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与听》杂志对吉尔莫·德尔·托罗回顾性的介绍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
作者:Leigh Singer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魔法与神话,众神与野兽。如果你对超自然或奇异的事物不感兴趣,那么你很可能会忽视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电影成就。
「墨西哥电影三剑客」——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帮助拓展了21世纪美国电影的国际视野。(2013年至2018年,三人五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三剑客」中,托罗的电影似乎最有辨识度。在其最新的黑色电影《玉面情魔》之前,他一直专注于某些类型片——科幻片、恐怖片、科幻片、动作片甚至是超级英雄电影。与伊纳里图以及阿方索·卡隆充满实验、华丽感的技术创新型电影不同的是,托罗的电影风格近乎古典。
在托罗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他对电影艺术本身和奇幻事物的热爱——詹姆斯·惠尔、让·科克托、卡洛·科洛迪以及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等人的影子贯穿于托罗的电影中。毋庸置疑,不论是古典时代还是如今那些才华横溢的电影人,托罗都在向他们致敬。奢华、强烈的个人视角是托罗作品的另一个特色:可怖的吸血鬼(《魔鬼银爪》《刀锋战士2》)以及鬼魂(《鬼童院》《猩红山峰》),浸没在宏伟传奇中的世界(《环太平洋》中的日本怪兽)或是真实的历史视角(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潘神的迷宫》)。
想象力、同理心和交流感照亮了托罗的电影之路,抵消了潜伏在我们心中的黑暗欲望。这一点似乎并不新鲜,但德尔·托罗电影中的那些畸形的怪物却常常是最惹人怜悯的角色,而自以为是、看似正义、虐待成性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畸形人。
如果说可怕的幽灵和阴森恐怖的世界常常光顾德尔·托罗的电影,这位导演也足够懂得如何吸引观众的目光——令人眩晕的浪漫和永恒的爱情比比皆是,一些电影的主题并不受传统道德观念的限制(《地狱男爵》),甚至包括突破物种隔阂的爱(《水形物语》)。
也许德尔·托罗对这个极端、怪异世界的眷恋说明了为何他从未有像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更不用说赚得盆满钵满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或是伊纳里图《荒野猎人》那样在商业上极为成功的电影。可是如果没有托罗和他的电影嗜好,以及他对电影的热情和对艺术品质的把控,现代电影的风貌一定会缺少一块有趣的版图。
进入托罗电影世界的最佳之作:《水形物语》
德尔·托罗被熟知的电影《水形物语》(2017)也是他最坦诚、成熟的一部爱情电影。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秘密角落里,一条被捕获的人鱼由于人们潜在的军事利益饱受残酷的折磨。萨利·霍金斯在片中饰演一名失语、孤独的清洁女工艾丽莎,只有她善待它。最终,他们之间互增的情愫谋生了一项大胆的逃跑计划,迈克尔·珊农饰演的暴虐的政府特工一直在暗中追查他们。
德尔·托罗和瓦内莎·泰勒精心为那些社会边缘人谱写了一首暗黑的爱情挽歌,它告诉我们,灵魂的结合以及爱的力量可以打败冷漠的世界。《水形物语》也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艾丽莎住在一家破旧的电影院楼上,她对生活的幻想都来自电影。道格·琼斯饰演的人鱼形象则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B级片《黑湖妖潭》中的可怖生物。
《水形物语》是一部技艺精湛的作品,摄影、服装、音响设计和配乐都在这个成人的童话故事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德尔·托罗毫不回避艾丽莎和人鱼之间的性爱关系。)它很可能是近些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最优秀、最怪异的一部作品。
下一部看什么?
