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258):绝世战将
回过头来,我们从李元昊第二次围攻麟州说起。
西夏军队之所以会在攻下丰州之后再又去围攻麟州,这里面有很大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李元昊被人所蛊惑。此人是宋朝这边的一个变节者,他向李元昊告知麟州城内现在严重缺水,还说如果将麟州围困起来,那么三日之内麟州必然陷落。
李元昊大喜,于是这便有了麟州的二次被围。老实说,城内水源缺乏确实是麟州的命门之所在。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惨烈的城市保卫战,守城的军民们为了活下去继续抗敌不但吃光了食物,还吃光了城里的所有动物,甚至包括老鼠,最惨的则是吃人。但是,相比于缺水,缺乏食物真的不算什么,地处西北大地的麟州偏偏就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试想,数万人被围困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城池里会是什么场景和后果?宋朝那个叛徒说的一点也没错,只要李元昊将麟州围困三日,然后他再去攻城显然是能够一鼓而下。
三日过后,李元昊终究掩藏不住自己猴急的本性,见宋军丝毫没有要投降的意思,他便下令攻城。在他想来,这时候去攻城应该跟搭梯子摘水果一样简单,西夏人甚至都不用带刀上去,直接爬上去便可以就此接管麟州。可是,当西夏人涌向城墙之时,他们却遭到了宋军的迎头痛击且死伤惨重。
李元昊大惊!这掐指一算本来应该就快要渴死的宋朝人竟然还能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这不科学啊!震惊之后便是愤怒,他下令再战!
可惜的是,再战的结果依然是西夏人不断地从城墙上滚落下来,继而哀嚎一片。
王全斌当年可是给李存勖做过贴身侍卫的人,而李存勖又是什么人?能给他做贴身侍卫岂能是泛泛之辈?作为王全斌的后人,此时负责守卫麟州的王凯在胆识和勇气方面可以说是丝毫不逊色于他的曾祖,李元昊想在争勇斗狠上面让王凯屈服显然是失算了。更何况,相比上次的麟州保卫战,王凯此时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高继宣所招募的那支两千余人的清边军。但是,李元昊心里真的是很不甘心,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强者,而强者都是永不服输,一个小小的麟州和王凯又怎么能够让他低头呢?既是如此,那就只能是再战!
十余日过后,麟州依然耸立在李元昊的面前,这位西夏的皇帝陛下近乎于快要疯了。难道麟州城里的人不是人?我围了十几天了,可这些人怎么还没渴死?就在李元昊困惑至极之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直接摧毁了他的信心。
麟州的知州苗继宣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了李元昊再次围困麟州的缘由,他这才明白李元昊为什么明知攻城无望却始终赖着不走:你不就是觉得我麟州缺水吗?如果你知道麟州现在根本不缺水,那你是不是就会死了这条心呢?
在他人的建议下,苗继宣命人将城里的那些阴沟暗道里的污泥给挖了出来,然后提到城楼上让士兵们把这些泥浆给抹在城墙垛子上。
李元昊,你不是欺负我城中无水吗?你看看,我不但不缺水,而且还把水拿来和泥巴玩!
得知这个消息,李元昊亲自出营查看,当铁一般的事实千真万确地摆在他的眼前时,他差点气得吐血。这一幕可以说是彻底地让他对拿下麟州绝望了,盛怒之下,他命人把那个宋朝叛徒给拖到麟州城下一刀就给砍了。
如此一通发泄后,李元昊撤了对麟州的围困,而他自己也决定回他的老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麟府地界上就此太平无事了,他留下手下的一员大将耶布移守贵以及数万重兵屯驻在琉璃堡。此外,别忘了他还在建宁寨屯驻了重兵以扼守麟府之间的通道。
事实上,李元昊这一次实在是有些“冤”,他如果再坚持几天,那么麟州可能也就真的因为缺水而宣告陷落了,这也只能怪他自己太性急了。不过,后勤的压力以及担心陕西宋军会攻掠西夏的腹地才是李元昊对麟州撤围的主要因素。在李元昊想来,他已经在麟府地界上待了两个月了,陕西方面的宋军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他此时选择将主力撤回国内显然是明智之举。可是,如果他得知赵祯、范仲淹、杨偕、张方平等人此时正在干什么, 那他定会对自己的撤兵行动悔青了肠子。
还有一件事可能也是促使李元昊决定对麟州撤围的原因。大家还记得宋朝在之前委派许怀德率领万余名宋军前来增援麟州吗?那么这支军队最后去哪儿了呢?答案是走到半道上不走了。
许怀德只有一万人,而他的任务是率军去增援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麟州,他的对手又是李元昊本人以及他的十万大军。面对这种局面,许怀德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初的刘平。他胆怯了,不敢继续前进,而随军的那些负责运送军粮的民夫更是每前进一步就掉一分胆,每天都有逃掉的民夫,到了最后这些人跑得一个都不剩。如此一来,许怀德还敢继续前进吗?
