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254):兵围麟州
公元1041年7月,在休整了将近半年之后,在宋朝还没有完全从好水川的惨败中回过神来之时,李元昊再一次磨刀霍霍准备对宋朝动手了。
注意这个时间点,这时候可是盛夏时节,游牧民族的政权攻掠汉地往往都是选在秋冬时节,可兵法上也说了,行军打仗就得讲究个出其不意。李元昊不但在出兵时间上整了个出其不意,就连他这次出兵的方向也是让宋朝大呼意外。在被李元昊痛击了两次之后,宋朝在陕西四路的防守是愈加严密,而且在有了两次惨败的教训后,李元昊要想再跟宋军玩引蛇出洞然后打伏击的把戏也就不灵了。为此,李元昊放过了陕西四路 ,转而把目光投向了西夏的东北方向——宋朝的麟、府二州。
这里是宋、夏、辽三国的交界地带,也就是如今陕西、内蒙和山西的交界点,更是宋朝折家军的地盘。对西夏而言,这里也不是什么陌生地域,李继迁、李德明在世的时候就没少在这片地方跟折家军兵戎相见,但却始终无法撼动此地。自宋夏开战以来,这里倒是显得很安静,可这不代表李元昊就把这里给忘了,况且在李元昊围攻延州的时候折家军可是攻入了西夏境内踹了李元昊的屁股,所以他现在想要报仇。
促使李元昊决心在此处用兵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宋朝这边有人愿意给他做内应。此人名叫乜 [niè]罗,他是宋军里的一名蕃族将领,因为立下了军功所以他便厚着脸皮向麟府路的兵马总管康德舆讨要锦袍等赏赐,可康大人也不知道是真么回事就把他给拒了。乜罗黑着脸退了出去,回去之后便当着人对康德舆是破口大骂:“老子出生入死何等勇武,可讨点赏赐竟然都不给,康德舆这个老王八蛋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其实只是很平常的牢骚话,可在有心人听来这却不是如此简单:你乜罗本就是一个党项人,现在这般满腹怨言怕不是想打什么鬼主意吧?于是,有人便开始在私下里说他想要谋反,想要去投靠李元昊,更有甚者,有人说他因为心怀怨恨便准备哪天在战场上从背后对自己人下黑手。正所谓谣言猛如虎,时间久了,乜罗也开始害怕了,总担心自己哪天就被人给抓了然后就地正法,这时候他才真正开始谋划着投奔西夏。
此事很快就被府州的一个名叫张岊 [jié] 的将领给知道了,他找来乜罗一起喝酒想给他做一下思想工作,而醉酒之后的乜罗也不给张岊客气,他直接明说:“我怎么会是那种叛逃之人,我确实想走,但这只是因为我不想死得这么冤曲和窝囊而已。”
自此,真相大白,这个乜罗还真是准备逃离军营。张岊随即向康德舆建议把乜罗给杀了以免后患,可康大人的行为再次让人看不明白,他突然显得很是顾全大局地说道:“如今李元昊四处为寇,我这时候怎么能杀一个蕃部的军官?这会让我军里面的其他蕃部将士怎么想?”
张岊又建议先把乜罗找来喝酒,灌醉之后再把他扔下山崖,然后说他是醉酒之后落马坠崖而死,这样就不会让别人起疑。但是,这事终究还是没成,而乜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功地逃到了西夏。关键在于,他确实去找了李元昊,然后主动申请为李元昊充当入侵麟府二州的向导。
在这件事里,这个张岊看似良心大大的坏,但实际上如果照他的办法做了,那么后面估计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事。而且,张岊也绝非什么阴险小人,若论忠诚和勇武,此人堪称北宋所有将领中的特种甲等选手。
张岊, 字子云,府州府谷人。此人应该是一个家里比较有钱的主儿,因为他在少年时期就参军入伍且从一开始就是一名牙将,但他这个牙将是用钱买来的。不过,他可不是一个浮浪子弟,他不但胆略过人,而且还精于骑射。此人一出道就让他身边的人为之而震惊,刘娥当政的天圣年间,党项那边有一个名叫阿遇的蕃部酋长,他的儿子因为跟他闹矛盾便一气之下跑到宋朝这边不回去了。阿遇大怒,他也不问什么青红皂白,直接就带着大量的兵马闯入麟州境内大肆劫掠,很多宋朝的子民因此都被他给掳走了。
阿遇临走之时放出狠话:“你们如果不把我的儿子还给我,那这些宋朝人你们也别想要回去。”
麟州官府这边也不想招惹这个不讲情理的蛮人,他的儿子便被宋朝这边派人礼送出境。可是,儿子回来了,阿遇却变卦了,他不想把掳掠而来的人口还给宋朝。
陕西方面的安抚使大人见此情形也是愁坏了脑子,他找来张岊并交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你小子平常不是总是吹牛说自己很有本事吗?现在我就派你过去跟那个阿遇交涉一下,你务必把人给我要回来。如果要不回来人,你也就别回来了。”
张岊硬着头皮接下了这活儿,然后就去跟阿遇要人。要说张岊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堪称能文能武,他在阿遇面前一番唇枪舌剑竟把本就理亏的阿遇说得是无言以对。阿遇同意放人,但自己一个老江湖竟被眼前这么一个年轻人给说得哑口无言着实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他心里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你在我这里先待几天好不好?好好玩一玩,到时候我自然会让你把人带回去!”
