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关于drive my car
首先我有大段大概是先要写西岛叔叔的 他实在太妨碍我观影了()其实我很好奇没有我那么对西岛叔叔有复杂的印象的人看drive my car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 前一小时里有几场戏是真的差……
1.(这段不想看的人可以不看 花痴女yy 但是也有分析他之前个人表演啦)
12年追《草莓之夜》的时候我就短暂的迷恋过西岛 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就几个月)就一下子突然完全无感了 今年这次回魂也完全一样的模式 现在看着他的脸我都有种想要对着那褶子挑刺的反抗意识 大概是对纯性吸引力的本能反应进行一种抵抗吧 因为真的除了性吸引力就几乎啥都没了 我现在想到了一个英文单词特别适合损他 shallow 不过他现在已经比当年好很多了 虽然 作为一个50岁的男性 拿来对比其他我喜欢的50岁男性 多少还是有点shallow 甚至比Graham Coxon还要shallow(喂)
让我每次最后都走向无感甚至相对反感的是 他演的角色几乎90%都是不够强势甚至会被女性压制的男人 然而他身上真的完全盖不住那种执着到天真的大男子主义气质 这种互相矛盾会让他的角色经常处于一个扮猪吃老虎的状态 这种状态时常会让看似风头十足的女孩子都有被一脚踢进家庭生活变成家庭主妇的可能性(说的有点过头 但是这种遮遮掩掩的大男子主义 在亲密关系里就确实很容易伤害到女性)让我实在很难不联想起日本传统文化的男女平等程度令人绝望 说起来 这点上我觉得东出昌大有相当类似的气质 难道滨口老师对此情有独钟吗(我觉得他本人是没有 体现在他所塑造出的女性角色身上 male gaze比例非常少)
突然想到这种人可能有一个通俗易懂的称呼叫“斯文败类” 但是以前我对这个词的印象是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他是个很堂堂正正地物化女性的人(喂) 让我对概念意识出现了偏差()
最近看草莓之夜的时候 我更加能区分出“菊田对姬川的看法”和“他对姬川的看法”时不时地会交替出现在西岛身上了(甚至是在戏外的部分时候 不确定他是故意还是无意的) 大概因为这个 当年追番时候我完全没看明白菊田到底喜欢不喜欢姬川 现在去分析的话 他的动作表情里那么多设计出来的对她明显的affection 套在西岛本人大概对姬川完全没啥喜欢的皮套外面 好像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假的 但是反过来说 在一些设计准备好的表演里他的表演技巧可以说相当不错 有可能可以说 西岛是一个几乎完全靠理性来表演的优秀演员(?)
所以知道他要演《驾驶我的车》 我大概才有很强烈的持续的动摇的感觉 让我大概犹豫了大半年才做好心理准备 去把电影看了 (因为实在太强的预感觉得他要坏掉滨口老师的电影) 我知道他演这样的角色注定能用好看的长相和性吸引力来率先征服一大批观众 何况还和他的演戏生涯(经常性绿帽侠 最近真凶标签记得最开头的设定也是疑似绿帽侠?)如此贴合的一个角色 这种选角多少有些讨巧过分
真的看的时候发现这个角色几乎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这个角色虚伪 浅薄 天真 大男子主义 自恋 和深情(但是少了他的拿手好戏“可爱“) 几乎就是我对他本人印象的缩影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依旧在前40分钟演的很差啊 那段的表演让我回想起抖森演《蔚蓝深海》的感觉……(完全黑ing)
2.
