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 | 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考研复试经验
往期复试经验贴:
上海师范大学
复试构成
上海师范大学大概率今年采用线上复试的方法,复试前一天测试设备:两个机位——手机和电脑(最好是电脑),尤其是电脑最好保证收音和摄像头的清晰度。
复试流程:确认材料和个人身份信息——英语(自我介绍)——专业相关问题
复试可准备纸笔,回答问题前会给1-2分钟思考时间。
复试着装:清爽的衣物即可,不需要太正式,化淡妆即可,以防眼镜反光可戴隐形。
复试场地选择:在学校的考生可选择会议室,注意室内的整洁和明亮。
复试时长:10-15分钟
线上复试准备的注意点:
1、复试内容
(1)英语自我介绍,准备一些常见的英语问题。英语自我介绍包括个人信息,本科院校,可提及的个人成绩,自己的感兴趣方向等,可以适当在自我介绍中“埋坑”,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应对自如。最好与研友一起练习,互相纠正语音语调语法,口语一般不会扣分,口语好一定加分。
(2)专业问题:与专业课一基本一致:影史+当下热点+视听语言,在准备复试时可以多阅读c刊文章以及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复试一般会问2-3个问题。
2、复试的准备
(1)最好和研友或同学每天抽出1小时练习英语口语,一是锻炼口语,而是避免复试时过于紧张。
(2)尽量跟进当下热点,阅读《当代电影》等杂志的论文,积累热点知识,注意对春节档电影的积累;适当复习影史内容.
(3)复试前多进行几次模拟面试,将整个复试流程完整地走一遍,抓住自己的不足再提升。
3、复试时的意外情况处理
(1)如果出现网络不稳定或者断网的情况,不能按时复试,一定要联系学校,会有老师帮你处理的。
(2)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打马虎眼,切忌不懂装懂,真诚地表达自己知识储备的欠缺和诚恳的学习态度就可以。
(3)保持礼貌,进入复试会议室时就要和老师打招呼,复试结束时也要表示对老师的感谢再离开。紧张、慌乱和漫不经心都是要避免的,如果因为某个问题不熟悉而紧张、目光闪躲也是不可以的,注意表情管理(微笑),目光始终直视电脑摄像头。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的复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选报导师,笔试和面试。
首 先 ,是 选 报 导 师 。
学校官网会在出完初试成绩之后,出一份“第一志愿复试名单”,公布各个专业能够进入复试的学生姓名。接着,在正式进行复试之前,则会让学生首先选择心仪的导师,按照意向程度,一共分为三个等级。
面试时,首选的导师将会主要对学生进行提问和考察,并按照学生提交的导师名单来以此递推。同时,首选导师对于学生的复试成绩具有最终决定权。如果学生表现很好,但并未被首选导师选中,则将选择权交予剩下两个选择的导师。
这种双选制度,使得学生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提前搜索相关导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阅读并针对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在做决定之前可咨询相关专业直系学长。
这个部分同学关心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是否要给心仪导师发送邮件的问题。
针对这个疑问,答案并不是单一的,依旧需要学生针对自身情况定夺。如果本科院校排名靠前/本科有成果或成绩突出/初试成绩高/擅长某一课题……则可以适当发送邮件给导师。这个行为仅仅取决于你的简历中是否有亮眼的部分,如没有,发送与否实际上对最终成绩并无影响。当然,邮件内容需提取关键点进行叙述,不可赘述夸大,否则只会起相反作用。这一步骤尽量在学长指导下进行。
其 次 ,是 笔 试 。
笔试内容一般会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针对某一二专业问题进行论述,二是自行写一份科研计划。虽然很多人说笔试在北电的复试中占比并不大,但笔试实则是与面试息息相关的。
如答专业问题,则能看出一个学生专业基础是否扎实/是否具有一定学术思维逻辑等;如答科研计划,那么很有可能面试时导师会围绕有关方面进行提问,如果答不好,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面试表现。
因此,在准备科研计划时,一定要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深入阅读,要对自己写出的内容负责,切不可张口就来,一知半解,这样容易被导师识破,至少也得是了解个四五成,能有内容可说,不至于慌乱。
最 后 ,就 是 面 试 了。
北电学硕的面试,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保证提交上去的相关材料/学术成果自己是很了解的,这样可以在老师提问时发挥所长;二是打好专业基础,相信进入复试的同学已经在初试中领会到了学校对于基础的重视。
其次,针对相关热门问题,最好通过搜索知网把握当下的研究动向和切入点。同时,对于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一定要熟悉;最后,就是学生整体的表现了。
实际上,进入复试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会有天壤之别,而遇到不会的/不熟悉的问题答不出来也是常见情况,这个时候,其实更考察学生面对压力面试和临场问题时的反应和气质,大方松弛,礼貌真诚,有条不紊。当然,复试的时候不可能真的“松弛”,但只要表现得“更松弛”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