张岊很是爽快地同意了。当天晚上,阿遇设宴款待张岊。席间,就在大伙儿都吃得尽兴之时,阿遇突然拔出自己藏在袖里的一把短刀,然后切下一块肉并将其叉在刀尖上直接伸到了张岊的嘴边。
“来,吃!”
面对这个很有挑衅意味的举动,张岊毫无惧色地伸长脖子一口就咬下了这块肉。接下来,阿遇又拿出一张弓并张弓搭箭对着正在大吃大喝的张岊把这张弓给拉到了极限,只要他稍一松手,张岊就将立马跑去阎王殿领盒饭。可是,张岊就当是什么也没看见似的,他埋着头继续大口吃肉。
这时候,阿遇的心结总算是解开了,他服了。他走过去拍着张岊的后背哈哈大笑道:“是个爷们儿!”
不过,阿遇对张岊的考验还没完。第二天,他又带着张岊去打猎,这一次他本想在张岊面前耍一把威风,不曾想这威风却被张岊给抢了过去。走在林间,草地里突然窜出两只野兔,张岊眼疾手快地在片刻之间便取弓连发两箭,这两只兔子一只也没跑掉全都躺地上不再动弹。自此,阿遇算是彻底被眼前的这个少年所折服了。
张岊临走之时,阿遇不但将此前所掠的民众全部归还,而且还送给张岊一些马匹和骆驼以示歉意和赔偿。回来之后,张岊立马被升官,朝廷封他为来远寨主。然而,比较恶搞的是,这个来远寨此时在党项人手里,张岊这个官有名无实。可是,张岊可不管这些,朝廷敢给他就敢要。他带着一拨人就杀向了来远寨,然后亲手将军寨里的党项头领给杀了,里面的党项人也全都被杀了个精光,他就此成了实打实的来远寨主。
时年,张岊不过才18岁!真乃少年英雄也!
时光荏苒,此时的张岊已经是一位年近不惑之年的宋军将领,他的顶头上司便是折家军的传人、此时只有23岁的府州知州折继闵。别看折继闵此时不过二十出头,折家的后人鲜有孬种,此时的折继闵早已是一位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军中硬汉。延州之战期间,李元昊之所以最后被迫撤兵其中就有一份功劳是属于折继闵。当时,折继闵带着张岊率领宋军从府州攻入西夏境内大破拉旺、阿儿两族从而让西夏的西部边境就此风声鹤唳,李元昊随后撤兵,延州城也得以保全。
回到此时的七月。
在叛徒乜罗的引导下,李元昊亲自率军突破宋夏边境并很快就直抵麟州城下。这一路走来李元昊玩了一招狠手,他将沿途以及麟州外围凡是他所遇到的蕃部民众全部收拢,然后挑选精壮男子充军,其实也就是给他当炮灰,而且他这样做还可以将麟州彻底孤立。
不同于前几次侵宋时所采用的伏击战法,李元昊这一次的战略目的就是要夺取宋朝的城池,也就是要拿下麟府二州进而对宋朝的军事重地太原形成威慑之势,如此也可迫使宋朝在经贸制裁上做出让步。说实在的,相比延州、渭州和镇戎军之类的城池,这个麟州确实没那么大,战略位置和影响力也没有那么重要,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随便让给西夏。此外,麟州与临近的府州城一样都是傍山而建,想要攻陷它谈何容易?
