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备考心得
考试分为客观题阶段(上下午各3小时)和主观题阶段(上午4小时),通常情况下,客观题成绩在考试结束后一周左右公布,客观题成绩公布与主观题考试间隔约一个月左右时间。我的客观题成绩是208,主观题成绩是116,并不是大牛,仅仅是从我的角度给出一些参考意见。零基础通过考试的有效备考时间建议是在800小时以上(含主观题的备考时间),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在考试不因疫情延期的情况下备考4个月左右为宜。即使考试延期也不要自乱阵脚,放平心态,按部就班地执行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即可。


◆老师推荐:
刑法柏浪涛、民法钟秀勇、刑诉左宁、民诉戴鹏、行政法李佳、理论法马峰或白斌、商经郄鹏恩、三国法杨帆
推荐的学习顺序同上,刑法民法内容较多且侧重理解,刑诉民诉是程序法,行政法则是实体法+程序法,理论法、商经、三国法侧重记忆,放在其他科目之后学习。
◆客观题阶段
课程建议听强化班,先修班没有必要,基础班课程时长比较长,可能会讲一些故事,个人还是希望听课更精炼紧凑一点,避免走神抓不住重点。
备考资料:用强化班讲义即可,一定要记笔记、做注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给第二轮复习增加难度。
练习:有章节练习的话可以学一章做一章的题,电脑端可以用学法网,手机端可以用竹马法考等。平时可以分科目做题,错题至少再做一遍,考前建议至少做一到两套模考题,因为考试时各科题目是乱序的,要提前熟悉并适应。
客观题实际上并不难,很多题凭借模糊的印象或者朴素的法感情也是能做对的,不要因为平时练习的正确率不达预期就放弃参考,多做多思考,坚持出考即可。
◆主观题阶段
主观题阶段不考三国法,理论法只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商经和行政法二选一,且商经仅包含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讲义中包括了少量票据法和证券法)。
课程只听了理论法课程,这个阶段时间非常有限,应当注重下笔而非听课(听课基本上也只是把已有的知识点再讲一遍)
备考资料:强化班讲义或主观冲刺讲义(约为50页—100页),民法仍然用的钟秀勇老师强化班的讲义,知识点分解的很细,个人认为更适合应对主观题。
练习:不推荐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答案编写好像不是同一批人,答案没有分解得分点,有的答案明显冗长,而考场上作答更注重效率和效果,即在有限的时间里答到得分点,而非赘述。其答题模式亦不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可模仿性。推荐做各科目的主观题破译,学有余力的话,建议做一做众合法考主观题突破150分。老师们的微博也可以关注起来,主观题备考期间发布的知识点或者思考题有可能会考到,毕竟法考有时不考一般考特例。同时,需要注意,这个阶段强调思考与准确运用,与客观题阶段依靠对选项的大致印象就能得分存在根本性差异,所以必须动手做题以达到精准记忆知识点的目的。
理论法(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第一道大题,分值高(接近两道大题的分值),对于能否顺利通过法考影响重大,提前背熟相关材料是足以应付这道题的。我是背诵的马峰老师的资料(用于考试输出),然后看了下白斌老师的资料(了解可能的出题方向)。每天早晚各花半个小时把背诵的3000多字的内容打出来,既能强化记忆又能提升打字速度,早上来不及也会默背一遍。这部分的考试用时建议不要超过20分钟。
其他科目的习题也建议分科目在电脑上作答,方便核对答案并进行标示。
◆其他建议
1.可以加一个法考学习的QQ群或微信群,便于了解考试相关的注意事项,如考前14天防疫打卡和核酸检测要求等,避免因场外因素影响考试。
2.不要等到客观题成绩出来再准备主观题,不仅会浪费掉一周的备考时间,还很难延续之前良好的备考状态,知识点也会有些生疏了。
3.按照自己的节奏备考即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不一样,没有必要进行比较。法考就是一个60分的考试,但要想稳稳通过,最好还是拿出80分的干劲来准备,毕竟合格线那一分也是能压死很多人的。
4.唐顿庄园里有这样一句话,“Lawyers are always confident before the verdict,it is only afterwards they share their doubts”。即使无十足把握,也应当自信满满,况且谁又有十足把握呢。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定要坚持到考试结束,胜利往往就在于最后那一点点坚持。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21年的考试,本来以为自己过不了了,过了一周才敢查成绩,结果是以108分幸运地通过了考试。法考结果与我们做题的感受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会有意外之喜,坚持就会有希望。
5.考前可准备眼罩和耳塞等,避免因考点附近住宿条件不佳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