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海宁
过于自信没开导航于是高速上走错了口子,到新丰下去掉头再回来,浪费时间又浪费油。
一入海宁境内就看到座小山,山上还有座寺院(史山寺)。本级实在太可怜了,唯一的山头五十年代烧石灰挖掉,从此彻彻底底的一马平川,害得我一看见山头就激动得要死。
绕过低平的双山开一段,又绕过一个大转盘,类似新区的地方有大片空地和若干崭新恢弘的建筑(文创园区),接近铁路线时才渐渐有老城区的旧风貌。
算盘落空,博物馆的停车场居然也要收费,就在路边车位停了,穿过马路就是西山。一群工人正在种一棵广玉兰,用吊车慢慢吊起。往上走一小段台阶就是徐志摩墓,旁边是他早夭的幼子的墓。

拾级上山,小径迂回,树木繁茂,虽然大多并不是古木,也很有些年头了,比起那些种下没几年的,更有一种舒展自如的姿态。西山不高,一路上来很有些穿行在园林假山的意趣。早上九点多的光线穿过林木照下来,虽然紧挨着马路车辆嘈杂,仍有种仿佛并不会被搅扰的静谧。


紫薇阁下是一片不小的广场,许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也有不少游客,透过繁密的秃枝能远远望见智标塔的剪影。



看地图惠力寺经幢就在紫薇阁前。后门不通于是从旁边踩出的土路滑下,到另一边小门进去,保安一本正经地检查了健康码行程码,进来转一圈却只是个很小的庙宇,出门问他唐朝的经幢在哪里,忙着玩手机说不知道。

又查了地图,可能太近了定位不准,应该在前面更大的那片寺院里,于是沿着围墙一直绕到前面来,嚯,不就在大门口嘛!
比想象中的小很多,不及安国寺经幢的一半,但难得的是一对,而且细看相当精美,虽然风化得还是很厉害。陀罗尼经看不清了,一圈狮子、一圈龙都还清楚,屋檐上一圈辅首很精致。最特别是尽管保存得不那么好,还有一圈应该是飞天仕女,姿态极优美。






寺前河上横跨一座紫微桥,桥身是老的,桥面的台阶应该是新铺,两个小孩骑着山地车登登登冲下来。
寺庙看起来是新建的,倒是修得不错,不过好像要买门票,就算了。海宁真的是哪儿都要收钱!
看东边也有座改开前的老桥,走过去,沿河仿佛是要修成景区的老街,路口围了起来,里面的老房子都在修缮中。桥边的楼也像是七八十年代的商店,很有些年头了。
沿着这条建设路走过去,望见前面路口大概是市区的商业中心,新造了气派的商场,旁边还有二三十层的商品房。不过还没走到那路口,旁边一条叫干河街的小路显然是从前的老街,窄窄的,种了两排法国梧桐,两边都是三四层的公家房子,那我当然欢喜走这种老路啦。
这一带好像也在开发,路边挡了起来,看得出里面拆平了许多,倒还有一幢极精美的小洋楼。再过去几步,又有座民国的房子,好像还走得进去,我就过马路穿过一小段弄堂走到院门口,却被一个年轻的保安拦下了,说这里还没开放,徐志摩故居在前面。问这是哪里,说是谭(音)家,再问前面那幢洋房,说是蔡家。这时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大姐也走过来要看看,也被拦下了,于是说起从小在这片长大住到二十五岁才搬走,原先后面还有花园子,后来拆掉了,她外公还挖出过棺材,尸身竟不腐。又挖出一个盒子,装着一杆枪,几发子弹,此外再没有了。




保安又说徐志摩故居在旁边,客气地打发我们走的样子,大姐于是又说徐志摩故居原先在工商银行的二楼,现在银行搬掉她也不知道了,反正不在那里。本来我看照片就觉得故居的房子特别新,想可能是落架大修甚至重建的,没想到连位置可能都不在原地,不免有些失望,过去时还收了十块钱门票,多少觉得郁闷,但来都来了到底不能不去。

故居确实就很新,一种造好没两年的感觉,里里外外也都干干净净,没一点使用过的痕迹。展陈虽然不多倒也不俗,比如都用近似手写的字体,就很符合他秀气书生的人设。哦对了给故居题名的是那位不太看得起他风流行迹的表弟查良镛哈哈哈!展览中几个比较有趣的发现:梁启超在他和陆小曼的婚礼上的证婚词实在不太客气,甚至有点没好气了;最早三十年代的墓碑是胡适题的,后来就变成似乎和他关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张宗祥,墓地也从东山迁到西山,查了下历次迁葬的经过,嗯,海宁的革命群众好像一直很能打;张幼仪说她很感激离婚让她找到并成为了自己,很女权,不过想想也是如果不离婚她大概终其一生也就是徐太太罢,是绝没有机会成为一代女企业家,以及拥有那种独立和自由的吧,尽管这跟她的家族也不无关系了;楼上挂了些陆小曼画作的复制品,看得出来确实画挺好的,似乎解放后也收过学生,毕竟抽烟的开销也不小,当中有一幅画是送肥料下乡,很有年代感。



楼上的卧室和书房陈设不知道是根据什么复原的,总之充满了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欧风和对“民国范儿”的想象,十分有趣。

从故居出来,没几步就到了河边,望得见对面的衍芬草堂,这段老街实在不长。过桥走到藏书楼门口,一个老年保安站着发呆,打招呼问“他师傅这里开放么”,露出稍许为难的神色:“看是可以看的,不过我们要去吃饭了……”我瞄一眼门口的开放时间上午是到十一点半,再看手机正好十一点二十,于是说就看五分钟,逛一圈马上走,他只得无奈地带我进去检查登记。里间有人问他,答道“他一定要看,五分钟也要看,个么我有什么办法?”再三好言感谢。我现在是学乖了,只要需求合理,就应该态度好而脸皮厚,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哈哈哈!