再者说,麟州城里的守将也是非同小可,此人在此之前甚至是在此之后虽然未必称得上是声名远扬,但他的战功却是白纸黑字地永载史册。作为将门之后,他曾祖父的大名在宋朝的历史里更是大名鼎鼎,此人便是北宋的开国名将、曾经率军仅用时两个月就平灭了后蜀的王全斌。王全斌在《宋史》里有他个人的列传,而在他的一众子嗣和后人中唯有他的这个曾孙出现在了他本人列传的附传里,如此也就可以看出此人不是一般的角色。
王全斌的这名此时担任麟州兵马都监的曾孙名叫王凯,本是太原人氏,但因为其祖父王审钧在陕西与当时的党项人作战时阵亡,所以王家就此在京兆府安下了家。王全斌在生前可是为后人积下了巨额财富,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还都是在他临死之前由赵匡胤赏赐给他的——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只要不败家胡乱花钱,这笔财富足够让王家好几代人吃穿不愁,而王凯长大后自然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家公子哥,既然是富四代自然也就有富四代的生活方式,我们如今的二代或三代们喜欢飙车,王凯那时候也同样如此,不过他当时只能飙马。
某天,少年王凯外出打猎被人指控纵马毁坏农田而被抓进了官府,眼看他就要成为一名劳改犯,但他却因祸得福进入了军界并在后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原来,此时陕西京兆府的知府大人正好是被贬出京的寇准,而寇准在查明了王凯的身份后随即奏请朝廷以王凯乃国家功臣之后为由给他封个官。于是,王凯不但没有被问罪,反而还被朝廷封为三班奉职、监理凤翔盐税。
此后,王凯的为官足迹遍布于陕西、四川和河北等多地,直到宋夏战争爆发他才被朝廷从雄州紧急调往麟州担任兵马都监:王凯同志,祖国和人民现在需要你去守卫边疆,希望你能不负先人更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托,赶紧上任去吧!
很遗憾的是,李元昊在战争初期并没有把麟府之地列为自己的首选攻击地点,这让王凯颇为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不过,在陕西路逛了个遍后,李元昊终于还是冲麟州来了,而且还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突然。
到了城下,李元昊立即命令攻城,可西夏人野战倒是没得说,但攻城这玩意儿却还是功力浅薄了些,况且他最初投入攻城的部队还是准备拿来做炮灰用的泥腿子。话虽如此,但王凯却不敢怠慢,他带领宋军顽强守城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西夏人的进攻,而他自己更是亲赴城楼督战且日夜都甲不离身。
在麟州遭受围攻的时候,身为近邻的府州又在干什么呢?答案是不知情。李元昊这次可以说是将麟州给围了个密不透风,而且他还把麟州周边都给打劫了,以至于麟州连有个出去报信求援的人都没有。那怎么办?麟州知州苗继宣面向城里的所有居民发布悬赏令:有谁能够将麟州被围的消息给带出去必有重赏!
面对苗继宣开出的赏钱,众人虽然心动但却自知没那个本事拿到这笔钱。外面是好几万西夏人围成的铁桶阵,你苗大人让我们出去报信那不纯粹就是找死吗?况且我们就算愿意去也未必能够冲得出去!
就在苗大人急得如锅边的蚂蚁之时,军中的一个已经年近四旬的大叔悄悄靠了过来:“大人,要不我去试试?”
苗继宣扭头一看,见此人原来是麟州的通引官,名叫王吉。
“好!你需要带多少人跟你一起出去?”
苗继宣的脸上是一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色,但王吉却是哈哈一笑,说道:“外面那么多西夏人,我怎么可能还带别的人一起出去,就我一个人便可以了。”
王吉敢夸下这个海口显然是心里已经想好了主意,但更重要的是他还得有这个胆量。说到胆量,如果在麟州城里他王吉说自己胆量第二,那恐怕没有人敢说他是第一。作为一名在军中早就威名远播的战场宿将,王吉此生到目前为止历经大小数十战,每次打仗他都只射一支箭,这支箭的目标就是敌方的主将。射杀掉对方的主将之后他直接扔掉手里的弓,然后扯掉身上的铠甲赤裸着上身就杀入敌阵,如此悍勇之辈在所有宋军将士里当属独一份。这样的猛人又岂是无胆之辈?
当天夜里,王吉换上了一身西夏的军服,然后带着一副弓弩和几日的干粮被人用绳索悄悄地放下了城墙。他大摇大摆地穿梭于西夏的军营,遇到巡哨的西夏士兵他还用党项语跟对方打招呼,他就这样成功地穿过了西夏人的包围圈跑到府州去求援。更神奇的是,报完信之后他再用同样的方式再次返回到了麟州城内,麟州的将士对他这次的举动都报以“万岁”的呼喊。
不过,府州尽管得知了麟州被围的消息却有些爱莫能助,府州方面为何不去救援麟州?因为兵力太少,也因为不想被李元昊再次围点打援。府州城里的宋军才六千来人,这么点人就算一起出去救援麟州也未必能让李元昊看得上眼,更何况府州城还要不要守了?虽然府州没法抽调兵力过去支援麟州,但它可以把军情上报,那么麟州的援兵到底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