老许其实也是个猛人,一年前他还在承平寨之战中以一千人对抗李元昊的三万大军且于阵前当场射杀了西夏的一员大将,但此一时彼一时,有了刘平和任福的失败教训,许怀德即使手中握有一万人马也禁不住地心里发怵。当然,许怀德事后也因为这一次的“逗留不进”而被贬官。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正是因为宋朝的这些种种不着调的荒谬之举反而歪打正着帮助麟州解围了,但反过来也可以说做贼心虚的李元昊是被自己给吓回去的。
得知李元昊撤了对麟州的围困,府州方面自然是大喜,虽然西夏人仍在境内囤积了重兵且麟府之间的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西夏骑兵的踪影,但不论怎样麟州的脖子总算是没有再被李元昊给死死卡住。这时候,朝廷派驻府州的太监决定要派人到麟州去代表赵祯向城里的军民表示宣劳和慰问,顺便给城中的将士赏赐一些衣物。不过,这一路上显然不会太平且两地相距百里,这其中必然暗藏危险。
朝中的大太监既然要代表皇帝陛下前去宣劳,这肯定得派人去护送才行。派谁呢?麟府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康德舆毫不犹豫地点了张岊的大名。张岊当然不可能单枪匹马去执行这次任务,康大人还是很慷慨地给他派了好多帮手——五十名骑兵!
要说宋朝的这些军事主官们有些还真的是很有幽默和恶搞精神,当年杨琼听说灵州被李继迁的数万人马围困时也是很大方地派出了第一批先遣救援大军——五百人。相比府州的这位康大人,杨琼简直太慷慨了。
张岊是什么人?十几岁的时候就敢带着几个人去屠了西夏人的军寨,你康大人给我五十人,我绝对不会嫌少。张岊就这样带着五十名骑兵护送着太监大哥去往了麟州。不出意料的是,当他们一行人行至一个叫青眉浪的地方时,一队西夏骑兵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双方也没二话,照面就开打,一场规模不大但却异常惨烈的激战就此爆发。就是这一次的战斗让张岊在自己的战功册上增添了最为壮烈和壮丽的一笔,激战中,张岊被一支流箭当场射穿了脸颊!各位,张岊可是面颊中箭,而且是被射穿了面颊——箭头从左而入再又从右而出!
张岊的反应是当即一把拔出了箭。刹那间,他满脸鲜血直流,但随即他便更加勇猛地与敌继续浴血厮杀。还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张岊不但杀退了这些西夏人,而且当他任务完成回去复命时他还给康德舆献上了此战的战利品——十二匹优质党项战马。
还不待张岊把伤养好,另一项艰巨的任务就又落在了他的头上。麟州前后两次被李元昊围城总计三十余日,城中的粮食这时候已经告罄,而唯一能够给麟州补充粮食的正是府州。在西夏人阻断了两地交通的情况下要想把这一批粮食运到麟州,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如此,押送这批粮食的任务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张岊身上。
这一次的军粮运输任务不单是府州的事儿,为了确保这批军粮能够安全地送到,麟州方面也派出了由王凯亲自率领的六千将士出城迎接,这基本上是把麟州城里一大半的兵力给带出了城,这也足见这批军粮对麟州的重要性。
张岊刚一出城就被西夏人给盯上了,这批粮食对麟州是救命之粮,而在西夏人眼里也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肥肉。当张岊行至一个叫深柏堰的地方时突然遭遇数千名前来劫粮的西夏骑兵,结果自然不必多说,双方相见之后随即就杀在了一团。
要说宋朝的这些常年在边关驻守的边防军还真的是那些长期在内地驻扎的禁军所不能比的,只是一个正面冲锋之后,被打得哇哇大叫的西夏人就开始转身夺路而逃,而且还不是有组织又预谋地伪装败逃,而是像一群蜂子一样到处乱窜。张岊下令追击,但考虑到此次出城的头等大事是运粮,所以他也没让士兵们深追,宋军在杀了几百个跑得慢的西夏人之后便收了兵继续赶路。
半路上,张岊终于与前来接应的王凯所部会合在了一起,双方于是合兵一处押送着这批粮食赶往麟州。大军在到达青眉浪时拦路鬼再次出现,这一波西夏人一点也不比王凯的这六千人少到哪里去,可就在这个临敌时刻,张岊不知何故却没有率军及时跟上。
一切只能靠自己了,王凯命令前军接敌,同时又命一批人在双方交战之后绕道至西夏人的身后对其发动攻击。
