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小记】
跑步需要知道的几个指标
1、体脂率:决定一开始怎么跑的基础指标
肥胖:男性的体脂率高于26%就属于肥胖
腹肌:体脂率在14左右就开始能看到腹肌啦
体脂秤:靠微电流通过全身,利用水分导电、脂肪不导电的原理。
2、最大摄氧量:决定一开始怎么跑得舒服的指标
量化指标: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人体心肺功能的量化指标,同时由于身体的氧化反应是在肌肉线粒体中完成的,它的数量决定了人体可以消耗能量的多少,所以最大摄氧量同时也能反应肌肉中线粒体含量
具体数值:男性达到40ml/kg.min,女性达到36ml/kg.min,才算是及格,及格线以下都是比较危险的。
世界纪录:最大摄氧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挪威的奥斯卡·斯文森,他在18岁时创下了惊人的97.6ml/kg.min的纪录。大多数马拉松爱好者的最大摄氧量为50~60ml/kg.min。
3、心率:决定每次跑步强度的重要指标
最大心率:220-年龄次/分
静态心率:起床站起来静止1分钟
4、疲劳指数:决定跑完后机体适应能力以及后续改善方向的重要指标
观察方法:每天早上起床时看一下心率,如果比正常状态下高5~10下,说明前一天运动量过大
把目标改成提高最大摄氧量
1、提高肌肉线粒体能力:细胞中的线粒体是产生能量的工厂,糖分、脂肪、蛋白质等肌肉怒细胞之后,究竟能够转化多少能量,是由线粒体决定的。
2、线粒体工作原理:肌肉线粒体利用氧气把食物中的营养素转化为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三磷酸腺苷。而ATP就是人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所以肌肉线粒体能力对人体至关重要。
3、如何提高自己的最大摄氧量呢?慢跑训练1年左右,最大摄氧量就能达到峰值,之后的运动以保持这个峰值为目标即可。科学合理的运动确实会增强你的心脏功能,增加精力和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这些都是长寿的重要指标。
4、跑步强度等级:强度1区E强度、强度2区M强度、强度3区T强度、强度4区A强度、强度5区I强度、强度6区R强度
5、E强度:(最大心率-静态心率)*(59%~74%)+静息心率;长时间坚持E强度等级训练可以提升每次心脏输出的血液量,增加心肌的力量,进而降低心率;还可以增加肌肉线粒体和毛细血管的数量,提升人体的最大摄氧量。
6、M强度:(最大心率-静态心率)*(74%~84%)+静息心率;提升跑步者的有氧耐力
7、T强度:(最大心率-静态心率)*(84%~88%)+静息心率;首要目的是增强身体排乳酸的能力,不断提高乳酸阈值,让跑者在T强度下的速度维持更长的强度。
跑步训练周期:
1、开始训练时,跑步5分钟、走路1分钟是最安全又稳妥的方式
错误的跑姿
1、过度跨步:跑步时脚部的落地点在臀部的下方,就像垂直砸钉子的情形,不会产生剪应力。
2、后脚跟先落地: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E7%A7%91%E5%AD%A6%E8%B7%91%E6%AD%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