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非自愿婚姻做伴侣咨询?
文 | 于玲娜(映心堂心理)
几天前,我们的公号给大家出了一道题:如果你受官方委托,要给某县那些非自愿结合的夫妻做伴侣咨询,该怎么做?
原题请看链接:征集:假如你接到这样的“伴侣咨询”
我把后台收到的一份非常用心、有诚意的回答发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文末会给出我的答题思路。
以下是这份回答。
01
首先运用我的技巧,咨询目的不是推动两人的改变,而是使之觉察,关系治疗从来不是劝分劝和的工具,而是致力于双方能够展示真实的自己和认识真实的对方。(这是两件独立的事,重要程度缺一不可)
我工作的首要目标是让女方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无数次抱持我的来访者那样,体会她,在场。与常识不同——受伤的灵魂最渴求的不是补偿或者公道,而是痛苦被看到。
这是一次想象出来的工作,他们两人真的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注视对方吗?我不禁怀疑,毕竟与刺激源头同处一室即是折磨。
如果咨询有幸能够推进,我的工作的要点——让男方正视欺压的事实。我笃信人性即使被欲望重重覆盖,仍保留一丝正义。
每次咨询的时候,咨询师会默默地不经意掂量自己的措辞,惊觉用欺压二字太轻松了,囚禁加虐待,坠落至无尽深渊,那曾是令人动容的美丽脸庞和光明璀璨的人生轨迹,被无情、残忍的毁灭,一次又一次。也许疯是保护层,否则没有牙与舌怎么吞咽她无边无际的痛苦。
伴随着澄清和探索,她对自己失控的生活找到了解释。如果是普通的婚姻治疗,大可坦荡荡询问:回到相遇的起点,你们是如何相爱的?
可是无法问出口,娶了你的妻子/嫁给你的丈夫,你是什么心情?婚姻里面体会到最多的是什么?这与你曾经向往的婚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在婚姻里发生何种变化?
02
这是一场我自导自演的木偶戏,对女方深深地共情,很想问问她如果抛开一切顾虑,你最想对你老公说什么?做什么?这段关系你希望如何发展,出现过转机吗?对于未来你们的愿望一致吗?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在婚姻里,你有感受到过一次温情吗?
更想问问男方:你出现过后悔和内疚吗,哪怕一次?
在工作中曾反复提醒自己,咨询师是客观中立的,不带立场的。不要主观预设他们的动机,不要暗示,操控。虽然我很想促成一次道歉。
这段关系的实质是男方暴力占有女方,这背后是男方对幸福美好的追求,可圆满人生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不平等的。使男方正视自己的过错是咨询的核心。
对质也许会引发防御,退缩,敌对,如果不脱落的话,这将是婚姻治疗里收获最大的部分。
梳理男方的背景,为什么迫害现象产生,在狭隘的社会文化里,不婚不育是被歧视的,婚姻中缺乏竞争力的男性沦为社区鄙视链的底端,断子绝孙是古人最恶毒的诅咒之一。
对男方的工作方向:人生来不平等,你不幸继承了贫穷与缺陷,但是你依旧有机会独立你的人格。
回想一下,当你处于不利的地位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在落后的情境下如果帮助自己?
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这种世俗意义的成功使你感到不安吗?
这辈子,怎样才能被人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呢?
总结:你生活在缺乏包容的环境中,摆脱不了社会观念的束缚,人渴望情感支持,如果无法获得爱,那就跳脱尘世间,提供自我支持,孤独地活着、超越自我,升华生命。
对男方的建议有点空洞,顿时反省自己,好为人师乃心理咨询师大忌,没有谁的世界观比谁更高级,想怎么活着是个体的自由,可是锁住另一个人,即使是最宽容的心理工作者,也无法与之共情。

03
我知道我的词汇里出现了偏袒,语言明显有亲疏之别,婚姻治疗师的性别是无法忽视的因素。出现反移情是一个好线索,我反思自己,我代入了女性视角,更多的因为——这件事值得值得情感激烈。这道题在我心中发芽生根,暴力透过屏幕传递,恍然大悟,原来我全答错了。
出题人可真够狡猾,这哪是婚姻治疗,这明明是滔天的罪恶!
谁说他们是夫妻,是一张结婚证还是一根铁链下的同居生活。
我走进了出题人的圈套。人之所以高于万物,并不是我们会使用工具,不是我们善于合作,不是我们发展出语言,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超群的智力,而是因为我们对同类具备天然的同理心。
出题者并非为了筛选专业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看到女方的苦难!
04
莹在字典里:光洁像玉的石头,光洁透明。1984年7月20那天,她带着父母的爱和全家的祝福来到人间。
以上是后台收到的回答。答题者非常细腻,也有很多个人反思。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从来没有所谓“正确答案”,每一场咨询都是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中即兴地寻找解决之道。
这里补充我心中的几个“答题要点”,供大家参考。

