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人间至味,不过一个喷香的葱油饼



/
圆圆的、金黄色略带点瓷器底圈火石红那种美丽色彩,撒满绿色葱花,还夹着许多水晶般的猪油,随着热气喷薄而出,有着无与伦比的酥香。
关于儿时那张老上海葱油饼,生命力旺盛的味觉记忆,至今也难忘。原来,不吃葱的人遇上葱油饼也会有相见恨晚的兴奋感。
理象国葱油饼

/
对于很多老上海来说,葱油饼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街边小吃,而是儿时的美好回忆,是弄堂里弥漫的葱油香,是早饭摊头前排的长队。油润酥香的葱油饼,从每一天的日出开始,便深深勾住了滚滚红尘中一个个步履匆匆的身影。
虽然这份早市氛围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但那份对于经典早点的情怀,依然能勾起我们无限的渴望。

理象国葱油饼
传统老上海葱油饼之所以成为了大家心中不可抹灭的“白月光”,最重要的一点灵魂,必定要放大量的新鲜小香葱和猪板油,其次,必定要先煎后烘,用炉子进行二次烘烤。这样,才能外脆里嫩、层层酥松,唇齿间都流转着葱香味。

/
但如今,这种纯正老店已不多见,有的时候突然想吃也顶不住饥肠辘辘还要出门寻找排队。这种时候,能在家吃上一口热腾腾的传统老上海葱油饼,简直幸福至极。


理象国葱油饼
刚出锅的时候,外皮焦香酥脆,厚厚一张饼皮,内里油酥层次分明,当丝丝粘稠的葱花撞上舌苔,葱油缠缠绵绵的特殊香味瞬间弥漫,上好猪油的裹挟,也增加了葱香的挥发,此刻的人间至味,不过一个喷香的葱油饼。
理象国,把记忆里的烟火气,像唱片一样刻录在了食物里。


/
它比我之前买到所有速食葱油饼都更加厚实,层层叠叠的葱花肉眼可见的铺满,一拿出来,就有明显的葱花香,但与街头卖的葱油饼相比,又略微薄一些,操作起来更加易熟。
在家制作的时候,无需解冻、也无需额外的加油和盐,因为本身自带猪油,只需直接放入平底锅小火煎,最快5分钟左右,轻松烹饪就可以完成,简单快手的同时,吃起来也更加安心健康。

理象国葱油饼

/
众所周知,传统老上海葱油饼的灵魂,就是舍得放葱!如今很多葱油饼店都会舍不得放葱,或者直接省略炉子烘烤这个步骤,一来传统烘烤是需要碳炉或者通气,会比较麻烦,二来,增加一个步骤也会付出更多时间精力。
但前面也说到,其实烘烤这一步至关重要,做葱油饼的炉子上面一般都有一块有两个耳朵的黑厚铁板,板下是炉膛,最上边有一圈烤葱油饼的炉壁。

理象国葱油饼
放好葱、酥油料的葱油饼面团,先在铁板上用一个工具压扁,油煎片刻,再放入下面炉膛里烘烤。烘烤的重点是在于烘掉葱油饼里多余的油的同时还能保持湿润,这样葱油饼酥脆好吃,葱香味也愈发浓郁。

朴素的食材,简单的制作,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恰恰是这朴实无华最为动人,这一点,理象国做到了。
理象国葱油饼
那种味道,它就像寒风下的温柔,像沮丧时的治愈,像街上许久都闻不到冷不丁出现的烟火气息,足以让人在城市的不断变迁中找到回忆的共鸣。
城市越大,人间烟火越是难寻,最难能可贵的是,幸好啊,还有人在努力坚持传承老手艺,幸好啊,还有人在诉说着老上海的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