其实里面并不大,就两进楼房并两个天井,感觉只是保留(修复)了一部分。楼下有些非遗展出,楼上分别是此地和海宁历代藏书楼的沿革,如果有时间倒是很愿意看一下的,不过既然人家要关门,我呢下午也要卡着点到杭州,也就直接出来了,再跟保安道了声扰。
肚子倒也不饿,想随便吃点算了。软件上搜到一家点心店看上去不错,就在旁边不远,走过去发现就是卖早点的包子铺。两块五的肉包还行,松花糕比肉包更贵,要三块五,不过确实蛮好吃的,可能也是因为我喜欢吃甜口吧。其实食堂早餐也有,不过这家的豆沙和外面的黄豆面似乎要更细一些。从另一座桥上往回走,河边也是八九十年代中百供销社之类商场的样子,路边还有些老店铺,以前的国营单位字牌,然后就走到极热闹的路口,一个县城居然也开了MUJI。挑了条小路,走进去,迎面又看到惠力寺的山门。跨过紫薇桥,又看了几眼经幢,从旁边小门走进西山公园,从山脚下绕过去,出边门就到停车的地方。时间来不及,博物馆就不进去了。







不久便出城,开了一段,城际铁路从地底钻出上了高架,这边宽阔的四车道刚好落在轨道的阴影里,把正午的太阳挡得严严实实,叫人好不惬意!这样将近有十来公里,轻轨和马路才分道扬镳,路也很快变小了,不过没有多远就到了长安镇。本来过桥就能转弯从桥堍下来,导航犯傻还让我去村里狭窄的乡道上绕了八百米,又从桥下穿过。河边这一段的房子像是村和镇的结合部,破旧安静,眼看快到目的地,在一幢老楼前的空地上把车停了,不远就看到了河边的文保碑。



本来过年时就计划非常顺路地跑完“石门-崇福-长安”最后三个市内没去过的运河节点,后来时间不够只去了前两处就回了,今天算是画上了句号。看碑文才知道崇福到长安这段运河是勾践修的,两千多年了呢!
崇福石门见👉🏻https://www.douban.com/note/825223198/?_i=6053243puhZVvV
此处要看的景点是圣女小德肋撒天主教堂,门没开,只能从围墙外望望。教堂很小,保存得倒不错,前面小小的三层塔楼精致可爱,院子里还有个圣母亭。不知道哪些是原物,但整个儿看起来很有味道,不像有些地方漂亮得可疑。


从铁路下钻过去到了镇上,倒有个免费的停车场。过去不远先是一座虹桥,少见的在桥栏上还有精美的人物浮雕。桥下有座运河文化陈列馆,隔天开放,虽然是开放日但午休关门,海宁的文化单位真的很人性化啊(对员工)。沿着河边走过去,两边有些修整过的老房子,格局还在,风貌么还是有点变样了。走到长安闸遗址,很疑惑这么小的水道真的能通过那么繁忙的漕运舟楫吗?不过这一段已经不是现在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了。反正现在两岸都只是极安静的老街,很难想象当初这里南北船只往来的繁盛景象了。再过去还有座小小的闸门,说是附近有一段闸的断面考古发现是宋代的,但也没看见,此外就再没有别的了。





本来镇上的中学校园里还有一座南方少见的汉代画像砖墓,大概率是不开放的,又得赶时间,就没去。
由北至南简单整理一下嘉兴境内的大运河景观:
王江泾:长虹桥
城北:文生修道院、秋泾桥(不在运河上,距离约百米)、双魁巷、落帆亭(重建)、分水墩(上方建筑重建)、芦席汇及月河街区(绝大部分重建,江南水乡你懂的)
城西:岳王庙(近年重建)、血印寺(大部分重建)、三塔(标志性建筑,八十年代重建)茶禅寺(今年重建😂)
桐乡石门:大转弯(河道转弯,无建筑,有八十年代吴越国界碑)、丰子恺故居(重建,且严格意义上不算运河相关,不过他家住宅前今已不存的店铺,染坊生意依托运河)
桐乡崇福:崇福寺金刚殿、横街(在修,不知道修成什么样)、司马高桥、巽塔(及文庙)
海宁长安:圣女小德肋撒天主教堂、长安闸遗址、画像砖汉墓
沈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223横泾
- 20250220鄂尔多斯金属器和丝绸之路货币展 (3人喜欢)
- 20250125小学同学会 (1人喜欢)
- 20250110上博(接上篇)
- 20250110上博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