1.工作边界
大多数棘手的场景都和边界有关,所以第一步是管理好你的工作边界。
首先你得清楚伴侣咨询是解决什么样问题(并不是为了维系伴侣关系),发生的前提(当事人双方自愿),以及不可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比如维稳),总之当事人是否离婚或诉诸法律手段,不是伴侣咨询可以/应该干预的。但伴侣咨询确实可以帮助双方看清关系中的真相,做出让自己不那么痛苦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能缓和冲突。
你需要把这些边界,清晰地告知你的两方金主——机构和政府,以及另外两方当事人——买卖、强奸、非法拘禁的犯罪者(男方)和受害人(女方)。
如果四方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都愿意实现此事(伴侣咨询),你可以再拟好一份充分保护自己和来访者利益的咨询协议,让各方签字。
2.工作内容
你将接触一段自己从未见过的“共同生活”的关系,所以不要预设什么,先听两位当事人充分倾诉。
我不推荐邀请一方共情另一方的工作方式,在伴侣咨询中,往往双方都有大量委屈。你可以先帮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创伤,同时见证对方身上的创伤。
你可能需要先花大量时间关注并倾听女方表达她的创伤,这部分是多数人能够想象,也比较能共情的。但如果你完全站在女方一边, 充分共情她,渐渐视男方为罪人,视自己为道德法官,那么伴侣咨询大概率很快会崩掉——而且很难再有机会进行,因为男方会认定伴侣咨询就是一场针对他个人的道德审判。

你需要找到男方的创伤。
男方的创伤在哪里呢?
男方的创伤是一个看重传宗接代的男权文化中所有男性都遭受的创伤——他们的人生很早就被推上一座独木桥:你必须有一个老婆,必须至少生育一个儿子,此生才是合格的,否则你就是个loser。他会被人看不起,沦为当地文化标准下的“贱民”,自体遭受围攻甚至破碎——这种处境和感受让他如此恐惧,以至于下决心:要不择手段拥有一个女人。
为了接近这个创伤,你可以问他童年和青春期听到、看到的所有关于性、婚姻、生育的内容。
你大概率会听到,他所在的社区通过耳濡目染教给他的是:
- 作为男性的成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搞女人、生儿子;
- 女性是可以被随意对待的,她们是介于人和牲口之间的“半牲人”;
- 在社区内,“人情”和“风俗”是最强的律令,“被人看不起”是最可怕的惩罚,法律只是不得不走的过场;
- 要融入年长男性(最有权力者)的圈子,获得他们的尊敬,就需要像他们那样行事。
男方的核心创伤,就是正常人性被所在的文化扭曲而不自知。

如果男方有悟性,你甚至可以告诉他:人不是被文化决定的,人在文化的浸染之外,有一个更加内核的、不受浸染的部分,它可以选择让什么样的文化浸染自己。
如果男方不那么有悟性,更加实际,你可以考虑告诉他:时代在发生变化,他从小接受的文化,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和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如果他能学会尊重女性,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尊重他,女性也会更愿意和他亲近。
你对男方的工作很可能遇到他的阻抗,但这一阻抗可以继续分析:他的偏执很可能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精神资源的匮乏,可能在他所处的文化中,人的一生除了享乐和繁衍后代就没有别的意义,以至于他卯足了劲儿一定要实现这两件事。
他所遭受的创伤,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文化对自身人性的扭曲、自体被围攻摧毁时的痛苦——都不是他的错,都是值得同情的,但并不成为他剥削、伤害他人的正当理由。他不需要适应一种扭曲的文化,他真正需要的,是为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说到这一步,如果男方还跟得住,后面就好做了。如果跟不住,阻抗见诸行动愤然离开,那你也已经尽力了,后面该咋样咋样。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心理学的光亮,能照进愚昧的黑暗。
- 「他最喜欢玩的游戏决定了他最终的命运」|《人间游戏》
- 这位心理学家,把精神病院看成是人格成长的学校 | 纪念沙利文
- 分析手术台的狂欢——对公众人物的野蛮分析和隔空诊断
- 为什么残破玩偶总是自带恐怖特效?——关于“玩偶”的可怕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