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讨好型人格
查看话题 >“情商高”,不是从不发火,讨好所有人!
前言
蔡康永曾说:“情商高比智商高更让人幸福,因此情商高更重要。还有一点,是谁定义的智商评估的呢?智商高也只是一个伪命题。情商高并不是从来不发火,从不生气,那么空做一个没有情绪的皮囊,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最近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情商低时,听到一个播客,瞬间点醒了我。一位女作家,回老家会怒怼那些冒犯自己的亲戚。她承认自己就是所谓的“情商低“吧。
主持人提到,西方人的情商高,是知道自己边界,敢于发声,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有很强的同理心。而国内的情商高,好像是讨好所有人,避免冲突,和气和大局是第一位的。
正文:
一.情商确实很重要!
情绪商数,简称情商(英语: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EI或EQ),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于1991年创立,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
情商高的人更容易在社交中得到快感,甚至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领导者其实智商平平。最著名的案例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他的智商检查仅为91,在美国低于90就可以视为智障。(这个案例有待考证)。
但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他高考三次的经历,数学曾拿十几分的案例,众所周知,他的成功,可以视作情商打败智商的最好案例了。

当我看到情商一词,出现在1991年时,惊了一下,原来情商还算是比较“年轻”的概念。但是我们古人早也有“话术”“谋略”以及“婉转”等用语,以及近些年很爱用的“套路”,北京话叫“会来事儿”,“社交牛逼症”等,能体现出,我们其实对情商这一概念,并不陌生。
最让我惊喜的发现是:情商跟增加免疫力有关,因为情商高的人更能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而情绪低落,生气易怒,害怕社交,抑郁这类情绪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会生很多奇怪的病,比如抑郁症,尿道感染,恶心,胃病,甚至引发心脏问题。
我曾写文吐糟过的情商低的希腊同事,她经常生病,她确实免疫力很低,很容易生气,我和闺蜜都有情绪非常低落时,导致了胃病和尿道感染,因为情绪低落喝水少,没有食欲,吃饭不规律。
所以我真的怀疑,情商和情绪,免疫力以及生病这些事,确实互相之间有关联,毕竟情绪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一项。
我这周经过思考,在日记写下了这句话:“所谓情商高,绝不是讨好所有人。”
不止一次提到自己从小因为父亲严格打骂我,让我不能展示“愤怒“,不能给在他面前“摆脸色”,以及自己当个几年的留守儿童,从小缺少关注,一直换读书环境,加上曾做过服务性质很强的导游,自己一直有点“讨好所有人”的病根。
二.情商高不代表讨好所有人,从不发怒
那个播客里,女作家补充道:对啊,如果讨好所有人是一种情商高,那么狗的情商也很高,为什么我们要学着成为一只狗呢?说完二人笑作一团,我也跟着笑了。
对啊,我们为什么要学成一只狗,见谁都摇尾乞怜呢?问题是现在的狗都不这样了,都只会讨好自己的主人,更何况是我们人呢?

写这篇文章起因很小,是来自于与一位读者后台私信的“撕扯”。
即便我刚读过另一个博主对情绪稳定的建议,我也很认同的一点:不要一睁眼醒来,就看手机,因为大脑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一睁眼看到一些负面信息,很有可能会毁了自己一天的情绪。
但是我还是手欠,充满期待的点开了私信的小红数字,蹦出来之前一个读者的回复。那个读者一开始很礼貌的问我国内的幼师如何来德国,如何做等几个问题。我还算是客气的回复了她的几个问题,告知国内很多文件需要公证。
对方没有感激,直接抛来下一个问题:“啊,那该如何公证文件呢?国内小白表示一点也没经验…….”
那天,我也是刚起床,这种问题,让立刻联想到我在北京读初中时,语文老师曾因为我们偷懒,很生气的说过:“你们就差我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嚼碎了,塞给你们嘴里了是不是?”
我不太客气的回复道:“网上咨询很多。我有专业的咨询链接,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参与,毕竟我也是有工作和写作任务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出国不易,不要做伸手党,时间也是金钱,非诚勿扰。”
对方终于安静了几天,我心其实还挺开心,看来一提到收费咨询,对方就安静了,那么挺好的,毕竟我有自己的主业。 结果几天后的这天早晨,我醒来,第一件事儿打开豆瓣私信,更开盲盒似的,对方连续回复了好几条:“好的,那我看一下。”
接着她说“你还是多读一些情商类的书吧,你情商一定有问题,凭什么贴标签,说我是伸手党?”
早起看到这种回复,我没有像一年前,就生气的忍住了,或者直接截屏发到网上,让大家评评理,而是也攒了一段话,发过去后,显示出一个红色的惊叹号。对方已拉黑,我这大早上,碰的一鼻子灰!

