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翻+机翻)《三百年的谜匣》(《三百年の謎匣》)-(日)芦边拓 新威尼斯之夜的故事(英文名:1709,a new Venetian night's entertainment)(5)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技术交流及推理小说爱好者交流使用,严禁用于非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保留作者、译者、出版社相关资讯,谢谢。
这是本人第一次尝试翻译,水平有限😅,欢迎各位豆友们批评指正。书中翻译有不确定的的地方我都会标出来,希望各位大佬能提出建议。

原文:《三百年の謎匣》
作者:芦边拓
译者:猫的薛定谔
出版社:角川書店
目 录
森江春策,打开了三百年的谜匣
新威尼斯之夜的故事
海盗船海蛇(シー・サーペント,音译西萨贝特?)号
梅斯米尔博士和加尔维尼教授在北京和巴黎的疗法(治疗)
边境外的山人(音译蒙扎人?)(マウンザ人外境)
霍克斯维尔的决斗
乘坐着走向死亡的飞艇
森江春策,关闭了三百年的谜匣
后记──或者是为好事之徒准备的笔记
文库版前言
解说 西上心太

5
我始终不知道这件事后来有没有进展。
那个年轻的隐士怎么样了?他到底是不是乔杜贾·塔兹戈洛夫?以他的名义进行的复仇,有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关于这些的消息我都没有听闻。
这是因为,在与负责搜查的官员进行交流后不久,我就和从首都亚都返回的欧洲使节团会合,踏上了前往贸易港南加萨希的道路。
一方面,艾马莫拉·基内曼为了完成本来的使命而前往亚都。虽然我与他在德班的相处时间很短,但我们之间却建立起挚友般的信赖关系,可现在却不得不各奔东西。
久违地和同样有着白皙的皮肤、有着相似颜色的眼睛和用着相似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一起,我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雀跃。这似乎是因为我有了与各种各样、不同人种相处的经历吧。
另一方面,让我头疼的当然是那次在新威尼斯的新奇而神秘的体验。我反复思索着真相到底是什么。
与当时我执拗地反驳治安法院的官员相反,我现在得出了以下结论。也就是说,那个年轻的隐士正是过去的乔杜贾·塔兹戈洛夫,是报复的实施者,而我心爱的怀表也被当作了报复的工具。
但是,即使是这样,又是如何实现报复的呢?他住在离自己曾经的宅邸很远的简陋小屋里,而且离开酒宴也只有那么短的一段时间,这一点也已经被法院的密探们确认了……?
另外,还有我自己留下的签名。这一切都在证明,那天晚上我在酒宴所消磨的时间与当时所处的空间在小屋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那么可爱的基内曼又如何呢?难道他也和我一样,是被精密的计划玩弄的一方吗?
不,恐怕不是这样……我在感到痛苦的同时,也忍不住这样想。虽然他是这里最好的翻译,但是否总是以正当的方式发挥他的翻译能力,对于不懂该国语言的我来说无从确认。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怀疑也是有可能的。在那片土地上,各种各样的人向我提出借他翻译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永生的人和懂人语的马,其实都是他凭空捏造出来的。
如果他们想问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会怎么样呢?例如,如果是关于出名的豪商乔杜贾的隐藏财产呢?
对此,作为远道而来的稀客的我,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他的翻译下这样回答了吧。
“是的,我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国家,第一目的也是为了见塔兹戈洛夫先生。因为我听说他要整理剩下的财产,兑现曾经签订的商业交易约定。”
要说基内曼为什么要说这些信口开河的话,大概是为了让乔杜贾·塔兹戈洛夫的再次出现以及巨额遗宝的存在有可信的依据吧。正因为如此,那些坏蛋们才会轻易上钩,这么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基内曼君为什么会参与这样的欺骗和复仇事业呢,考虑到乔杜贾既是具有巨额财产的大商人,又是市民阶级的代表,那么他的理由也不难想象了吧。不,除了他之外,在新威尼斯应该还有一大堆帮助乔杜贾的人吧。
可即便如此,也不明白那个隐士为什么能在相隔如此遥远的两个地方出现。
(是的,除非认为是整个建筑物载着我们呼啦呼啦地飞过天空,往返于这两个地方……)
越想,推理就越往牛鬼蛇神的方向发展。就这样,我离开这个神秘国度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我从码头的渡船板上一跃而下,置身于久违的海面摇晃之中。然而,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我与这个国家的大地告别的那一刹那间,竟然能看清真相。没想到那天晚上,在那个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明朗了……。
“原来如此”
我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一边回头望着身后即将远去的他国大地,一边忍不住叫喊。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啊……即使是在那阿拉伯之夜中也不会有这么奇特的故事吧!”
*
——写到这里,我又开始觉得自己和安托万·加朗先生那样的文学荣誉无缘了。因为这是发生在当代的事情,相关人员也都大部分活着,如果不小心把这一件事无巨细地描写出来并出版的话,这本书就有可能辗转到那个国家,落入倒霉能干的译者手中,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呢。更别说把那天晚上的奇迹的解谜结果记录下来了。
干脆就这样结束吧——就这样结束在那个隐士给的空白书籍上。虽然还有大半页是空白的,但只要再交给某个人笔下就行了。
与此相反,我却将成为更加荒唐的冒险的主人公。如果能平安回到英国,我就准备把迄今为止的旅行体验讲给有才能的人听,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加以烹饪。
这样的话,口头相传的逸闻即使和我一样经过长途跋涉传到那个国家,也不会成为祸根。因为原本就没可能有人意识到故事的舞台是自己的国家,更不用说想到主人公就是当时的“雷穆埃尔·格里菲尔”了。
没错,唯一令人遗憾的事情也有。那就是,为了我亲爱的艾马莫拉·基内曼的以后的学习,我应该先告诉他英语拼音的读法才是基础——是的,我是住在伦敦(Redriff)雷德里夫的船医,Lemuel Gulliver——但莱缪尔·格列佛才是正确的译名。(译者注:莱缪尔·格列佛或译里梅尔·格列佛,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这一解释了前文德班市的人们询问格列佛的内容为什么那么稀奇古怪。其实关于“我”是格列佛这一身份在本章开头就有涉及,首先标题故事发生的时间1709年正是格列佛在《格列佛游记》第三部分结束与第四部分开始的年份;其次,第一节介绍的“我的”履历,船医啊,伊曼纽尔啊,莱顿大学啊都与《格列佛游记》小人国的开头介绍相符,并且第一节“我”启航的布里斯托尔刚也正是格列佛小人国的启航处。;然后后文中自己掌船之类的也是《游记》一书中的事件,而“我”的一连串不幸事应该也是符合了斯威夫特在给主人公取名时gullibility的用意。)
-
欧阳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11 17:42:24
猫的薛定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虚构日常》简评 (11人喜欢)
- 【原创短篇】吉姆星 by猫的薛定谔 (26人喜欢)
- 【民翻】《海上疑云》——【美】C. 戴利·金 第二部分 弗兰克·B. 海维尔博士:条件反射 (26人喜欢)
- 《疑珠 第一期》简评 (24人喜欢)
- 《闇NO.9》 简评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