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通过葛老师的分享,我们领略并学习了如何阅读文献的基本技巧。当然,墓志只是文献的其中一种,另有的传世文献,希望能够再度学习。在此将细节汇总如下。
以下是资料中的两方墓志基本信息:
2003年,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什貼墓群(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北齊天保七年(556)墓誌兩方,現存于榆次區文物管理所。《三晉石刻大全·晉中市榆次區卷》公佈了兩方墓誌的拓片、錄文和基本情况。由於志蓋並未隨之出土,志首亦無標題,無法得知誌主姓氏,《石刻大全》據誌主名諱與身份,將二誌分別命名爲北齊□買墓誌銘、北齊太妃墓誌銘。
二誌皆爲青石質,長、寬皆爲70×70釐米。□買墓誌27行,滿行28字,不計空格,共733字,保存較爲完好,僅邊緣數字漫漶不清。太妃墓誌20行,滿行20字,不計空格,共387字,碑體已斷爲四塊,左下角缺。
鉴于时间与本人能力,直接进入正题:如何读懂这两方墓志。
第一, 墓志作为史料,我们着眼于它的“文本”信息,即忽略其艺术价值。当然许多墓志因为太过普通,艺术价值不高,但有些高层人物的墓志可以非常精良。而要读懂其本文,我们首先面对的就是“识字”问题(忽略繁简体问题,这类问题无法解决不适合学习历史),即拥有最起码的书法知识,能过识别篆书、隶书与楷书这样的常见字体。其次是异体字问题,这方面需要积累或通过软件来解决。
第二, 阅读文本全文,以下是其中一方墓志的全文。最基本的常识,比如繁字体、从右往左阅读等在此忽略。这方墓志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没有标点,这是常识,要解决只能多读,并且进行点校。当然,要阅读全文也有技巧可寻,这种技巧也建立在一些历史常识之上,比如魏晋南北朝墓志的格式体例,以及文学特点,比如四四、四六的对仗,此外为了文章整体观感会采用押韵的方式——这部分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解读某些不清晰的字。此方墓志中有一句:“劉琨處幷,匹此非急;馬□居汧,方茲尚緩。”出现刘琨,很显然是用典,但是这个马姓的到底是谁?这就需要更为深厚的文学常识,猜测出这种典故,根据《晋书》判断,此人是马敦。这方面没有技巧可言,就是积累。此外押韵部分也是如此,南北朝韵与今日不同。买奴墓志
第三, 我们已经可以开始进入文本本身了,即将其文字化并翻译,再由此抓取关键信息。我们会发现,墓志记录了墓主人的生平,但问题在于信息冗杂,许多都是套话,需要在其中找出关键信息,最终判断墓主人身份。以下是点校后的原文,我在原文的内容上根据分享进行注释解读。
公諱買,字買奴,遼東徒何人也。(此段关键,其出身地以及身份,但人民显然是胡人,且汉名为汉人所作。如何判断?需要积累,多读传世文献)
昔招搖降神,序星辰而作帝;龍魚叶祉,播清明以御天。道溢含文,事光甄耀。聖烈不窮,貽厥孫子。(套话)
承家命氏,雄據遼碣,擇木來遊,遂居朔野(辽碣、朔野关键,出身及流动信息,需要对历史地理有最基本了解,多读相关著作,无他法)。世緒弥昌,嘉聲日竸。
祖冠軍將軍、懐朔鎮將,有德有葉,被於物談。父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朔州史君(职官信息关键,应是追封,如何判断见后文。如何对职官信息有敏感性?多读有关北朝职官的著作,无他法),立功立事,績書王府。
公感雷電之精,受山陵之氣,天表魁傑,骨相英奇。孝友聞於邦國,任卹著於鄉部。器度弘遠,不拘近細。早結蕪庭之志,糿懐康俗之心,加以雅好詩書,尤重干戚(重要信息,是墓主人特点),深啚峻㮣,卓矣難𨶳。出身殿中將軍、員外司馬督,尋轉軍主(关键信息,墓主人经历及迁转,有助了解其身份)。
于時皇猷外闢,國步內康(关键信息,对于北魏历史要有最基本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可以帮助断代),置戍交河之南,列候天山之北。而獯夷猾夏(比较麻烦,可以简单认为是战乱,但其主客体有意识形态性,何人是夷狄,何人是华夏有特指),密迩亭障,來若驚禽,去同激矢。秋風暁渡,已見胡塵之逼,漢月夜圓,便聞鳴鏑之響。公焱勇紛紜,威動閞塞,追亡逐北,靜漠空山,以功加寧遠將軍、羽林監(军功经历)。
正光之末(关键,点出了年号,即便没有年号信息,我们也可通过上述方式判断历史),數屬屯否,餓隸黥徒,蝟起梟磔。役散驪山之下,盜聚綠林之中。雜種酋渠,遠近相扇,懐朔一鎮,獨在重圍。劉琨處幷,匹此非急;馬敦居汧,方茲尚緩。王師赴援,失律相尋,物情崩駭,人懷去就。
公心傒本朝,□乎不拔,誠通皎日,氣厲嚴霜。道窮力竭,將餌虎口,壯莭雄心,恥見降沒。□夭年催,奄隨化往,以魏孝昌元年三月七日卒於朔州,時年卌五。
