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2022奥斯卡颁奖典礼倒计时,今年份的盲猜码好啦!
去感受它
春节期间没能完成任务,2021年的个人十佳还是没能写出来,但写电影么,怎么着都得卡个什么点,年终总结跟不上,这次跟奥斯卡热点好了。
2022年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在3月27日举行(北美时间),还有个10来天,事实证明码字速度越慢,补的片也就越多,到最近终于把入围了奥斯卡提名的片子挑着看得差不多了。

虽然奥斯卡的评奖参杂了很多因素,最终能够拿到奖,或许和政治正确有关,或许和公关做得好有关,但是总归是一个大众的颁奖,每年还是会关注一下。虽然但是,主要还是希望自己喜欢的导演或是演员能够拿到小金人,至少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褒奖!

以下是盲猜的今年奥斯卡几个重要奖项,纯粹个人喜好,没押中很正常,押中了那就是我喜欢的作品值得!
01.最佳影片

提名的10部电影里看过《沙丘》《不要抬头》《犬之力》《玉面情魔》《驾驶我的车》。
虽然陀螺上一部《水形物语》不够让我惊喜,但《玉面情魔》我是真的很喜欢,一个填不满内心空洞,把自己变成了geek的故事,会让人联想到《美恐 畸形秀》,但因为杂糅了骗术、通灵术、心理学,我个人觉得比畸形秀更有看点。
所以还是要相信陀螺,他的怪趣味始终都在。我最喜欢的陀螺的片子还是《潘神的迷宫》,期待能拍出超越这一部的作品。
再来说说《沙丘》。从2020年开始,我入坑了几个科幻主题的播客,被种草了不少科幻小说,陆续看过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索拉里斯星》,但《沙丘》没有勇气打开,6本实在是太多了。
也是因为听过好几期关于《沙丘》的播客,对背景多少有一点了解,看电影的时候不至于盲看一脸懵,很多人评价不清楚前因,这一点倒是事实。
《沙丘》我也很喜欢,虽然故事不新鲜,王子复仇记也好,星际权力斗争也好,故事讲的是什么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科幻电影所展现的想象力。


沙子像是海浪一样翻滚,沙虫和弗里曼人自成体系的生存模式,这些都靠想象力呈现成为视觉奇观,就凭这些点我也觉得维伦纽瓦的《沙丘》值得。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头,还是不要押这一部得奖好了,不过《沙丘》还是有实力拿下各种技术类的奖项,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说不定会包揽。


还有《不要抬头》,这一部是我在完全不知道剧情的情况下打开的,众星云集,也挺讽刺的一个故事,但是总感觉太大数据了,就是一部按照互联网热搜词条做成的电影,观众想看什么就往里面塞什么。
疫情这几年,有过很多天象奇观,也时不时出现某某陨石差一点点撞击到地球的消息,曾经和朋友做过一个设想,我们聊起如果陨石真的撞击地球,那天空中绽放的应该是最璀璨的烟花,看着烟花迎接死亡,那也应该很圆满吧。

在《不要抬头》里,那朵烟花真的绽放了,地球人看着陨石向地球飞来,在天上划出漂亮的弧线,末日很刺激也很美丽。
还有一部《驾驶我的车》,由于电影3小时,压了很久没看,直到2月底终于给看了。
电影的文本感很强,戏中戏的嵌套融合着抽离与和谐,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可以给这部电影很多解读,但好像所有的解读也都不在点子上,这也是看电影的有趣之处吧,评价很私人也很主观。是日本导演擅长的平静之下的暗涌,整体很舒服,后劲也挺大。

但按照本心来选,我还是押宝《犬之力》拿到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我是在被剧透的情况下看完了全片,但即使被剧透,带给我的观感也很特别,有同性元素没错,但如果以“叔侄恋”来打标签,就显得太片面。
以女性观众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会有一种身份互换的奇异感,看多了男性导演凝视下的女性角色,再看到女性导演凝视下的男性角色,隐隐是一种打破了性别藩篱的痛快。

表面和内里所呈现的是不同的形象,在表露出真实情感的那一刻,也是防线被攻破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想法——“男性也被压抑得挺惨的”,社会标准要求他们不能表现出脆弱,不能没有力量,不能没有作为,不能落泪……因为这些是女性身上的特质,男人不能拥有这些特质,因为这些都与社会化标准不符。
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会从另一个方向感受到女性的力量,既然已经被定义了这么多的标签,那女性再怎么“发疯”都是正常的,发疯到了极致然后呢,是另种程度上的伤害,而“标准”要求男性不能发疯。

不知道男性观众看《犬之力》是否有觉得被冒犯,如果有,那我觉得导演想要传达的一部分想法被接收到了吧。
另外《犬之力》的导演简·坎皮恩提名了最佳导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提名了最佳男演员,期待这部电影在奥斯卡上拿奖到捧不下。