德尔·托罗的西班牙语电影可能不太为英语观众所熟知,但很多人认为他的杰作《潘神的迷宫》(2006)是个例外。《水形物语》一步步带着观众进入到了饱受欺凌的人鱼的内心世界,而在《潘神的迷宫》里,托罗则完整地构建了一个奇异的世界——里面满是农牧神、仙女、魔法迷宫和可怕的地下怪物(它的眼睛长在手掌心上,让人看了容易做噩梦)。
《潘神的迷宫》以上世纪4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因此,幻想的元素只存在于年轻善思的奥菲利娅脑中,她用自己的勇气对抗着法西斯的蹂躏,保护自己的家人免于继父的残害——他是一名残暴的德国陆军上尉。
《潘神的迷宫》中潜藏着德尔·托罗对历史和幻想、梦境和象征的巧思。这部电影就像维克多·艾里斯《蜂巢幽灵》(1973)的继承之作。更不用说,《潘神的迷宫》中之所以出现对时局动荡的有力描绘,这要归功于托罗对1931年詹姆斯·惠尔执导的《科学怪人》的喜爱。总而言之,《潘神的迷宫》是一部你既可以沉迷其中,也能找到自我的一部电影。
《鬼童院》(2001)的风格和《潘神的迷宫》截然不同,却仍然可以与之媲美。一个在战争背景下的小男孩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主角,他来到了一个闹鬼的孤儿院,在这里,各种躁动不安的幽灵纷纷出现——这显然是在隐喻那些在战争中滥用权力的人。《鬼童院》是另一部带有精神分析和政治隐喻的巧妙寓言——孤儿院操场中央未爆炸的炸弹是一个能勾起战争回忆的绝佳设置。
德尔·托罗野心勃勃的故事片首作《魔鬼银爪》(1993)则是一个关于永生的悲伤故事,它为古往今来被讲述多遍的吸血鬼神话赋予了意想不到、辛酸的意味。
托罗同样还能从容地拍摄大场面的好莱坞大片。由韦斯利·斯普奈斯主演的带有吸血鬼电影风格的《刀锋战士2》(2002)是一部黑色商业动作片,托罗让《刀锋战士2》成为了三部曲中最先锋、时尚的耀眼之作。
出于对漫画家迈克·米格诺拉漫画中冒险家形象的热爱,德尔·托罗接连拍摄了两部反英雄片:《地狱男爵》(2004)和《地狱男爵2:黄巾军团》(2008)。后者在视觉上令人震惊,又十分生动、浪漫。朗·普尔曼在片中饰演一个来自社会底层、聪敏的、叼着雪茄的好人。
《环太平洋》(2013)同样显示了托罗极大的野心,不过片中的那些机甲战士显得笨拙而无用。
托罗的最新作品《玉面情魔》基于威廉·林赛·葛雷逊1946年的小说和1947年版的《玉面情魔》改编而成。影片的主角是江湖骗子布莱德利·库珀和精神病医生凯特·布兰切特,他们的读心术计划只不过是一个骗局。在《玉面情魔》中,托罗似乎偏离了他为观众呈现奇观的初心,不过它仍然是一部纯粹的托罗式的电影——其中仍然带有他对电影吸引力和黑色电影历史的思考。
最不推荐的托罗电影
德尔·托罗在早期职业生涯中也遭遇了不少失败——他一直对和韦恩斯坦不愉快的合作经历《变种DNA》耿耿于怀。尽管这部电影比许多恐怖片要好得多,也更具社会意识。《猩红山峰》(2015)则可能让那些期待一部冷酷的恐怖片而不是哥特式情节剧的观众感到失望。(它的故事有点像达芙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即便在风格上偏向于雪莉·杰克逊的《鬼入侵》。)但这个伤痕累累、充满忧郁感的故事仍然深深打动了那些喜欢它的观众。
文章来源:https://www.bfi.org.uk/features/where-begin-with-guillermo-del-toro
海边一棵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译】李沧东谈《雪日与其他故事》、文学与电影 (4人喜欢)
- 【译】浮动的岛屿:《电影评论》谈李安的电影
- 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杜拉斯单元介绍 (3人喜欢)
- 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史云梅耶单元介绍 (1人喜欢)
- 【译】小津安二郎那些鲜为人知的佳作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