閭巷罷歌,軍府行哭,朝廷哀傷,追加榮命,乃贈使持莭、燕恒肆三州諸軍事、恒州刺史、太尉公(以上是墓主人最终经历,有年号、时日、年龄以及坚守后战死的记载,结合北魏历史,可判断为六镇之变怀朔镇的陷落)。
惟公材力絕人,忠勇貫世。軍謨將略,非止韓白之流;扷剣據鞌,豈直闗張之敵。懸皼鍾於匈鬲,納山藪於心衿。輕生重義,遺財好士。空負匡時之用,未展濟世之功。而地接窮桒,邑連負夏,積善既徵,高門且驗。是生三虎,剋誕八龍(注意,通过墓主人生平、战功以及其祖先的功绩,大致可以判断是后人显贵带来的追封。此段大致为套话,但其后代出众的信息极为重要,可以坐实判断:即墓主人后代在北齐朝廷可能极为显贵,这也让我们缩小了判断其身份的范围)。英傑出於良弓,將相光於堂牖,金張掩其貂珥,袁楊愧其公輔。有子如此,何恨幽泉(同样的含义)。
越以天保七年八月十八日遷葬於晉陽東北七十里看山之南(关键处,在于迁葬),式雕方石,啚美泉門。
乃作銘曰:
修修巨海,弈弈高山。氣流精躍,鍾美英賢。
公侯継軌,世祿相傳。沠流不已,自東徂西。
惟公挺生,是稱世德。秉文資武,博見多識。
言成世師,行爲士則。望雲驤首,凴風矯翼。
世途淆剝,閞河板蕩。忠勇奮發,釋位同㢡。
朝野斯頼,邦國修仰。功葉未申,徂年忽往。
哀結冕旈,礼追文物。方即夜臺,□□□□。
□霧蒼芒,松風蕭瑟。一沈蒿里,三千見日。
第四, 以上是对墓志文本的最基本分析,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没有多大的成果。因为以上的分析都建立在一个更大的问题上:墓主人是谁?如何判断?我们需要查阅史料,比如传世文献、其他墓志、地方县志的记载。但即便如此,也并不一定可以确认,需要运气。而此处以为墓主人与其妻合葬,她的墓志也带给我们一点信息。需要查阅。
北齊太妃好墓誌銘
妃諱好,恒州代郡人也。蜀山開緒,江水勱德。源流注而弥遠,枝葉布而逾芳。玉帛鉤苄之祉,歌鍾鼎食之盛。朝市變而不沬,時運革而未衰。祖莫賀弗紇干步,渾氣岸酋,舉立大功於當世。父薄骨律,體局沈毅,垂高名於身後。
太妃毓質崐峯,擒光漢曲,神彩秀麗,儀表閑華。爰初有行,來嬪君子。婦德婦容之美,婦言婦功之則,親屬以爲摸揩,中外慕其高嚴。加以存敬天成,溫恭出性,深悟若空之理,洞觀解脫之門。雖身居戚里,家膺上將,榮貴之□,不屑懷抱。散珠玉如遺圡,視軒蓋如浮雲。親事經行,躬篤禪誦。方當亯茲介福,剋終眉壽,而与善芷昧,奄逐朝霜。朝野哀傷,邦國弥悴。越以天保七年八月十八日遷葬於看山之足。天長地久,陵移谷易,敢述□芳,啚之貞石。乃作銘曰:
石紐締基,玄圭作祉,剋□□□,世載不已。嘉□□□,篤生之子,質比珪璋,花如桃□。婉娩成□,□□□□,將建母儀,先㯹婦德。伉儷君子,其□□□,□□□□,實唯我特。剋育三虎,誕載八龍,□□□□,□□□□。爵窮十等,祿亯萬鍾,王庭愕愕,□□□□。□□□□,忽已令終,一歸壟隧,永閟泉□。□□□□,□□□□,唯當香火,萬葉長融。
此处不做仔细分析,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其身份:太妃。墓主人的妻子怎么会被称为“妃”?且是“太妃”,只有一种可能,即墓主人的后代被封为王,如此他的父母可以被追封。那么对于锁定墓主人的身份就更为有利了:我们只需要在北齐的诸多王公中搜索即可。
第五, 汇总以上信息,也并不一定可以确认身份,且候选人会有许多,如何判断真相?需要比对相关信息。比如根据地方县志,可以猜测为北齐安德王韩轨,但根据韩轨的身世,与墓主人相较为寒门,不似。且韩轨之妹为上党太妃,她的墓志已经出土,其中记录北齐追封韩轨父亲为征北将军,与买奴墓志不符。且买奴本人后嗣很多,韩轨却没有,又是矛盾处。且韩轨妹为上党太妃,墓志中怎会不提及?又矛盾。第二种,还是根据地方县志猜测为可朱浑元之父的墓。何以见得?因为可朱孝裕的墓志已经出土,其上写明了:“祖買奴,魏儀同三司,朔夏二州諸軍事,朔州刺史。父道元,假黃鉞、太宰、太師、司空公、司徒公、幷州刺史、扶風王。”但问题在于此处是“道元”,如何理解?根据《北齊書·可朱渾元傳》:“可朱渾元,字道元。自云遼東人。世為渠帥,魏時擁眾內附,曾祖護野肱終於懷朔鎮將,遂家焉。”可以判断祖孙三代:可朱买奴、可朱浑元、可朱孝裕。且其中记载的地理信息也可以对上,可朱浑元也被封为扶风王,与此前推断相符。但依然有矛盾处。比如買奴墓誌記載的買奴贈官,與可朱渾孝裕墓誌記載的買奴官職不同。这里就涉及北魏的重赠制度,其赠予的官号会不断更新、迭代。这需要研究者对北魏职官特点有所了解。
第六, 但以上的一切还是基于基本的信息,即便是这样的结果,还是需要一些“运气”。比如相关墓志的发现、县志的记录等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探寻我们研究这方墓志的意义,即它为我们理解历史带来了什么。其中最关键的信息还是填补了六镇当中怀朔镇陷落的时间,足以抹平历史的裂缝以及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