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维》读后感
“精英的最大共通点,并非优异的才能,而是深刻的底层思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决定个体强大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变化,原始时代是体力,后来是知识,现在逐渐转化为思维能力。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掌握的。所掌握思维工具的数量多少、层次高低,以及效用如何,决定了你是否成为人生赢家。”这句写在扉页上的话好像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户,仔细想想,的确如此,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思维的深浅也决定着行为的质量。
在思维即命运的自序得到阅读中便一下子被击中,对于信息量较大、教复杂的问题束手无力,信息过载的心理状态造成了“拖延症”。而面对狂轰乱炸、层出不穷的事件,每每被截止日期支配的日常,正是我的常态。同时没有长远的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得过且过的状态也是影响进步的直接病因。而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纷杂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的深度思维或许是解救自己的“药”。
“你如何定义自己,这完全取决于你。注意到瑕疵的美丽,关爱自己的阴暗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好,但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是无法避免存在一些缺点,一些不完美的。关注到自己的阴暗面,坦荡的面对他们,把他们放到阳光下晒一晒,更好的接受他们,也接受自己。
“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学习和反学习的循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工作或者生活进入了懈怠期,要主动的尝试着去改变,去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的方式,人最重要的是自渡。
无论多么微小的机会都会发挥你的才能,无论多么苛刻的老板你都能在他们的身上学到东西。即使他们一无是处,你也可以学到什么是错误的领导方式。如果你张开眼睛,如果你愿意重溯所见,你会看到无限的资源等着你发掘。最近看到一句很好的话,所有经历,不是得到,就是学到。无论结果是得到还是学到,把眼前的、当下的事情做好,踏踏实实,学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