这个剧本是一个需要强大男主气场才能支撑起来的结构 因为每条线除了最后一幕全部都收在了男主角的身上 所以自恋是必要的 如果要找深度自恋的演员的话 西岛可能是里面最容易被观众原谅的(因为脸)虽然滨口龙介已经尽可能地把这个男主角身上 在小说里就呈现出的种种大男子主义的缺点进行修正 但是毕竟这个“没有女人的男人”的主语依旧是看似接受了将女人放在了高位的男人在自我纠缠如何正当合理地将这个高位的女性拿下来 所以他所带有的大男子主义几乎是完全无法回避的
驾驶我的车看似是一个从头至尾跟随男主心路历程讲述故事的电影 但实际上他本人因为一直赖着不走 等着别人去推他(包括妻子出轨对象) 其实男主角的角色很多时候给我一种他是一个呈现对手的载体 所以整个故事的结构给我的印象 比它看起来要多元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 男主的那种自我中心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 观众视角更接近上帝而不是对男主的共情代入 所以他身上的小缺点也变得可以包容和接受了
无论是哑女还是女司机还是死去的妻子 在这个故事里 真正扮演着有力量去推动他的角色几乎都是女性 她们本身带有的力量比男主角更强 是让我对滨口老师回心转意的原因 他刻画的女性角色真的几乎每一个都很有力量和活力 尤其是在他所刻画出的女性压抑感严重的日本社会环境中
我在想象滨口想要拍这个主题的原因 或许只是想要呈现这种推动发生的瞬间的模样 在我心目中最好呈现它的那一幕就是那两支烟了 那个画面寓意着在女司机的推动下 他们俩终于正巧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 但是那几乎只是维持在那一个镜头的美好
这是我对最后的部分不满的地方 在拥抱的那场戏 三浦透子的角色已经开始往下跌了 西岛那段自白虽然很动人 却又在故技重施行使着扮猪吃老虎的做法 他虽然在对着自己想象中的妻子独白 但是却同时有意无意地包容下了女司机和他相似的罪恶感 因为这些话她在故事里并没有得到最后说出的权力 而是他带着替她说的意识一起说了出来 或许是我在意太多了……
总感觉这个拥抱的意味本身也具有争议 也导致了结局的那一幕呈现的多义性 他们的拥抱到底只是同罪之人各自忏悔时候的互相取暖 还是两个不断互相扶持的人 最终在心灵上达到了平等的沟通?我甚至觉得滨口故意保留着这种不确定性作为这个电影的主题 因为对不同观念的人来说 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视角或许会带来不同的安慰 对我而言 这是一部讲述罪恶感的电影 所以我会更倾向于前者 但或许有人更珍视电影里两个人非常克制地帮助对方的意图 那就会更希望是后者
3.
我觉得这个电影的结构最强的地方就是在于 无论是前者(自我救赎)还是后者(人生温情) 在整个电影的结构框架下都是可以说得通并且不会显得头重脚轻的 这就是结构 它在互文上的多样程度导致了它甚至被加上了非常多刻意的韵脚 来不断提醒观众它互文的不断出现(我其实挺不喜欢这点的 但是它本身存在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可以说强化了结构)可以拿出非常多的细节来分析(B站有视频 不搞了 都挺明显的)
这个电影能够在学院电影界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在我看来几乎完全是滨口龙介一个人的胜利哈哈哈 不吹了 吹他的人已经太多了 希望能少点 他的劣势还是很明显很明显的而且他没有选择洪常秀那样直接规避风险 但是我还是想说 如果它的结构能够实现到100% 这会早早预定2020年代世界最佳电影的前三名(住嘴吧)
4.
