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MAP心理学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如何调整自己
我的许多同龄人都陷在时代的车轮下了。我所以能幸免,并非由于我比较坚强,或是比较有远见,而是因为常有这种时候:人的命运并不像按照棋路下的一局象棋,而是像抽彩。
——N’L爱伦堡
也许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句在现在说出来,再合适不过的话。
此时已经查完成绩的你,是否不论成绩如何,都陷入了一种焦虑犹豫又慌乱的情绪?
分数高的开始焦虑复试失利,分数不上不下的担心复试线突然的增幅,分数略低的开始后悔怎么不多考几分,害怕面对首战或二战失败的结局。

如果此刻你心乱如麻,不能静坐准备复试。那么我十分的建议你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这次上不了岸会怎么样?
2、如果下次也上不了岸会怎么样?
3、如果3次考研都不能上岸会怎么样?
4、考研对你来说意味什么?
我想,也许有一部分人心中有了一些答案。也许有些人怀着不屑的姿态觉得无非又是一些习以为常的道理和说辞。然也然也。
而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首先来简单解答这些问题。
①如果这次上不了岸,你在这一年学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教训和什么样的经验?
②如果下次上不了岸,那么考研对你来说是雪中送炭的非要不可,还是倔强固执的执念与对现实的回避?
③如果3次都上不了岸,那么一件事情都能够坚持住3年,又怎么会没有勇气接受失败和重新选择新的方向坚持下去呢?
④最后,考研其实并不是一锤定音的终身买卖,而是终身学习者的附加产物。
考研对各位来说,是一件由自己自发的不论是基于兴趣还是职业规划的行动。我相信很多人在这样一场考试之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努力,那些一叠又一叠厚厚的资料与试卷别人看的见的,那些隐藏在每天里面的坚持和始终如一的习惯只有自己知道的。
简单来看就像是一场赌注,赢了就能获得研究生的身份,与亲戚朋友之间的夸耀,对自己认可的优越感,一个似乎很光明的未来。输了就会被盖上不够努力,不如他人的标签,有一个坎坷的前途。可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一切真的太过于可悲了。如果是这样,你完全在为了一种现实规则强加给你的荣誉而努力。

为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身份而努力,为了在人群之中的那份优越感而奋斗,为了逃避他人的评头论足而坚持。完全在为他人而活,是彻底的韭菜观念。 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你因为喜欢这个方向而做这样一件事情,那么对这个方向的喜欢会因为失败而改变吗?事实是,或许你有了一个完美的未来规划,那么既然你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必然已经做好了失败与成功的准备,那么又何必如此在意一次失败和骄傲于一次成功呢?
而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在做你自己的决定,你在过你自己的人生,选择让自己开心成长的选择,让自己进步。
焦虑是不由自主的反应。有趣的是,焦虑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你越是焦虑你将愈加焦虑,焦虑让你做不好事情,做不好事情你会更加不自信,没主张,慌不择路。反而,你捅破了焦虑的本质,一切都将是平常。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分数已经是过去时了。
不要以分数的高低来给自己下完所有的定义,接近满分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运气好点,最后一名录取的人,获得的结果也还是和所有人一样,并不低人一等。那些高分担心焦虑复试线上涨的,你这么高的分数都过不了线,那么你之下的那些人也都会陪你一起,线越高人越多,有什么大不了 还有那些分数普通的同学,担心分数线上涨,担心复试失利,可是分数线并不会因为你焦虑的一晚上睡不着就给你下降下来,你所担心的复试也并不会因为你的慌乱而让你顺利通过,但是你麻痹自己的焦虑却让无数个可以完美翻盘逆袭的机会被你错过,那么多人都在焦虑,谁踏实复习谁不就优先获胜?

也许,现在这个时刻才是考研最艰难的时刻。没有所谓的复习资料,没有所谓的报班买课,没有一群人陪你天天早九晚五,没有一张试卷让你写上努力的答案。有的是,一件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来临时,怎么做?有的是,一个你做过的选择,是否可以背负起结果?你是否真的相信自己会做好这件事情?每个人给出的答案不同,但是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那个结果。
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
收拾好心情吧。现在应该做的是,了解当下最真实的处境,做出最无愧于心的判断。分数太低的是去二战还是就业?分数不上不下的,赶紧去准备复试,难道你要因为焦虑而放弃自己逆袭的机会?然后将自己害怕上岸不了的这个结果变成现实?分数比较高的,既然你获胜的机会这么大,那么为什么不让他更大一点呢?
我知道还是有人惊讶于网络上的排名,分数。例如下图

看到这样的排名是不是很惊讶!咨询方向355分,排名196名!
可是当你看到第一名的分数时候,这个时候,你需要明白了。

显然这种平台给出来的分数并不具有真实性。排名没有任何价值。
为了更好的演示排名情况,我在这里把前两天收集的数据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通过视频,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单独方向排名,收集的数据中总分342分,在人力排名第7名,如果不按照方向排名的话,会排到122名。当你看到自己排名122名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而网络上的各种真实的400+,其实就北师大专硕来说,一共招收400多个人,去年复试线最低350,最高分数线也不过360,那些“数量众多的400分”,假设有100个,平均到每5个专业上面,每个专业也就20个左右。
在咨询专业中,20个400+分的可能只占总体1/5不到,那么你又何必要求自己非要属于那1/5,而不能归属于平均数呢?况且,复试分数同样500分,350的初试加上450的复试,大家一样都是800分。结果都是一样。所以为什么盯着350不放,却不管自己的450呢?你难道不担心那些初试450的,复试继续努力也450吗?这才是你应该焦虑的地方。
所以,也许挑战才刚刚开始。如果你没有接受失败的底气,又如何承担的住成功的份量?
作者:大树
排版:丙壬师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
读研体验|北师大MAP研究生在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