就在王凯率军与正面之敌激战正酣之时,王凯在开战前派出去的那批人从背后狠狠地捅了西夏人一刀,西夏人误以为宋军的援兵到了顿时军心涣散。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张岊终于赶到了战场。这一下战场的胜负再无任何的悬念,西夏人被打得狼狈逃窜。
先是被张岊击败,然后又被王凯和张岊合力击败,西夏人为了这批粮食已经先后派出了两股人马前来打劫,看这架势明显是不死不休。果然,当宋军行至一片被当地人称之为兔毛川的山谷地带时,突然从山谷的各个角落里钻出来的西夏人再一次地挡在了路上。这一次可不再是小打小闹,两次败北之后,西夏方面这次迅速地集结了三万兵马前来拦路打劫。
面对前后这近乎于漫山遍野的西夏人,一路上本就走得是提心吊胆且与敌经历过两场生死血战的宋军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三万对六千,五比一的实力对比,刘平和任福的悲剧似乎又将再次上演,久经沙场的勇士尚且会在此时胆怯,那些从未在战场上见证过血雨腥风的人自然就更不用提了,比如此次随军参与护粮的太监大哥宋永成就被当场给吓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危亡时刻,英雄和孬种的本性立马显露无遗。看着宋永诚一个劲儿地哭天喊地,王凯甚是鄙视地看了这个胆小的太监一眼,然后便率军向西夏军队猛扑了上去。
兔毛川可不是平原旷野,西夏人的骑兵在这个地方与宋军开战根本占不到任何的便宜,而且山路的狭窄也在最大程度上抵消了西夏人在人数上的优势。参考上次两千清边军在三松岭大败西夏数万大军的战例,此时的王凯不但有清边军在手,而且他的兵力还增加了四千人并有府州第一猛将张岊助阵,这一仗谁输谁赢还犹未可知。
开战之后,宋军几乎是不计生死地在向西夏人发动猛攻,但他们对面的敌人毕竟有人数优势,双方之间的战局便因此一直呈现出胶着的状态。身为全军主将,王凯丝毫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将军来看待,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将甚至是一个普通的兵卒,而冲锋在前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战斗中王凯被西夏人的一支流箭射中了面门,这一箭虽不至于像张岊此前那样惨不忍睹,但也同样是钻心刺骨一般的剧痛,可王凯并未就此退出现场,而是继续带伤率部死战。
眼瞅着王凯身负重伤,而西夏人却仍然不见有败退的迹象,战前就泪眼汪汪的大太监宋永诚为了免遭被俘或杀戮之辱,于是他决定在宋军败亡之前把他自己给结果了事。他拿出一条手帛准备自缢,可他这一副哭哭啼啼的娘们儿样实在是不像一个有勇气自杀的人。
这时候一个人走过来一把夺过宋永诚手里的布帛,对他大吼道:“既然怕死你还自杀个啥?现在还不是你死的时候,就算是要死,那你也等我打完这一仗再说。如果我这次不能取胜,那你再死也不迟!你给我好好待着,且看我如何破敌!”
说此大话的人是谁?张岊吗?非也,此人正是王凯麾下的第一猛将王吉,就是麟州第一次被围时伪装成西夏人跑出去向府州报信的那位王大叔。
王吉出战再次使出了他在战场上的终极大杀招,那就是擒贼先擒王。环顾战场,他终于是在一片高地之上发现了一位身着大将服饰的西夏将领,他随即带领部众策马奔驰向其飞奔而来。一路上,王吉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当目标快要接近射程时,他张弓搭箭射出了一支利箭,这名倒霉的西夏将军当即扑倒在地就此一命呜呼。王吉扔掉手中的弓弩再又一鼓作气地冲上了高地,眼见主将已死且王吉这个袒露上身的战场屠夫又率众杀了上来,高地之上的西夏人随之溃逃急走。
主将阵亡且指挥部又被端,一支军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继续战斗下去,那么它绝对是冠绝当世的无敌之师。很遗憾的是,这种事向来与西夏人无关。在历史的记载里,西夏人倒是无数次地出现过只要主将一旦被射杀就立马作鸟兽散的场景,哪怕是这场仗还未真正开打,哪怕他们在兵力上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西夏人大举溃逃之时也是宋军转入反攻之时,就此,三松岭之战的情景再又重演。先是西夏人的溃逃导致他们在山路上自相践踏,而后便是宋军的四处追杀导致他们的溃逃变成了向着死亡的路上急速狂奔。兔毛川的地理特点导致这里成为了继三松岭之后的又一个埋葬了大量西夏人的天然坟场,西夏军队在自身的溃逃以及宋军的追杀中前后共计有一万余人因摔落山崖而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