之前的会习惯性的躲避矛盾,被欺负了也为了“和气”,吞下所有的委屈。每天戴着面具微笑,无死角的圆滑处事,让所有人满意,尽力让所有人都喜欢我。
这四年在德国的生活,让我每天在德语环境里气势汹汹,直来直往沟通中,渐渐松动了“讨好型人格”,甚至还有了点攻击性。直到无意间我听到了播客,发现,哇哦,原来情商高也有中西文化差距啊!
国内的情商高,强调的是和气生才,放在西方的直来直往社交场上,其实是一种软弱。但是回复国内的读者,我确实好像还得回归大环境,拿出淘宝客服的服务状态,亲爱的,亲爱的。
三.自学情商+案例分析
情商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跟智商不一样,情商可以后天学习改善和提高。美国著名作家兼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丹尼尔·高尔曼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情商(EQ)——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并出版了《情商》一书。
他指出EQ由五个向度所组成自我察觉、精准的情绪自我察觉。(emotion self-awareness)、自我规范、自我激励、同理心、现实检验能力。
我会根据这五项的定义,加上自己的小案例,送上不成熟的小建议。

1.自我察觉
精准的情绪自我察觉。(emotion self-awareness)
案例分析:
比如上文我写道的,遇到了一件不开心的事儿,你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开心。我一醒来就看到国内小白连续发问,尤其是问完一个又一个,是有点不耐烦了。我现在反思当时为什么生气,除了早起,被连续问到不耐烦的情绪背后,其实有两个层面。
第一,我期待的是一种正向沟通,比如有读者写很长的烦恼,礼貌的咨询我意见,或者是因为我的状态不好,鼓励我,甚至虚荣心作祟,我期待赞美。我是期待与读者的互动的,因后台私信,认识了不少编辑约稿,也有很多也在欧洲生活的豆油,她们成了我海外生活的重要精神后盾。
第二,我有太多次不好的免费咨询体验,大多数真的只是问问,经历过无数次后,我才出此下策,收费咨询。这次我认定对方只是问问,其实根本不会操作,在浪费我的时间而已,我的帮助其实是无效的,因为对方的问题是一个无底洞。尤其是这个读者提问的如何公证文件这类问题,其实百度一输入就可以跳出一整页内容。
其实这么说来这个小读者还挺厉害了,不讨好他人,敢于生气,也指出了我不耐烦其实是跟情商有关系,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耐烦情绪。
如果因为他人的一句话陷入自我怀疑和负面思考,这类事,发生很多次了。我开始真的反思,自己好像确实有情商问题,因为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这是最初也是最难的一步,清楚自己的情绪边界,然后守护边界,不允许任何人践踏我们的内心边界。

- 小建议:意识到情商的存在,是最重要的第一个环节,俗话说知己知彼,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时,知道自己的边界时,才能更好的宣誓主权。
我现在会尝试睡前挤出10分钟记录自己的比较大情绪起伏写下:
1.What 是什么情绪。2.Why 有这种.3.反思good or not .4.How找到解决方案。也许是小题大做了,这位读者,让我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以及自我情商的反思。我的应对方案是:
1禁豆瓣三天。2.严格执行睡前睡醒不看社交媒体。3.编辑一条比较礼貌的统一回复,让有有兴趣的咨询的读者直接去看咨询链接,不做多余的回复。
4.继续学习情商这件事儿,真的很有意思啊!
2.自我规范
积极、适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自我情绪。情绪的表达是可控的,不会“情绪失控”。
案例分析:
观察自己,什么时候是自己情绪最容易失控的时候?比如我是在早上或者下班很累的时候,以及非常饥饿的状态下,我是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这一点尤其是在处理亲密关系时,非常重要。你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容易生气,最容易情绪冲动。比如我知道我伴侣有起床气,所以我会早上给他一点独处的时间,下班后回家,我知道自己情绪有点低落,会跟伴侣提前打好招呼,麻烦他帮我点一个外卖或者是电饭煲里先做好饭。回到家,我会要求一点点独处的Me time时间,刷刷剧,单纯的吃顿拉面或者直接倒在床上,睡上一觉。
小建议:
越早能察觉到自己的不开心,并且合理的表达出自己的不开心,其实也是一种情商的修炼。
现在更开始,睡前和睡醒前,会关掉手机,远离社交媒体,下班后很累时,也会减少社交,因为这个时间段很容易情绪冲动!总结出自己一套情绪低落的应对策略吧,比如物理远离产生的冲突的人,保持独处,出门散步,转移注意力,避免情绪失控时的做冲动决定,比如冲动消费和暴饮暴食。

