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乐观孩子》之摘抄
悲观的定义就是,在遭受挫折时滞留在任何最具毁灭性的原因中不能自拔。
从本质上说,悲观是一种心理防御方式,这种方式会产生巨大的毁灭性后果,包括情绪抑郁、退缩、较低的成就感,甚至不健康的身体。
掌控行为是形成学龄前儿童乐观心态的大炼炉。
对待失败的看法:失败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局部的。
有一种与自尊相关的心理状态被看作是影响自尊的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这种心态是乐观的关键。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他的回答中总是会包括三个方面:是谁的错?要持续多久?我的生活中有多少方面会受影响?这三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十分重要,因为第一个问题:怨自己还是怨世界——控制了自尊中感受的部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事件的长久性以及泛化性——控制他回应失败的行为。对自己感到泄气并不会直接造成失败,而相信坏事情会持续一辈子且会危害每一件事,则会直接使孩子选择放弃。放弃造成更多的失败,失败又会损害孩子的自尊感。
摘自:《教出乐观的孩子(珍藏版)》 — [美] 马丁·塞利格曼
“表现满意”的提倡者有两种新方法:一个是从悲观改变成乐观,另一个是从无助改变成掌控。
焦躁最大的好处就是:绝大多数时候,它是你抵御风险、防止损失和侵犯的最前锋。
当你批评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自己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有两项规则你需要注意: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应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
悲观的孩子认为坏事是来自自身个性上的缺点,乐观的孩子则认为坏事是心情及其他短暂、可改变的状态。
乐观的孩子以永久性原因的方式来解释好事,他们将原因归为自身具有的特性与能力,比如努力工作或讨人喜欢,他们会用“总是”来形容好事的原因。
第一个目标是:当孩子做错事,不要轻易就算了。
第二个目标是:不要总是埋怨自己。
永久性及普遍性的自责被称为“普遍性自责”(general self-blame)
“普遍性自责”者认为问题是自己个性中无法改变的缺点。因其永久性及普遍性,“普遍性自责”不仅损伤自尊(内在化),而且造成长期(永久)及普遍的消极与无望。
暂时且特定的自责被称为“行为性自责”(behavioral self-blame)。孩子责怪某一特定行为而非指控自身个性,由于行为性自责指出可改变的原因,激励孩子更努力地改变行为,所以可以防止问题的发生或是能够帮助克服挫折。
批评孩子:你要遵循两项规则: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
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
每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有1/4~1/2是从父母那遗传而来的。
多次成功很可能会使孩子习得乐观。你应该尽力帮助孩子,在成功之后继续成功。
将失败归罪于能力差是十分悲观的,因为能力是永久性的。
对失败的悲观解释会使孩子害怕去尝试,在面对失败时,会造成他们无助及消极;而乐观的解释是将失败视为挑战,用行动来反映与制造希望。
思维是可证实且可改变的,孩子不必一定要相信进入脑中的第一个想法。
乐观的认知技能
乐观的第一个技能被称为“捕捉思维”。在你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与行为。
乐观的第二个技能就是,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这就是说,要明白对自己所说的话未必是正确的。
乐观的第三个技能是,在坏事件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乐观的第四个技能是,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悲观的想法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及有偏见的认可塑造着经验。
ABC日记分为三栏:
第一栏中不好的事描述了相关情形,必须尽量描述详尽,记下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地点。不要将原因写在不好的事中。当你的同事迟到10分钟时,记下“黛娜和我约好星期天下午4点来做报告,她4点10分才到”,不要记“黛娜又迟到了,她老是这样,一点也不负责。
第二栏是想法。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
第三栏是后果。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不好的事之后的感受,或是对不好的事所做的任何反应以及所经历的每一种感受。

要认识到“对自己讲话”是完全正常的,并且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行为。
想法——感受中间隔着解释。

教孩子们看出每个问题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对由自己导致的问题应自己负责,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则不用责怪自己。
空洞的积极思维通常是指在没有证据、甚至面对相反证据时,仍然企图相信愉快的说法。
帮助孩子了解他该承担多少责任。第一步是要教他指认出自己责怪的风格。第二步是观察孩子将问题归因于自己的是行为还是个性?
学会反驳悲观:
有效的反驳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第一个是搜集证据。
当你指出悲观的想法之后,问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第二是做出选择。第三个反驳的技术就是化解灾难。开发反攻计划是第四种反驳策略,将精力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反攻计划中。(最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最可能的情况)
系统地将ABCDE写在纸上,是反驳悲观的良好开端,快速反驳的目的是要你立刻驱除悲观的想法。你的任务就是要大声地反驳批评,指出证据,化解灾难。如果练习时,你觉得头脑不清或是受阻,就要叫停。
教孩子反驳最主要的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依据事实,必须是可被证实的。
帮助孩子放慢脚步的方法之一就是教他如何将“暴躁思维”改成“冷静思维”。
第二步:摄取观点
了解对方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第三步:建立目标 建立目标,然后列出可以促使目标达成的行为。
第四步:选择途径
第五步:是否有效
孩子掌握控制权时,会增加他的喜悦及行动,而无助则会造成负面情绪及被动。
将高度的奖励留给主要成就。
当你教导孩子乐观,你就是教他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论感到好奇。你教他对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要消极地等待、接受发生在他身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