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查看话题 >今天去游泳吧
运动这两个字,对不爱运动的人而言,也许对应的体验是痛苦的。但对爱上运动的人来说,却是珍贵的礼物。
它可以让你释放压力,精神更加充沛。运动时,大脑产生的内啡肽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愉悦感。等你发现自己停不下来时,运动已经成为与吃饭喝水一样稀疏平常又不可或缺的事。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无论如何也喜欢不上的运动,和无论如何也要投入的运动。对我自己而言,游泳成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运动,改变了自己许多。
今天想聊聊我和游泳的关系。
最开始接触游泳,要追溯到很小的时候了。童年有几年放暑假,我就会去参加游泳班。从游泳前做热身运动,再到学蛙泳、自由泳、蝶泳甚至仰泳,整个夏天泡在泳池里,一遍遍地练习。当我真正成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青少年之前,已经无意识地学会了游泳。所以当时,对这项运动并没有拥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是自然而然学会了。
就这样,长大,面对身体的发育,与青春期逐渐的发胖,我慢慢察觉,不管是校园环境,还是社会氛围,都在煽动对胖女孩的鄙夷。
于是,也许是为了生存,为了适应和融入这些其实格格不入的圈子,我选择用衣物厚厚地包裹住自己的身体。走路时会低着头,尽量不引起任何人注意。
环境改变了我的性格,性格塑造了我的头脑,头脑命令着我的身体,做出符合指令的要求。日复一日,逐渐长大到了20多岁。
去年改变的一个契机,是那时的舍友报了一个私教课。有好几个月的时间,看着她每天下班便直奔健身房,每一餐控制饮食。开始健身一个多月后,舍友瘦了十多斤,精气神也好多了。看得我特别羡慕。在她的鼓励下,我去买了半年的游泳卡。每天下午六点,工作完立刻去泳池,一直游到大概八点,再结束回家。坚持了三个月,我在完全没节食的前提下,瘦掉整整十斤。
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游泳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冬天便去恒温游泳馆。如今我的游泳日程是,只要有时间,我每天都会固定游2公里。来月经时只能暂停,那就以瑜伽或跑步作为那一周的运动替代品。但游泳带给我的感受。又与后两者不太一样。
游泳,带给我的生活什么变化呢?
首先,是审美的改变。如今,我再也不想减肥了。
我依旧不归属于主流审美下的好看,身高166cm,体重54kg。假如一顿饭吃多了些,会上浮至55kg。
但体重秤那浮动的几斤,对我们女性而言根本毫无意义。锻炼出更多的肌肉,增强体质,才是我当下的目标。审美是多元的,并且“多元”二字有一个巨大的前提。那就是,任何有损健康的审美都不应该被提倡。生命力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女性的那双腿,并不是为了成为其他男人生活里一个美丽的注脚,它的价值,是要带领我们踏上更广阔的天地的。
所以,今天我真正想讨论的是,游泳如何成为一名女性的生活哲学。
犹记得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写过跑步对自己的意义所在。
他说:“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即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某种程度上,这也道出了游泳对我的重要性。
在这完全安静,隔绝掉所有世界噪音的一小时中,我可以尽情地拥抱自身的孤独,没人认识我,我也不必理会谁,尽管将身体交付于水波的来回动荡。
特别是在人生那些晦暗时刻,那些灰心丧气的时光中,我被巨大的深蓝色安稳地托住。那些是人生中少数能感到自由的瞬间。这同时也是一种充电,让曾经总是力量很少,以至于把所有力量凝聚起来,都只能用于撑过那一天的我,开始越来越有力气。
游泳,也让我在游泳之外的人生,更加学会把注意力专注在自己身上。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高敏感的人格。很容易过度思索,很容易为别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很容易害怕。害怕自己无法脱离“卡住了”的状态,害怕自己稍微不努力就会失去所拥有的,害怕自己不知走向何处,真正的茫茫人生、好似荒野。像空中漂浮的垃圾袋。所以一丁点的失控,都是我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我也很容易不必要的过度共情社会事件与他人经历,从而影响到自己日常的情绪状态。可是现代生活的特色,不正是包含着无数的残酷、不安全感、空洞、污秽和倦怠?
我们最常要面对的故事,也许就是眼睁睁看着不可控的无形的推手,让人的命运陷入随波逐流,从此顺流而下。每天都在丧失更多的纯真与温良,每天都发现更多的血腥与杀戮。
就像前段时间读的《素食者》里,作者韩江所写道的:
“残酷的时间公平得跟水波一样,载着她那仅靠忍耐铸造起的人生一起飘向了下游。”
这可能也是被东亚文化所规训的女性,容易养成的一种性格。我们如此勤恳,比牛马还要勤恳。我们也如此软弱,比绵羊还要软弱。如同我家族中上一代的女性,她们的说话方式与行为举止,早已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反感,只剩下了认命。
而在我那些奇怪的不顺从,甚至不得体的举止、反孝的讽刺和固执的拒绝之下,始终被巨大的分裂所干扰。那种分裂,是太多年的厌女症驯化,与觉醒之后的新世界强烈碰撞后产生的滔天巨浪。
父权与威权在我们心中原来种植得那么深,以至于数量众多的女性没有思考自己为什么努力,为什么奋斗,为什么奉献。
我们的行为基准并非出自自己的需求,而是率先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我们的共情能力、敏感能力是如此珍贵,却一直在被污名化。
我们的身体被谁在乎?我们的感受又有谁在乎?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并不在乎。
但一个又一个小时的游泳,让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无及顾暇其他。
是“今天,我要游完两公里”或者“已经游到1.5公里了,还差500米就完成了”的当下。是胳膊和大腿在大幅度摆动中,酸痛却爽快的滋味。是眼睛望向前方,允许自己的大脑放空,也允许自己的思绪泛滥。
看着落日余晖,火烧云罩住泳池,远处高楼反射耀眼光线。逐渐地,天色沉下来,直到某一刻,泳池周围排排灯齐齐亮。霓虹色灯牌洒进水里,波光粼粼。我一遍遍,来来回回贪婪地游。水把皮肤浸皱。近视的双眼望向充满色彩毒素的水波,一种和蓝色有关的情感在心里永不停歇。
世界充满谎言,连自由意志本身都值得怀疑,但唯有身体,身体她不会说谎。
这是在社会巨大的不确定中,我确定自己可以去做的、去完成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不断夺回个体对身体的自主权,不再小心翼翼地驼背含胸,害怕别人的目光,必须抬头挺胸地走路。依旧不符合直男审美,喜欢吃碳水,经常买夜宵,而且吃完并不会觉得自己白运动了。
游泳的过程自由而快乐,这种体验本身就不可能被浪费。更何况附加值还那么多,新陈代谢加快,免疫力提高,体质增强,肌肉更多了,手臂变硬了,这些都是我开始对自己负责,开始关注自己的需求之后的结果。
原来,游泳与运动,是女性在成年之后,所能拥有的一次自我教育、自我重塑的机会。
我们大多数的痛苦,来自于个体被内化了的压迫。压迫者的声音,常常也被误以为自己的声音。
原来,我们脑海里某种声音其实一直是别人的审判、别人的意志、别人的感觉、行为、想法、标签、定义,由外界一砖一瓦建构而成的声音,并不属于你自己,是要吞噬自我的一种存在。而这种存在,象征着一个人的主体性被不停剥削、丧失。
那么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如果想要重新夺回自我的权利——倾听身体,就是我们的第一步。
自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