列举完最佳电影的提名,也就差不多把已看过+入围了的片子总结了个大概,但还有几个奖项因为有我喜欢的片子,再单拎出来写一写。
02.最佳女演员

上面是今年的提名,《斯宾塞》《暗处的女儿》和《平行母亲》都看过了,另外两部口碑一般,多半不会补。
《斯宾塞》的前期评价很不错,对于小K的演技,外媒豪不吝啬他们的赞美,但放到国内评价还挺两极化,有人觉得小K演技在线,细节呈现很不错,有人觉得她演得别扭。
不管是这部电影,还是小K的演技,我觉得都挺特别的,因为剧情设定,她需要把黛安娜演成一个“发疯”的王妃,只是如果要和奥利维娅·科尔曼(《暗处的女儿》)以及佩内洛普·克鲁兹(《平行母亲》)竞争,可能胜算不大。
《暗处的女儿》根据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早年的小说改编,就是写出《我的天才女友》的那位作家(《我的天才女友》无论是原小说还是剧集都非常精彩,剧集第3季已经结束,第4季的主演换成了《暗处的女儿》里客串出场的一位意大利演员,也算是梦幻联动了吧,很期待)。
看完《暗处的女儿》,首先想到的是四个字——母职惩罚,很少有母亲是不爱孩子的,但对于孩子的爱,又掺杂着很复杂的感情,育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多数情况又是由母亲一个人完成。

说起来,这3部电影的主题还挺相似,都是女性角色为主,讲述的故事也都围绕女性身份和女性生活展开。
《斯宾塞》是黛安娜王妃的王室禁锢,《暗处的女儿》是成为母亲的枷锁,《平行母亲》是发生在两位母亲上的纠葛。
但是由于我真的太喜欢阿莫多瓦了,我还是把最佳女演员押在了佩内洛普·克鲁兹上。
阿莫多瓦不会令人失望,我一开始看到他拍了两位母亲的故事,还在想阿莫多瓦也赶趟儿开始关注起了母亲的育儿难吗?直到看到成片,果然是阿莫多瓦会拍的故事。

是两位母亲的故事没错,和育儿有关系也没错,重点在于加入了很多的抓马和奇情,两位母亲之间的感情发展也很特别。还有一条主线是关于家人和家庭,到结尾两条线交叠,整体很流畅,看得也很过瘾。


虽然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不及上一部《痛苦与荣耀》,也比不得他的老片《欲望法则》《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但阿莫多瓦真的擅长讲述女性的故事,也擅长讲述关于母亲的故事。
03.最佳国际影片

看了《驾驶我的车》和《上帝之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还躺在盘里,讲述的30+女性的故事,找个时间会补。
前面说过了《驾驶我的车》,亚洲人更能共情含蓄克制的表达,是否能在奥斯卡上拿奖不太好说。
《上帝之手》是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他的前作有《年轻气盛》《绝美之城》,他也参与过《我的天才女友》和《年轻的教宗》的制作。
《上帝之手》的命题其实不及上述作品深刻,更加的私人化,讲述的是小城青年(导演自己)的成长,可以看作是导演对自己生命历程的回顾。
这么一看,其实《驾驶我的车》和《上帝之手》都挺私人的,只是我的个人喜好还是更偏向于《上帝之手》。不刻意,漫不经心,平静平淡,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是在经历的生活。

04.最佳动画短片

今年的动画长片中我看过的两部都没啥看点(《夏日友晴天》和《魔法满屋》),《寻龙传说》还没看,没资格做评价,《逃亡》比较特别,奥斯卡有两个提名,需要找时间补补。
动画短片找了个下午集中补齐了,《知更鸟罗宾》实在一般,《兽性》看得有点懵,其他的3部——《艺术事务》《拳击芭蕾》《皆为爱》都还挺有点的,只是《皆为爱》实在是太戳我心了,为了它,最后再来写一写。
在2019年开播的剧集《爱死机》里,第3集《证人》的评价很高,画风有特点,完成度也很不错,在10来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挺刺激的循环故事,因为热度高甚至还出现过里面女主的仿妆。

《皆为爱》正是这个短片导演的新作,从画风就能看出《证人》的影子。
故事不长,15分钟,以“爱”为主题,都市男女形形色色,讨论着约会对象、亲密关系、爱情和婚姻。经历着相遇分离,甜蜜难过。碎片化描述,台词不多,留白很多,想象空间很多。



一出现代人爱情众生相,看完突然串片场到了诺兰的《信条》,“不要试图理解,而是感受”。对于“爱”这个无法给出定义的虚无字眼,感受比试图理解或解释,更能代表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以上就是今年奥斯卡的看片总结了,另外计划看的还有《甘草披萨》《西区故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看电影很有趣,提供给观察感受这个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2022年当然要继续看电影,毕竟有电影看真的太快乐。随着一个月一个月的过去,奥斯卡、戛纳电影节、上海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会轮番着来,不管是能够亲自去影院看,还是通过网络看到新片评价,都值得等待。
等待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