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 简短的人生道理
宏观
1 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价值取向会决定一个人的选择结果,进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把价值判断交给他人是一个很糟糕的行为,当你(我)为迎合他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去做一件事时,要非常明确地知道这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正反馈,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
你当理解主流的价值取向,理解并尊重其成因。同时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
你的选择都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是自由的一种实现形式。
一个人的艺术品味可以体现出他的价值判断。
2 对自己选择负全责。不要逃。
3 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可以理解为生物种群的延续方式。
生物种群是多样。当自然选择降临,那些适合的性状会留下来——注意,这种性状在平时不一定很有优势,比如地中海贫血基因,红细胞成镰刀状导致携氧能力不足,但是在非洲部分地区,持有这种基因的人更容易生存,因为疟疾病原体在镰刀状红细胞中的含量也少,症状轻。
生物进化——达尔文和拉马克的结合体。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在于拉马克认为生物后天的行为可以改变并使某性状留下来,现代生物学在细胞层面有这样的发现。
回到人类社会。
人类的社会属性同样有极大的多样性,每个人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不同的人输送向社会的不同分支,有的人承受错配的代价,也有的人走向契合的过程,更多是不同情况发生在同一个人的不同生命阶段。
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利于其存在,但是这和个人主观感受完全没有关系。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并不保证个人的幸福与快乐,甚至个人承受的独特痛苦而获得的独特能力/性格/性质是利于社会存在的。
但是目前留存的人类个体都追求美好生活。
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都会追求幸存,下一目的获得繁荣。实践上就是依靠个体的决策实现群体目的,这个过程容纳了个体的试错、死亡,达到全局最优解。再次重申,群体目标实现不意味着单个个体目标的实现,而是每个个体在追求个体目标过程中互相博弈平衡而使群体幸存。
从个体而言,人的首要目的是过好这一生。
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严肃地说,这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义务。
微观
4 工作只是我和工作的关系,而非我和某个特定的人的关系。
这一条可以帮助免于过于在意特定人的反应。
5 拖延症的背后是虚荣与傲慢。 (这条仅对我自己)
拖延症的表象是当我想到一个任务就会感到害怕、头疼,伴随着晚上过高估计第二天的工作量。当然完不成会很自责。
问题究竟是什么呢?
害怕、不想去做的任务并不一定难。
为什么总是过高估计自己能完成的事情?
其实,是因为喜欢一种“我将能做很多工作”的感觉。所以叫虚荣。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要去做同一件事情,习得同一项技能的时间、精力不会有本质的差别。如果空口就说自己能做比常人更多的事情,那就是傲慢了。
所以,现在想,早上来就干活,干到X点就走。反而整个流程变得很流畅起来。
好意外,困扰我几十年的拖延症问题,从上周开始竟然消解掉了。去年过得很艰难,也是有导致拖延症的深层原因作祟,但也正是问题发展到不得不解决的地步,才让我真的发现问题在哪。
6 如果一件事情不值得你去投入此刻所有的生命,那就不要去做。
我想我是自由的。主观上真的认为是自由的。今天遇到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主观上的自由竟然可以缓冲压力——我会想,这压力也是自由选择的事实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