缺点很多 非常多 多到我怎么抱着对西岛叔叔的爱和滨口老师的爱也给不了五星的程度
来列个list吧
(1)对万尼亚舅舅过分依赖 我对万尼亚舅舅没有什么感觉 所以自始至终真的没办法get到那些点 这应该是滨口想要达到的一个共情高度 不然也不会这么整篇地用它来穿插 导致对观众的情感参与度 要求实在太高了
(2)冈田将生 不用多说了 他尽力了 我一直挺喜欢他的 但是他真的比西岛还要毁滨口龙介 这个电影一半的地方都被他太过缺乏想象力和用力过猛的表演毁了 包括很重要很重要的那场车内的戏 要不是他下车后那个车后窗远离的运动镜头达到了一种超脱表演的诗意 那一整场戏几乎都完蛋了 但是反而他被抓走的时候的那个场景演得非常好 我觉得选他来或许就是为了让这个妻子出轨对象呈现出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这是我看小说时候完全没想到的 很有意思
(3)死去的妻子 因为妻子是一个自始至终都时刻悬挂在男主头顶的幽灵 而戏份却又不多 我觉得她需要黑木瞳那样的感觉给人一种一出场就“啊这样的女人他绝对搞不定的吧”的感觉 雾岛姐姐在今日子和冈田将生演暧昧的耶 突然跟西岛叔叔对戏 虽然我觉得她演很不错 但是气场真的不够 快被西岛叔叔压过去了 理想状态下效果应该是反过来的
(4)西岛叔叔的前一小时和很多很多小细节 都……啊 不说了 反正他的自我意识持续到冈田将生被抓走才彻底消失了 后面就演的超级棒 但是太晚了
(5)台湾女孩 真的演得不行 被韩国的几位演员横着爆出n条街 完全就是和冈田将生同一水平 主要是台词功底 让我怀疑台湾人能不能演好莎士比亚(?)……后半段很多多语言群戏的 本来就很难让观众咽下去了 她的表演有点雪上加霜……
(6)一些有些傻的戏剧梗 开头西岛还在舞台上演跨国表演的等待戈多这个设定太戳我雷点了 这就像第十二夜里乱改哈姆雷特唱成dragqueen版一样让人尴尬到浑身鸡皮疙瘩 把它换成君臣人子小命呜呼不是逼格一下子上去了(不是)
(7)床戏拍的像mv 没有欲望只有冰冷的美感 说实话让人有些不知所云 只接收了最低等的信息传递:男主很爱自己妻子却其实根本不了解她 让我怀疑滨口是不是只想呈现西岛叔叔美貌的肉体 除了最后那一次床戏是有意义的 视角也最为冷酷 导致几场床戏让我感觉轻重差别真的非常大 说起来感觉妻子有时候就在扮演七腮鳗似的 虽然这就是村上的文学的精髓 可能是我始终不认可人给物化的这种思路吧……
(8)一些过于矫情的台词(听得懂日文的部分 感觉不是偶然与想象那样的翻译事故)包括西岛和冈田在酒店酒吧关于性的聊天 电影开头妻子讲述的故事的一些台词(变得更矫情了)和表演也有关系 还有一些翻译还是多国语言问题导致的多语种里一些话很别扭不像人日常会说的话 但是有些角色的台词又非常的生活化 造成了对手戏的时候有奇怪的落差
(9)男主向女司机求救让她带他走的时候的心理动机 我还是觉得勉强 同时这场戏里两个突然非常冷漠的韩国制片人的表演也让我觉得这里设计很生硬 类似的生硬其实电影里还有好几处 但这处太关键了
(10)要讲的东西太多了塞满了结果很多都没讲深入
5.
关于它的核心剧情设定之一 多国演员用各自语言来表演 最后用哑女来收束 我觉得是有别的表达意味的 但是我感觉好像比较浅 总之我自己有很多的想法在这上面
第一当然是觉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distractive 我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它呈现出不同语言持有者对不同语言下的契诃夫的驯服方式差异有多么巨大 尤其是台湾……
这种企划本身是存在的 我其实作为戏剧观众就一直不理解它的合理性 它的aiming给我一种类似这些年英国持续在困扰着的莎士比亚现代化改编问题一样 你到底应该选择倾向当代还是古代?将他们并列在舞台上同时呈现到底是否合理?这里面有太多细节调度的部分了 比如成功的改编2013版奥赛罗 失败的改编2019版麦克白(嘿嘿) 呈现出舞台 语言 台词处理方式等等的配合是否合理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我觉得多语言同台本身就是一个绝对产生疏离感的形式 它注定会将剧本拆得几乎达到抽象的程度 滨口选择这个形式 我个人的理解是 一方面是男主为了分散自己几乎已经快神经质的执念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呈现出海浪一般的多人讲述故事呈现出完全不同面貌的形态 (就像他和他死去的妻子的故事那样) 但是我总觉得国籍文化在这个电影里真的非常真实 真实到让我想起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我有种隐约的感觉滨口想要折射或者呈现出亚洲现在的文化布局 但是又好像并不太清楚还能分析到什么程度 或许只是呈现而已 但这个呈现比洪常秀差远了
这么想 这个电影其实大概四星可能都有点勉强😂只有抽烟的镜头是他这些年电影里真正的神来之笔 实际上完成度来说还不如夜以继日……
(先到这里吧 后面还有想起来的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