3.自我激励
调动情绪,达成自我激励、自我驱动,完成目标。
案例分析:
这位读者让我回忆起当年,我为了出国这件事儿,多次请留学生吃饭喝咖啡喝酒的往事。出了学校,哪还有提供24小时免费询问的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过上自己要的生活呢?
当年,为了提前搞清楚留学签证细节问题,我还特意去过上海的德国中心,留学签证的门口蹲点“抓人”,抓到一个补办留学签证的女生,跟着她去小超市买水,想请对方喝咖啡,加了微信,问一问准备细节。
对方也因为我问得太多表示不耐烦,告诉我6个字:善用搜索引擎。真正出国留学后,我发现信息检索能力,也是大学生的重要基本素养。
当初问朋友圈里,问我如何出国这件事儿的人有20多个人,但是只有一个,真正的来了,她读了我所有的文章,是真的发了好几个红包。
因为对方进入过社会,有了工作经验,知道社会人的时间是需要金钱去计算的,所以后面在国内读语言班,跟语言班的老师处的也很好,也会给对方塞红包,她的德语老师还帮她写了德语推荐信。
小建议:
情商是需要经历和阅历的。如何跟人打交道,对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小白来说,确实是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定大目标,但是按小计划一步步去实现,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
我打算给自己一到三年的时间,去好好提高情商,争取改掉情绪冲动,不耐心,以及过度在乎别人言论的问题。
4.同理心
共情能力强,通过细微的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很好的“聆听者”,当别人在倾诉时,能巧妙地回应,表达理解、尊重对方的诉求。善于调控他人的情绪反应,帮助别人表达情绪。

案例分析:
其实类似有咨询倾向的读者,一度让我很烦恼。因为我理解那种,出国之前,面对复杂的手续和签证文件,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手头紧张,囊中羞涩不能找中介,打算自己动手的小伙伴。所以看着后台的问题,如果我不回答,自己不提供一种举手之劳,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内心折磨。
我确实很敏感,以及三言两语间,很快的分门别类的给对方贴上标签(这绝对是不对的),但是确实能给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很快分辨出,这个人是不是我的有效沟通对象,以及好不好相处。
经过反省,我知道自己确实还是不能做到有效的表达情绪,很容易生气和不耐烦。
在亲密关系里,我其实会更注意一点。当我发现我伴侣和朋友社交时,对方情绪不对的时候,我会问他,是不是工作压力大了,或者是不是饿了?知道了对方会情绪低落的时候,并有效的避免因为外界不舒服而跟对方发火,这确实对处理亲密关系和朋友之间相处,很有帮助。
小建议:
开诚布公的聊天,让你的朋友,家人,伴侣知道你的情绪底线。当然前提是,你自己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这就要回到第一步了。
5.现实检验能力
精准和客观地检验现实(reality testing)环境中的资源、有利与不利的事物。面对现实能保持乐观主义积极地接受变化,综合各种资源灵活应对多变的环境和压力,成功地解决问题而不失控。

案例分析:
我曾有一个杭州室友,毕业后我们挤在一个18平米的合租公寓,她睡上铺。她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梦想是去法国看薰衣草田。但是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实到有些悲观,她认为现在那么努力,说不定未来某一天就会死掉呢,所以就别想那么多的活在今天,别期待未来会更好了,谁知道呢?
我很疑惑,“怎么会呢?你每天那么努力,日子当然会越来越好的啦?”我当时好像确实有点盲目乐观,没有被社会毒打过。但是我确实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
当年我第一次自己动手出国前,也想拉着想要周游世界的她,她拒绝了,后面我回国打算第二次正式出去留学,她请我吃饭,在饭局上,她是很现实的,直勾勾的看着我的眼睛说:“你要想清楚,第一次你出去,远方有德国家庭招待你,这一次你出去,可是没有一个人帮你的,肯定会更难的!”
事实上,杭州室友她是对的,第二次我再到德国准备留学,真的非常非常的辛苦,因为疫情和文件公证等一系列问题,我一度焦虑到严重脱发,醒来收到德国官僚主义推来推去的的邮件,就狂奔到洗手间,对着马桶狂吐。当时的伴侣也因为我的情绪化,导致了分手。但是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如此不易,我可能就不出去了。所以乐观,其实真的是一件好事儿啊!
小建议:
适当的现实主义让我认清人生和活在当下,但是持续的乐观主义,看清了生活的本质,面对险阻的“轻敌”,依旧热爱生活,依旧勇于尝试新事物,也许是罗曼罗兰式的英雄主义,同时也是情商世界里,我们要日常修炼的一环。

结语
情商高是,对自己喜欢的人适度示好,与跟自己气场不合的人,能保持不讨厌。
情商高也不是套路人,真诚是所有有效社交的前提,尤其是亲密关系里,还是少用套路,用真诚去换真诚。
如果你遇到过不真诚的人,那个人冲你吐了一口愤怒的痰,这不代表这个世界的人都是不友好的坏人。请可爱的你们,尽可能保持乐观一点,转身去洗把脸,给自己一点修复时间,顺便敷一下面膜,总结一下经验,以后如何避免遇到这类情况。记住乐观的人,并能保持自省和学习,情商都不会太低的!
文章里干货部分,是来自维基百科,以及丹尼尔·高尔曼的《情商》。
达令欧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0+打破舒适圈,拖延成鸵鸟,只能靠看《浪姐6》续命 (5人喜欢)
- 自我和解日记:希望自己练就“下班后不再想工作”的本事 (16人喜欢)
- 柏林日记:来自肯尼亚的美人萨丽 (14人喜欢)
- 2025年2月日记:好状态是天赐的,短暂的,要万分珍惜啊 (12人喜欢)
- 2025年3月日记:生活像被打乱的棋盘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