接壤的模糊地带,每一次现场都是不可复制的发生。
老妖精过往表演项目包括:
《Annata, Not A Real Drag Show》(2019-)、声音城市漫游《此地吴人》(2018-)、参与式演出《谋杀一个石榴》(2019)、《未来节日:端午游龙会》(青山村, 2020-)、PSA“海浪展”特别演出《嗨!嗨!嗨!》(2020)、长期跨学科表演项目《织女计划》(20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