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年代照明路灯的灯光多是黄色的
为什么80年代照明路灯的灯光多是黄色的,而不是白色的,下边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其实七八十年代中国城市路灯是高压汞灯,发射365nm紫外光,外面涂三色荧光粉,荧光粉吸收高能量的紫外光子,放出红黄绿三色光子,最后给人眼的感觉就是白光。这个原理跟现在的白光LED灯是一样的。直到80年代后期才第一次见到高压钠灯,能级跃迁直接发589nm的偏黄橙色光,没有荧光粉中间商赚差价,能效肯定比高压汞灯要高得多,所以现在的路灯是黄色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省电费 黄光灯(钠灯)的优点总结一下大约有5点。 在LED出现以前,白光灯主要是白炽灯,路等使用的黄光灯是高压钠灯。根据资料,高压钠灯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几倍,寿命是白炽灯的二十倍,成本更低,透雾性也更好。此外人眼对黄色光比较敏感,并且黄色光给人温暖的感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我们来聊聊钠灯的缺点,毕竟如果缺点不符合路灯的需求,那么不管它有多少优点,都是会被一票否决的。 高压钠灯的主要缺点在于显色性差。显色性是光源的一个评价指标,通俗来说就是将光源的光投到物体上,显示的颜色与物体本身颜色的区别。显示的颜色越接近物体本色,光源的显色性就越好。白炽灯的显色性较好,可以用在家用照明等多种照明场景。但是钠灯的显色性比较差,无论照在什么颜色的物体上,看过去都是黄澄澄的。刚好合适的是,道路照明对光源显色性要求不高,我们在路上只要能发现远处有一辆车开过来,能辨别它的大小(形状)和速度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区分这辆车到底是红色还是白色。 因此,道路照明与高压钠灯几乎是一对“绝配”。路灯需要的优点钠灯几乎都有;钠灯的缺点也都可以被路灯所容忍。因此即使白光LED技术已经成熟,还是有大量的路灯采用高压钠灯。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光源的产能用到更合适的使用场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